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及其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464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及其织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工业用强力丝在有梭织机上织造待处理圆筒布;将所述待处理圆筒布进行后处理,得到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制造出实现从上往下的减速传输高处降落物体的圆筒布,且凭借本发明专利技术圆筒布本身的组织结构及“小山脉”的设计,可以做到对所传输物体的逐步减速,在保证物体慢慢下落的同时,不会损坏物体,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圆筒布结实耐用并且具有一定弹力,可以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物体,可广泛应用于消防领域和保险领域等,具有极高的前瞻性和市场价值,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及其织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圆筒布是纬纱连续不断在有梭织机或圆织机上织造而成,其多用于通风风道、消防水带以及服饰环衫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智慧的丰富,圆筒布的使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当下已经有人利用圆筒布从楼上往楼下输送比较轻的物件,圆筒布主要起到了防扩散和防飘落的作用;但是,对于比较重的物件或者单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件,就不适宜采用这种圆筒布,因为从上到下的物件传输过程中有一个加速运动,而且物件运输过程本就应该轻拿轻放,何况是从楼上到楼下的特殊运输环境,若采用这种圆筒布,特别容易摔坏传输的物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进而能使物件从上到下减速传输,提升运输安全性和圆筒布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进而能使物件从上到下减速传输,提升运输安全性和圆筒布的适用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工业用强力丝在有梭织机上织造待处理圆筒布;将所述待处理圆筒布进行后处理,得到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
[0005]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的工业用强力丝包括:进行经纬交织的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为:强力大于需求力度的800d~1000d的强力丝;所述纬纱为:强力大于需求力度的600d~800d的强力丝包300d氨纶芯丝的弹力包芯丝。
[0006]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用工业用强力丝在有梭织机上织造待处理圆筒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经纱和纬纱在所述有梭织机上织成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并同时将所述上层基布和所述下层基布在二端连接,得到所述待处理圆筒布;所述后处理包括:阻燃处理和防割处理。
[0007]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经纱包括:上层经纱和下层经纱;所述纬纱为同一纬纱;所述上层经纱包括: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和上层第四经纱;所述下层经纱包括: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和下层第四经纱;所述上层第四经纱和所述下层第四经纱为紧经纱;所述上层第一经纱、所述上层
第二经纱、所述下层第一经纱和所述下层第二经纱为松经纱;所述上层第三经纱和所述下层第三经纱为介于紧经纱和松经纱之间的中度经纱。
[0008]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将经纱和纬纱在所述有梭织机上织成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并同时将所述上层基布和所述下层基布在二端连接,得到所述待处理圆筒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经纱进行整经步骤,得到紧经织轴、松经织轴和中度经织轴;采用所述紧经织轴、所述松经织轴和所述中度经织轴的经纱按顺序进行循环穿综插筘步骤;循环穿综插筘步骤后,配合所述纬纱进行循环投梭打纬织造步骤,得到所述待处理圆筒布。
[0009]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整经步骤包括:将所述上层第四经纱和所述下层第四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所述紧经织轴;将所述上层第一经纱、所述下层第一经纱、所述上层第二经纱和所述下层第二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所述松经织轴;将所述上层第三经纱、所述下层第三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所述中度经织轴。
[0010]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循环穿综插筘步骤包括:将所述上层第一经纱、所述下层第一经纱、所述上层第二经纱、所述下层第二经纱、所述上层第三经纱、所述下层第三经纱、所述上层第四经纱和所述下层第四经纱按顺序穿综并插入同一筘齿;按此顺序循环穿综插筘。
[0011]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循环投梭打纬织造步骤包括:按照上层十二梭下层十二梭共二十四梭为一个单元循环织造,且所述循环织造过程中,并按上层一梭、下层一梭的投梭顺序进行打纬织造。
[0012]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上层十二梭中,经纱依次顺序为:所述上层第一经纱,第一梭至第六梭沉下,第七梭至第十二梭提上;所述上层第二经纱,第一梭至第六梭提上,第七梭至第十二梭沉下;所述上层第三经纱,第一梭和第二梭沉下,第三梭至第五梭提上,第六梭至第八梭沉下,第九梭至第十一梭提上,第十二梭沉下;所述上层第四经纱,第一梭沉下,第二梭和第三梭提起,第四梭沉下,第五梭提上,第六梭和第七梭沉下,第八梭和第九梭提起,第十梭沉下,第十一梭提起,第十二梭沉下;所述下层十二梭中,经纱依次顺序为:所述下层第一经纱,第一梭至第六梭提上,第七梭至第十二梭沉下;所述下层第二经纱,第一梭至第六梭沉下,第七梭至第十二梭提上;所述下层第三经纱,第一梭和第二梭提上,第三梭至第五梭沉下,第六梭至第八梭提上,第九梭至第十一梭沉下,第十二梭提上;所述上层第四经纱,第一梭提上,第二梭和第三梭沉下,第四梭提上,第五梭沉下,第六梭和第七梭提上,第八梭和第九梭沉下,第十梭提上,第十一梭沉下,第十二梭提上;所述循环织造过程中,当织作下层时,将上层所有经纱同时提起后再织作下层;所述循环织造过程中,当织作上层时,梭子的方向从左往右,当织作下层时,梭子的方向从右
往左,按此顺序往返,共二十四梭一个单元,依次循环织造。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包括:直径可以放大的纬向弹力圆筒布本体;所述圆筒布本体为柱状,且所述圆筒布本体为中空设计;所述圆筒布本体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朝向同一方向。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可以实现从上往下的减速传输高处降落的物体,且凭借本专利技术圆筒布本身的组织结构及似“小山脉”的设计,可以做到对所传输物体的逐步减速,在保证物体慢慢下落的同时,不会损坏物体,且本专利技术的圆筒布结实耐用并且具有一定弹力,可以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物体,可广泛应用于消防领域和保险领域等,具有极高的前瞻性和市场价值,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0015]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的织造方法,可以实现制造出能够从上往下的减速传输高处降落物体的圆筒布,且制造出的圆筒布结实耐用并且具有一定弹力,制造出的圆筒布还可以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物体,并可广泛应用于消防领域和保险领域等,具有极高的前瞻性和市场价值,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的立体结构透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的织造组织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循环投梭打纬织造步骤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用工业用强力丝在有梭织机上织造待处理圆筒布;将所述待处理圆筒布进行后处理,得到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用强力丝包括:进行经纬交织的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为:强力大于需求力度的800d~1000d的强力丝;所述纬纱为:强力大于需求力度的600d~800d的强力丝包300d氨纶芯丝的弹力包芯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工业用强力丝在有梭织机上织造待处理圆筒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经纱和纬纱在所述有梭织机上织成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并同时将所述上层基布和所述下层基布在二端连接,得到所述待处理圆筒布;所述后处理包括:阻燃处理和防割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包括:上层经纱和下层经纱;所述纬纱为同一纬纱;所述上层经纱包括:上层第一经纱、上层第二经纱、上层第三经纱和上层第四经纱;所述下层经纱包括:下层第一经纱、下层第二经纱、下层第三经纱和下层第四经纱;所述上层第四经纱和所述下层第四经纱为紧经纱;所述上层第一经纱、所述上层第二经纱、所述下层第一经纱和所述下层第二经纱为松经纱;所述上层第三经纱和所述下层第三经纱为介于紧经纱和松经纱之间的中度经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经纱和纬纱在所述有梭织机上织成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并同时将所述上层基布和所述下层基布在二端连接,得到所述待处理圆筒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经纱进行整经步骤,得到紧经织轴、松经织轴和中度经织轴;采用所述紧经织轴、所述松经织轴和所述中度经织轴的经纱按顺序进行循环穿综插筘步骤;循环穿综插筘步骤后,配合所述纬纱进行循环投梭打纬织造步骤,得到所述待处理圆筒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从上往下做减速通道用的圆筒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经步骤包括:将所述上层第四经纱和所述下层第四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所述紧经织轴;将所述上层第一经纱、所述下层第一经纱、所述上层第二经纱和所述下层第二经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所述松经织轴;
将所述上层第三经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必军陈松贵张云峰沈朔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泰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