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285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及施工方法,应用于基坑工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及施工方法,主要用于钢绞线张拉

锁定,应用于基坑工程

边坡工程以及各类预应力构件制造过程中


技术介绍

[0002]基坑工程

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及各类预应力构件制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预应力施加的步骤,施加的对象以钢绞线居多,对于施加预应力的钢绞线进行锁定时,常常采用夹片式锚具,夹片式锚具由锚头和夹片组成,锚头上设置有锥形的贯通孔;夹片为两瓣或多瓣组成,能够合围成一个空心圆锥形
(
钢绞线位于合围的空间内
)。
夹片式锚具工作时,夹片夹住钢绞线放置在锚头对应的锥形孔内

在钢绞线张拉锁定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限位板来约束夹片式锚具,具体约束原理为:限位板为多台阶结构,在与锚头的边缘接触时候,仍然可保持锚头端部与限位板端面之间存在空隙,该空隙能够保证钢绞线在受到外部张拉力时候两瓣或多瓣的夹片能够分离但不完全脱开,而在外部张拉力停止施加后,钢绞线在恢复变形过程中
(
钢绞线回缩过程中
)
又能够使得夹片咬紧钢绞线,锁定住施加的预应力

[0003]目前工程中使用的限位板均为固定空隙尺寸的限位板,工程实践及相关试验表明,对于固定空隙尺寸的限位板,限位板的台阶高度
(
凹槽深度
)
对预应力施加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密切相关,影响巨大

空隙较小时,在外部
(
千斤顶
)
提供的张拉力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时候,夹片无法充分的进行分离,仍会部分咬住钢绞线,造成夹片咬坏钢绞线以及夹片齿磨损而咬合力下降;此外,因为夹片提前咬住了钢绞线,造成外部
(
千斤顶
)
提供的张拉力在该位置损失,导致外部提供的张拉力无法全部的施加,钢绞线锁定力的严重不足

而当空隙太大时,虽然在张拉过程中夹片完全分离,钢绞线处于自由状态,但是在外部
(
千斤顶
)
停止施加预应力后,夹片无法迅速的咬紧钢绞线,造成钢绞线预应力损失较大,严重时还会出现夹具无法咬紧钢绞线的情况

[0004]鉴于钢绞线张拉以及锁定过程中传统固定空隙尺寸限位板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固定空隙尺寸限位板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钢绞线损伤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包含限位板底座

可移动端板

紧固装置;所述限位板底座为圆环型结构,限位板底座的下端面与夹片式锚具的锚头边缘接触,上端面与提供预应力的张拉设备接触,限位板底座的中心为空心空间;所述可移动端板为圆形钢板结构,在板面上开设有贯通的圆孔,用于穿钢绞线,圆孔的数量

位置

直径与待锁定的夹片式锚具的孔相对应,所述可移动端板位于限位板底座中心的空心空间,能够在该空间内沿着限位板底座的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紧固装置包含支点

动力臂

阻力臂,所述支点布置在限位板底
座周边,所述阻力臂与可移动端板的端面外边缘接触,在动力臂作用下阻力臂能够将可移动端板的活动空间进行压缩与固定;通过上述限位板底座

可移动端板

紧固装置的相互配合,能够在预应力施加时候将可移动端板与夹片式锚具之间的空间增大,在张拉力达到设计值时,通过紧固装置将可移动端板与夹片式锚具之间的空间压缩并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底座的下端面设置为圆环形台阶状结构,外层圆环形台阶直径大于锚头的直径,内层圆环形台阶直径小于锚头的直径且大于锚头中用于穿钢绞线的孔位外边缘连线的直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端板能够进行拆卸

调换,与待锁定的夹片式锚具的规格进行匹配,使得可移动端板的孔位与锚具孔位相对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装置的支点为圆柱形铰支座,对称布置在限位板底座周边,所述紧固装置上对应开有圆柱形孔洞,紧固装置能够绕支点进行转动与固定;或所述支点为限位板底座的底板结构,所述紧固装置为折线形杆体构件,弯折点与限位板底座的底板结构相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臂

阻力臂为直线型

折线型或曲线型构件;所述紧固装置的动力臂

阻力臂可进行拆除与接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端板在与紧固装置阻力臂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凹槽结构,阻力臂能够藏于该凹槽结构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端板在上端面设置为环形台阶状结构,紧固装置的阻力臂能够藏于该环形台阶状结构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端板在移动过程中,距离锚头的最大的间距为
1/2
夹片的高度

[0014]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张拉的钢绞线依次穿过夹片式锚具的锚头,使用配套夹片将锚头临时固定与钢绞线上;步骤二:将待张拉的钢绞线依次穿过可移动端板;步骤三:将待张拉的钢绞线整体穿过限位板底座,使得限位板底座套住可移动端板;或将可移动端板先套入到限位板底座内,再将可移动端板与限位板底座整体穿钢绞线;步骤四:将待张拉的钢绞线整体穿过张拉设备,使得限位板底座下端面与夹片式锚具的锚头边缘接触,上端面与提供预应力的张拉设备接触;步骤五:调整紧固装置的阻力臂,使得阻力臂不对可移动端板施加外力,可移动端板处于松弛状态,在限位板底座的中心空间内能够上下平移;步骤六:张拉设备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此时锚头

可移动端板

限位板底座处于串联状态,夹片的顶部与可移动端板的下端面接触,夹片的底部位于锚头的孔洞中,夹片处于分离但不完全脱开的状态;步骤七:张拉设备施加至设计预应力后,在张拉设备卸力之前,对紧固装置的动力臂施加外力,利用杠杆原理,使得阻力臂对可移动端板的端面外边缘施加压力,将可移动端板与夹片式锚具之间的空间压缩并固定,进而将夹片嵌入

锁紧到锚头的孔洞中;步骤八:张拉设备卸力,依次拆除张拉设备

限位板底座

可移动端板,完成钢绞线的张拉

锁定工作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及施工方法优势在于:通过限位板底座

可移动端板

紧固装置的相互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限位板底座

可移动端板

紧固装置;所述限位板底座为圆环型结构,限位板底座的下端面与夹片式锚具的锚头边缘接触,上端面与提供预应力的张拉设备接触,限位板底座的中心为空心空间;所述可移动端板为圆形钢板结构,在板面上开设有贯通的圆孔,用于穿钢绞线,圆孔的数量

位置

直径与待锁定的夹片式锚具的孔相对应,所述可移动端板位于限位板底座中心的空心空间,能够在该空间内沿着限位板底座的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紧固装置包含支点

动力臂

阻力臂,所述支点布置在限位板底座周边,所述阻力臂与可移动端板的端面外边缘接触,在动力臂作用下阻力臂能够将可移动端板的活动空间进行压缩与固定;通过上述限位板底座

可移动端板

紧固装置的相互配合,能够在预应力施加时候将可移动端板与夹片式锚具之间的空间增大,在张拉力达到设计值时,通过紧固装置将可移动端板与夹片式锚具之间的空间压缩并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底座的下端面设置为圆环形台阶状结构,外层圆环形台阶直径大于锚头的直径,内层圆环形台阶直径小于锚头的直径且大于锚头中用于穿钢绞线的孔位外边缘连线的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端板能够进行拆卸

调换,与待锁定的夹片式锚具的规格进行匹配,使得可移动端板的孔位与锚具孔位相对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的支点为圆柱形铰支座,对称布置在限位板底座周边,所述紧固装置上对应开有圆柱形孔洞,紧固装置能够绕支点进行转动与固定;或所述支点为限位板底座的底板结构,所述紧固装置为折线形杆体构件,弯折点与限位板底座的底板结构相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式限位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臂

阻力臂为直线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刚刘光磊程允聂云超张佳敏吴嘉希李军石鹏凯贾宇王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