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套面料及其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2877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套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包括:所述丝绒护套面料,由一面往下有单向摩擦力的面料层以及一面绒毛向往下方向倾斜的绒毛层,联合织造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面料层表面产生了无数个鋸齿形小颗粒突起而形成向下方向性的单向摩擦力的布面,使面料层锯齿形向下方向有向下的单向摩擦力,使绒毛层绒毛向下方向倾斜也有向下的单向摩擦力;进而采用该面料制作丝绒护套,再加上弹力作用,不会往下掉,深受人们喜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套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套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丝绒面料柔软,且丝绒绒毛能形成一空气层,保暖效果也好,因此,用具有纬弹弹性的丝绒面料,做丝绒护套,即护膝关节套,护肘关节套,十分受人欢迎;但是时间一长,纬弹弹性慢慢受损后,这些护膝关节套

护肘关节套因人体活动的关系,会慢慢的往下掉,最后竟变成了弃之可惜用之麻烦的累赘,这么好的保暖护套,人们希望他能“永葆青春”,不往下掉,人们很是希望这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以及顾客的呼声,研发设计一种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套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套面料,包括:所述的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套面料,是由一面往下有单向摩擦力的面料层,一面绒毛向往下方向倾斜的绒毛层,联合织造而成;而所述的面料层,在织造时又分为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上层面料,是由第一上经纱

第二上经纱

第三上经纱和上层第一上纬纱

第二上纬纱

第三上纬纱

第四上纬纱

第五上纬纱

第六上纬纱

第七上纬纱

第八上纬纱

第九上纬纱和第十上纬纱经纬交织而成;下层面料,是由第一下经纱

第二下经纱

第三下经纱

下层第一下纬纱

第二下纬纱

第三下纬纱

第四下纬纱

第五下纬纱

第六下纬纱

第七下纬纱

第八下纬纱

第九下纬纱和第十下纬纱经纬交织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上经纱

第二上经纱

第一下经纱和第二下经纱为紧经纱;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上经纱

第三下经纱为松经纱,紧松比例为
1:0.9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上纬纱

第二上纬纱

第四上纬纱

第五上纬纱

第六上纬纱

第七上纬纱

第九上纬纱

第十上纬纱,第一下纬纱

第二下纬纱

第四下纬纱

第五下纬纱

第六下纬纱

第七下纬纱

第九下纬纱

第十下纬纱为弹力细纬纱;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上纬纱

第八上纬纱

第三下纬纱

第八下纬纱为弹力粗纬纱,粗细比例为
1:0.6
;而所述的绒毛层,是由第一绒经

第二绒经把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固结织造并连结起来,被割绒刀在上层面料和下屋面料中间割断剖开,在上层面料和下屋面料留下固结的绒头而成绒毛层;进一步的,所述的面料层,在紧经纱松经纱与纬纱经纬交织的织造中,由于其中有
一根为粗纬纱,使面料层表面产生了鋸齿形突起形成有单向摩擦力的布面;进一步的,所述的绒毛层,在紧经纱松经纱与纬纱经纬交织的织造中,由于用了紧经纱松经纱,使绒经在与面料层固结织造中受到高低位置纬纱的挤压,而使绒毛倾斜,使绒毛层也形成了有单向方向倾斜的绒毛层;由于摩擦作用,从而成为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套面料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套面料的织造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整经,包括:将第一上经纱

第一下经纱

第二上经纱

第二下经纱按顺序循环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紧经织轴;将第三上经纱

第三下经纱按顺序循环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松经织轴;将第一绒经

第二绒经按顺序循环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绒经织轴;二

穿综插筘,包括:将第一上经纱

第一下经纱

第二上经纱

第二下经纱

第三上经纱

第三下经纱

第一绒经

第二绒经按顺序穿综并插入同一筘齿;三

提综投梭打纬,包括:第一梭:将第一上经纱,第三上经纱往上提;将第一下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往上提,将第二绒经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一上纬纱

下层第一下纬纱,打纬织造;第二梭:将第三上经纱往上提;将第一下经纱

第二下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放中间,将第二绒经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二上纬纱

下层第二下纬纱,打纬织造;第三梭:将第三上经纱往上提;将第一下经纱

第二下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放中间,将第二绒经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三上纬纱

下层第三下纬纱,打纬织造;第四梭:将第一上经纱,第三上经纱往上提;将第一下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放中间,将第二绒经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四上纬纱

下层第四下纬纱,打纬织造;第五梭:将第一上经纱,第二上经纱往上提;将第一下经纱,第二下经纱往上提;将第一绒经往上提,将第二绒经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五上纬纱

下层第五下纬纱,打纬织造;第六梭:将第一上经纱,第三上经纱往上提;将第一下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往上提,将第一绒经往下沉;
投入上层第六上纬纱

下层第六下纬纱,打纬织造;第七梭:将第三上经纱往上提;将第一下经纱第二下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放中间,将第一绒经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七上纬纱

下层第七下纬纱,打纬织造;第八梭:将第三上经纱往上提;将第一下经纱第二下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放中间,将第一绒经放中间;投入上层第八上纬纱

下层第八下纬纱,打纬织造;第九梭:将第一上经纱,第三上经纱往上提;将第一下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放中间,将第一绒经放中间;投入上层第九上纬纱

下层第九下纬纱,打纬织造;第十梭:将第一上经纱,第二上经纱往上提;将第一下经纱,第二下经纱往上提;将第二绒经往上提,将第一绒经往下沉;投入上层第十上纬纱

下层第十下纬纱,打纬织造;四

割绒后整理;至此,本专利技术一种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套面料织造完成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本专利技术一种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套面料,由于面料层在紧经纱松经纱与粗纬纱细纬纱经纬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套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丝绒护套面料,由一面往下有单向摩擦力的面料层以及一面绒毛向往下方向倾斜的绒毛层,联合织造而成;而所述丝绒护套面料面料层,在织造时又分为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所述上层面料,由第一上经纱

第二上经纱

第三上经纱和上层第一上纬纱

第二上纬纱

第三上纬纱

第四上纬纱

第五上纬纱

第六上纬纱

第七上纬纱

第八上纬纱

第九上纬纱和第十上纬纱经纬交织而成;所述下层面料,由第一下经纱

第二下经纱

第三下经纱

下层第一下纬纱

第二下纬纱

第三下纬纱

第四下纬纱

第五下纬纱

第六下纬纱

第七下纬纱

第八下纬纱

第九下纬纱和第十下纬纱经纬交织而成;所述第一上经纱

所述第二上经纱

所述第一下经纱和所述第二下经纱为紧经纱;所述第三上经纱

所述第三下经纱为松经纱,紧松比例为
1:0.9
;所述第一上纬纱

所述第二上纬纱

所述第四上纬纱

所述第五上纬纱

所述第六上纬纱

所述第七上纬纱

所述第九上纬纱

所述第十上纬纱

所述第一下纬纱

所述第二下纬纱

所述第四下纬纱

所述第五下纬纱

所述第六下纬纱

所述第七下纬纱

所述第九下纬纱和所述第十下纬纱为弹力细纬纱;所述第三上纬纱

所述第八上纬纱

所述第三下纬纱

所述第八下纬纱为弹力粗纬纱,粗细比例为
1:0.6
;而所述丝绒护套面料绒毛层,由第一绒经

第二绒经把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固结织造并连结起来,被割绒刀在上层面料和下屋面料中间割断剖开,在所述上层面料和所述下屋面料留下固结的绒头而成绒毛层;所述面料层,在紧经纱松经纱与纬纱经纬交织的织造中,其中有一根为粗纬纱,使面料层表面产生了鋸齿形突起形成有单向摩擦力的布面;所述绒毛层,在紧经纱松经纱与纬纱经纬交织的织造中,用紧经纱松经纱,使绒经在与面料层固结织造中受到高低位置纬纱的挤压,而使绒毛倾斜,使绒毛层形成了有单向方向倾斜的绒毛层;基于摩擦作用,成为不会往下掉的丝绒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贵徐银肖元红魏少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泰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