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及车道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259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1
本申请公开一种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其包括:利用依次上下分布的固定的第一测距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及车道信息采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车道车辆信息采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及车道信息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各地,每天都有大量的车辆要进出口岸

所有车辆在进出口岸时需要接受多个查验单位
(
例如海关

国检

边检
)
进行查验

[0003]在查验过程中需要对车道上行驶车辆的司机信息进行采集查验,现有的一些查验设备一般固定设置在车道的固定位置,查验设备的采集模块无法自动驱动至车辆处,故而当需采集查验司机的人脸和体温等待验证信息时,司机往往需要下车进行查验完成后再上车,这样的查验方式影响司机的体验感且也带来不便,并且影响通关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能够自动驱动信息采集头对车内驾驶员进行信息采集和
/
或信息识别的驱动控制方法以及车道信息采集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包括:利用依次上下分布的固定的第一测距单元

可上下运动的第二测距单元

固定的第三测距单元配合识别车道上是否停放有车辆以及识别车辆车顶;当识别停放有车辆或识别到车辆车顶时,启动与第二测距单元依次上下紧靠分布的且与第二测距单元同步运动的信息采集头上的摄像头,并驱动摄像头向下移动时采集前方车辆图像;持续基于运动摄像头采集的每一帧图像检测车窗与图像视野中的预设规划框的位置关系,直至车窗区域位于预设规划框的预设范围内暂停摄像头向下运动,驱动信息采集头朝向车辆车窗前伸;其中,第一测距单元

第二测距单元

信息采集头和第三测距单元依次上下分布

[0006]在所述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中,通过第一测距单元

第二测距单元和第三测距单元配合进行识别车辆和车顶,通过可向下移动的信息采集头上的摄像头在移动过程采集图像,并同步进行基于运动摄像头采集的每一帧图像检测车窗与图像视野中的预设规划框的位置关系,车窗区域位于预设规划框的预设范围内时,驱动驱动信息采集头朝向车辆车窗前伸至车窗处,如此可实现自动信息采集头对车内驾驶员进行信息采集和
/
或信息识别

该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可便于司机车内采集信息,有利于提高旅客体验感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利用依次上下分布的固定的第一测距单元

可上下运动的第二测距单元

固定的第三测距单元配合识别车道上是否停放有车辆以及识别车辆的车顶,包括:先启动第一测距单元和第三测距单元测距检测;
当第一测距单元反馈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阈值时则判定车道内停放有车辆;当第一测距单元反馈距离大于设定距离阈值且第三测距单元反馈距离小于设定阈值,则驱动第二测距单元向下移动并启动第二测距单元测距;当刚启动的第二测距单元反馈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阈值则判定车道内停放有车辆;当第二测距单元在下移过程中反馈距离发生突变时,则判定第二测距单元检测到车顶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持续基于运动摄像头采集的每一帧图像检测车窗与图像视野中的预设规划框的位置关系,直至车窗区域位于预设规划框的预设范围内暂停摄像头向下运动,包括:获取摄像头采集的首帧图像,判断当前帧图像中是否存在完整驾驶车窗形状:若是则进行完整驾驶车窗区域与预设规划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否则驱动摄像头再继续下移获取下一帧图像并持续进行判断当前帧图像中是否存在完整驾驶车窗形状的步骤;其中,进行完整驾驶车窗区域与预设规划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包括:获取完整驾驶车窗区域的中心位置
M
并获取预设规划框的中心位置
N
;判断中心位置
M
是否在中心位置
N
的预设范围内;若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暂停摄像头向下运动;若是不在预设范围内,则驱动摄像头再继续下移获取下一帧图像,持续进行判断当前帧图像中是否存在完整驾驶车窗形状的步骤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心位置
M
是否在中心位置
N
的预设范围的判断包括:判断中心位置
M
的纵坐标与中心位置
N
的纵坐标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若是,判断中心位置
M
的横坐标与中心位置
N
的横坐标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若是则暂停摄像头向下运动,否则暂停摄像头向下运动且判断图像中车窗
A
柱线条和
B
柱线条与预设规划框的边界的关系并向车辆发送移动指令;否则,驱动摄像头再继续下移获取下一帧图像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判断图像中车窗
A
柱线条和
B
柱线条与预设规划框的边界的关系并向车辆发送移动指令,包括:若是车窗
A
柱线条在预设规划框内,且车窗的
B
柱线条与预设规划框的框左边界相交或者车窗的
B
柱线条在预设规划框之外,则后台监控系统发送“请车辆缓慢前移”指令;若是车窗的
B
柱线条在预设规划框内,且车辆的
A
柱线条与预设规划框的框右边界相交或者车辆的
A
柱线条在预设规划框之外,则后台监控系统发送“请车辆重新排队”指令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台监控系统发送”请缓慢车辆前移”指令后,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图像处理指示车辆移动操作:获取发送”请车辆缓慢前移”指令时摄像头采集的图像
F
;获取图像
F
中完整驾驶车窗的中心位置
M
的坐标
x
;根据坐标
x、
第二阈值
t
和预设规划框的中心位置
N
的横坐标
x
N
计算出车辆可前移的像素距离范围
L
p

L
p
=(x
N

t

x,x
N
+t

x)
;依据像素坐标和物理坐标转换比
b
获得车辆可前移的物理距离范围
L
r

L
p
=(L1,
L2)

L1=( x
N

t

x) * b

L2=( x
N
+t

x) * 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依次上下分布的固定的第一测距单元

可上下运动的第二测距单元

固定的第三测距单元配合识别车道上是否停放有车辆以及识别车辆车顶;当识别停放有车辆或识别到车辆车顶时,启动与第二测距单元依次上下紧靠分布的且与第二测距单元同步运动的信息采集头上的摄像头,并驱动摄像头向下移动时采集前方车辆图像;持续基于运动摄像头采集的每一帧图像检测车窗与图像视野中的预设规划框的位置关系,直至车窗区域位于预设规划框的预设范围内暂停摄像头向下运动,以及驱动信息采集头朝向车辆车窗前伸;其中,第一测距单元

第二测距单元

信息采集头和第三测距单元依次上下分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依次上下分布的固定的第一测距单元

可上下运动的第二测距单元

固定的第三测距单元配合识别车道上是否停放有车辆以及识别车辆的车顶,包括:先启动第一测距单元和第三测距单元测距检测;当第一测距单元反馈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阈值时则判定车道内停放有车辆;当第一测距单元反馈距离大于设定距离阈值且第三测距单元反馈距离小于设定阈值,则驱动第二测距单元向下移动并启动第二测距单元测距;当刚启动的第二测距单元反馈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阈值则判定车道内停放有车辆;当第二测距单元在下移过程中反馈距离发生突变时,则判定第二测距单元检测到车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持续基于运动摄像头采集的每一帧图像检测车窗与图像视野中的预设规划框的位置关系,直至车窗区域位于预设规划框的预设范围内暂停摄像头向下运动,包括:获取摄像头采集的首帧图像,判断当前帧图像中是否存在完整驾驶车窗形状:若是则进行完整驾驶车窗区域与预设规划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否则驱动摄像头再继续下移获取下一帧图像并持续进行判断当前帧图像中是否存在完整驾驶车窗形状的步骤;其中,进行完整驾驶车窗区域与预设规划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包括:获取完整驾驶车窗区域的中心位置
M
并获取预设规划框的中心位置
N
;判断中心位置
M
是否在中心位置
N
的预设范围内;若位于预设范围内,则暂停摄像头向下运动;若是不在预设范围内,则驱动摄像头再继续下移获取下一帧图像,持续进行判断当前帧图像中是否存在完整驾驶车窗形状的步骤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心位置
M
是否在中心位置
N
的预设范围的判断包括:判断中心位置
M
的纵坐标与中心位置
N
的纵坐标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若是,判断中心位置
M
的横坐标与中心位置
N
的横坐标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若是则暂停摄像头向下运动,否则暂停摄像头向下运动且判断图像中车窗
A
柱线
条和
B
柱线条与预设规划框的边界的关系并向车辆发送移动指令;否则,驱动摄像头再继续下移获取下一帧图像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信息采集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图像中车窗
A
柱线条和
B
柱线条与预设规划框的边界的关系并向车辆发送移动指令,包括:若是车窗
A
柱线条在预设规划框内,且车窗的
B
柱线条与预设规划框的框左边界相交或者车窗的
B
柱线条在预设规划框之外,则后台监控系统发送“请车辆缓慢前移”指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滔罗富章周敏彭锦文谭广进
申请(专利权)人: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