一种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303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包括盒体和设置在盒体顶部的盒盖,所述盒体的顶部开口,盒盖的上表面与所述盒体顶部开口相适配,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蜂窝纸,所述蜂窝纸的中部设置有食料投放孔,所述盒盖上方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覆盖有纱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
,特别涉及一种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捕食性蝽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在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商业化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半翅目昆虫俗称蝽类昆虫,是昆虫纲中比较大的类群,全世界约有
4700
种,我国捕食性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蝽科

姬蝽科

花蝽科

猎蝽科和盲蝽科

捕食蝽的捕食能力很强,若虫到成虫捕食能力递增,能捕食大部分的鳞翅目害虫

粉虱

叶蝉和蚜虫等农业害虫

鉴于捕食蝽的优良生防能力,研发捕食蝽的标准化高效扩繁

储存和运输技术,实现捕食蝽的大规模生产和释放利用,对提升我国农林业害虫的综合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0003]现有的捕食蝽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存在装置种类少

结构复杂

制作成本高,运输死亡率高,影响后续释放效率等问题,无法满足长距离安全运输昆虫的生产需求

在运输过程中,若过多的昆虫聚集在一起,也容易自相残杀

以蠋蝽为例,长途运输过程中,包括蠋蝽产品收集

运输前包装

运输中补给食物

运输后储存和释放等环节

蠋蝽若虫和成虫在种群密度高时,自残率较高,这些生物学特征给长距离运输和释放利用造成严重影响

另外,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向运输装置内投放一些猎物等供蠋蝽取食和存活,猎物在运输装置内滚动碰撞,容易撞伤或压死蠋蝽等现象,严重影响蠋蝽的存活率

[0004]目前,缺乏一种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及其运输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捕食蝽的运输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包括盒体和设置在盒体顶部的盒盖,所述盒体的顶部开口,盒盖的上表面与所述盒体顶部开口相适配,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蜂窝纸,所述蜂窝纸的中部设置有食料投放孔,所述盒盖上方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覆盖有纱网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纱网具有透气孔,所述蜂窝纸的高度为
13cm。
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折叠蜂窝纸作为分隔装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圆形,所述通孔的直径为
10cm
,所述网纱为
60

80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的透气面积与盒盖的顶面面积的比例为4:
5。
[0011]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纸为折叠状,透气孔的孔径为
250
微米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盒盖与盒体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与盒盖的材质均为透明材质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包括盒体1和设置在盒体顶部的盒盖2,所述盒体1的顶部开口,盒盖2的上表面与所述盒体1顶部开口相适配,所述盒体1内部设置有蜂窝纸3,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折叠蜂窝纸作为分隔装置

设置有展开的蜂窝纸3,高度在
13cm
左右,蜂窝纸3中间设有放置食料的食料投放孔4,可放入猎物或人工饲料等,通过这样设置,有利于增加昆虫的活动范围,防止昆虫自残,为昆虫提供取食

产卵场所,减小运输过程对捕食蝽的影响等

[0031]所述盒体1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纱网具有透气孔
6。
[0032]所述透气孔6的透气面积与盒盖2的顶面面积的比例为4:
5。
所述蜂窝纸3为折叠状,透气孔6的孔径为
250
微米

通过这样的参数设置,有利于通风换气,保证盒体内昆虫的正常呼吸,防止盒体1内湿度过大导致霉菌滋生产生异味,同时也可防止盒体内昆虫逃逸

[0033]所述盒盖2与盒体1进行可拆卸连接

[0034]所述盒体2与盒盖2的材质均为透明材质

例如塑料等,方便观察装置内的存活情况

[0035]所述盒盖2上方中部设置有通孔5,所述通孔5为圆形,由纱网覆盖,所述网纱为
60


便于盒体在运输过程中通风换气

[0036]将蜂窝纸3展开,放入盒体1内,并将食料放入食料投放孔4内,之后盖上盒盖
2。
具有的透气孔6可以保证空气流通,有利于提高蠋蝽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

盒体1内设置的蜂窝纸3和食料投放孔4可有效隔离蠋蝽,加大活动面积,提高蠋蝽存活率

[0037]实施例2[0038]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盒体1和盒盖2的大小

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动,现以直径
12cm
,高
16cm
的圆盒为例

[0039]所述盒盖2上方中部设置有通孔5,所述通孔5为圆形,所述通孔5的直径为
10cm
,由纱网覆盖,所述网纱为
70


便于盒体在运输过程中通风换气

[0040]将
13cm
高的蜂窝纸3展开,放入盒体
1(
直径
12cm、

16cm)
内,并将食料放入食料投放孔4内,之后盖上盒盖
2。
具有的透气孔6可以保证空气流通,有利于提高蠋蝽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

盒体1内设置的蜂窝纸3和食料投放孔4可有效隔离蠋蝽,加大活动面积,提高蠋蝽存活率

[0041]实施例3[0042]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网纱为
80


[0043]实施例4[004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5](1)
选择蠋蝽成虫或5龄若虫作为运输的对象;
[0046](2)
将步骤
(1)
中的蠋蝽置于运输装置中,每个运输装置可放置
120
头成虫或5龄若虫,同时提供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包括盒体
(1)
和设置在盒体
(1)
顶部的盒盖
(2)
,所述盒体
(1)
的顶部开口,盒盖
(2)
的上表面与所述盒体
(1)
顶部开口相适配,所述盒体
(1)
内部设置有蜂窝纸
(3)
,所述蜂窝纸
(3)
的中部设置有食料投放孔
(4)
,所述盒盖
(2)
上方中部设置有通孔
(5)
,所述通孔
(5)
上覆盖有纱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
(1)
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纱网具有透气孔
(6)
,所述蜂窝纸
(3)
的高度为
13c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蝽的长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
(5)
为圆形,所述通孔
(5)
的直径为
10cm
,所述网纱为
60

80

。4.
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艳张礼生孟建玉贺玮玮周磊商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