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换针功能的扫描探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探针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换针功能的扫描探针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自
1986
年瑞士科学家
Binnig
和
Rohrer
博士因扫描探针显微镜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探针技术作为少有的能够探索微观世界和对微观尺度上实现微纳米加工的技术,其应用场景层出不穷,为全球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
并且,也派生出的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
、
扫描原子力显微镜
、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以及探针光刻机等也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0003]在装有探针的仪器使用过程中,对出现探针出现损坏的情况,则必须更换一个新的探针
。
对出现需要不同功能的探针进入工作模式的情况,也需要更换相应的探针
。
更换探针的过程非常麻烦,尤其是针对真空环境
。
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探针的更换必须将新探针和使用过的探针储存在探针库中,而且需要精密机械装置的机械运动,首先将旧的探针从探针工作位置的卡具中拿下,放置到探针库中,然后将新的探针从探针库中取出,置入到机械手上,再精确插入到探针工作位置的卡具中
。
上述操作过程非常困难,另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将探针装在一个转盘上,通过旋转转盘将新的探针旋转到探针的工作位置上
。
这样顺带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如何卡死探针不会振动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具有换针功能的扫描探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探针组
、
承载驱动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探针组固定在所述承载驱动装置上,每个所述探针组包括至少两个探针;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各所述探针以及所述承载驱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针对每个所述探针组,控制所述探针组中的至少一个探针进入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且控制所述探针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探针处于非工作模式;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承载驱动装置驱动处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的目标探针对放置在样品台上的样品表面进行操作;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对样品表面进行操作的所述目标探针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与所述目标探针位于同一个所述探针组且处于非工作模式的所述探针替换所述目标探针进入所述目标工作模式继续对样品表面进行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探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探针组中的多个所述探针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能参数,多个所述探针分别对应不同的目标工作模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扫描探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探针组中的多个所述探针分别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探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探针包括:悬臂梁和固定在悬臂梁上的针尖部,所述悬臂梁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每个所述探针组中的多个所述探针的悬臂梁分别具有不同的质量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探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探针包括:悬臂梁和固定在悬臂梁上的针尖部,所述悬臂梁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每个所述探针组中的多个所述探针的所述悬臂梁分别具有不同的长度或者宽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探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针对每个所述探针组,控制处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的所述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处于所述非工作模式的所述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距离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描探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输入到所述探针的电压或电流,调整所述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距离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探针系统,其特征在于,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目标探针出现异常;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探针对样品表面上预设的待测结构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并根据所述目标探针对应的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目标探针是否出现异常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探针系统,其特征在于,预设条件包括接收到用于控制与所述目标探针处于同一所述探针组且与所述目标探针功能不同的另一所述探针对样品表面进行操作的控制指令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探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针对每个所述探针组,在控制所述探针组中的至少一个探针进入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前,控制所述探针组中的多个探针分别进入所述目标工作模式并对样品表面上预设的待测结构进行测量,得到各所述探针对应的测量结果;所述控制器用于针对每个所述探针组,根据所述探针组中的各所述探针所对应的测量结果,选取所述探针组中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对应的所述探针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探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处于非工作模式的所述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距离位于
50
纳米至
20
微米之间
。
12.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百及纳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