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同气水分布模式实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2894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同气水分布模式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研究区域的测井曲线,根据气水的赋存关系建立三种气水分布模型:半封闭隔板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同气水分布模式实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实验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同气水分布模式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在中浅层油气资源深化开发的同时,不断向勘探开发程度较低的深层延伸

碳酸盐岩气藏在四川盆地天然气储量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可达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据统计,四川盆地已开发的碳酸盐岩气藏中
95%
以上都存在边

底水,在成藏及开发过程中气水两相流动普遍存在

深层碳酸盐岩气井在生产开发过程中普遍遭受水侵影响,严重影响气藏采收率

因此,刻画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内气水分布特征,揭示气水两相流动机理,对气井科学管理

生产动态预测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研究表明,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具有巨大的储集规模和开发潜力,已成为四川盆地重要的接替和上产气藏,但也面临着众多挑战

与中

浅层油气藏相比,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超过1亿年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以及多期的构造运动和成岩改造作用,储层中形成了孔



缝多重介质并存的格局

各类介质纵横向分布复杂多变,导致储层具有非均质性极强,温度压力极高,渗流机理特殊,气水关系复杂的特点

元坝长兴组气藏为底水气藏,构造低部位区域普遍含水,不同水侵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元坝气田不同气水分布模式微观流动机理认识不清

元坝长兴组气藏储层温度

压力高(温度
149~164℃
,压力
66~77MPa
),气水关系复杂,现有研究对高温高压条件下微观流动机理认识不足

[0004]因此,目前元坝长兴组气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水侵规律认识不清

不同气水分布模式气水微观流动机理尚不明确

高温高压条件下气水微观流动机理研究不足等问题

亟需开展高温

高压

可视化气水互驱渗流实验,研究气水两相微观流动规律,为气藏高效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0005]微观可视化实验对于研究气水两相渗流机理具有显著的优势

但是,不同气水分布模式及高温高压可视化气水渗流的研究较少

针对元坝气藏存在不同气水分布模式及储层高温高压特征,亟需开展高温高压可视化气水互驱渗流实验

因此,提出了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同气水分布模式实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水侵规律认识不清

气水微观流动机理不明

可视化研究较少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同气水分布模式实验方法,还原地层条件下的气水分布模式以及气水两相渗流特征,为后期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水分布模式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研究区域的测井曲线,根据气水的赋存关系建立三种气水分布模型:半封闭隔板模型

半渗透隔板模型

无隔板模型

[0008]半封闭隔板模型:模型采用的隔板长度为模型宽度的
2/5

3/5
,隔板宽度为隔板长度的
2/30

4/30
,隔板设置于模型中部

[0009]半渗透隔板模型:模型采用的隔板长度约等于模型宽度,隔板宽度为隔板长度的
2/30

4/30
,隔板设置于模型中部;半渗透隔板中渗流通道直径
0.01

3mm。
[0010]无隔板模型:基于岩心铸体薄片孔隙结构图抽提孔隙结构,进行刻画

连通,得到无隔板型物理模型

[0011]使用上述三种气水分布模型,装载气水互驱试验台,进行气水互驱实验,获得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气水分布模式物理模型

[0012]本专利技术根据不同气水分布模式设计了半封闭隔板型和半渗透隔板型,加上无隔板的模型,一共构建了三种不同气水分布模式,符合不同气水分布模式物理模型

然后,进行气水互驱实验,通过设置不同注入速度

不同气水分布模式,获得全面的气水互驱实验数据,准确地还原了真实储层气水分布模式

[0013]进一步,半封闭隔板模型中,隔板长度为模型宽度的约
1/2
,隔板宽度为隔板长度的约
1/10
,隔板设置于模型中部

[0014]进一步,半封闭隔板模型中,半封闭隔板的尺寸

位置,以及渗流通道大小

分布,经过优选设计

[0015]优选地,隔板长度为模型宽度的
0.4

0.6
倍,位置设置于模型靠近中部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模型中部偏差
±
10%
的位置

前述偏差以模型的宽度作为分母计算得到

[0016]优选地,隔板宽度约为隔板长度
5/60

7/60。
例如,隔板宽度约为隔板长度
1/10。
[0017]例如,模型使用圆柱形模型,模型宽度
20
毫米,隔板长度设置为
10
毫米(模型宽度的一半),设置隔板的宽度为1毫米(即隔板长度的
1/10
),将隔板设置在模型中间

[0018]半封闭隔板模型中隔板为封闭式,阻止流通

[0019]进一步,半渗透隔板模型中,半渗透隔板的大小

位置,以及渗流通道大小

分布,经过优选设计

[0020]优选地,半渗透隔板中渗流通道呈
X
形状交叉

[0021]半渗透隔板长度可以参考半封闭隔板模型中的隔板长度,例如可以为模型宽度的
0.4

0.6


位置设置于模型靠近中部的位置,并且可以有
±
10%
的位置偏差,偏差以模型的宽度作为分母计算得到

[0022]半渗透隔板的渗流通道大小

分布,可以参考半封闭隔板

例如渗流通道大小为
0.01

3mm
的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气水分布模式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研究区域的测井曲线,根据气水的赋存关系建立三种气水分布模型:半封闭隔板模型

半渗透隔板模型

无隔板模型;半封闭隔板模型:模型采用的隔板长度为模型宽度的
2/5

3/5
,隔板宽度为隔板长度的
2/30

4/30
,隔板设置于模型中部;半渗透隔板模型:模型采用的隔板长度约等于模型宽度,隔板宽度为隔板长度的
2/30

4/30
,隔板设置于模型中部;半渗透隔板中渗流通道直径
0.01

3mm
;无隔板模型:基于岩心铸体薄片孔隙结构图抽提孔隙结构,进行刻画

连通,得到无隔板型物理模型;使用上述三种气水分布模型,装载气水互驱试验台,进行气水互驱实验,获得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气水分布模式物理模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水分布模式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半封闭隔板模型中,隔板长度为模型宽度的
0.4

0.6
倍,隔板宽度为隔板长度的
5/60

7/60
,隔板设置于模型中部
。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迪黄仕林罗杰祝浪涛吴亚军符东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