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储能系统温度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252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储能系统温度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储能系统温度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系统的使用,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储能系统温度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储能系统在出厂之前需要对其散热进行测试,需要针对各种工况测试,现有的散热策略大多是基于仿真

理论计算或者经验制定,然后通过测试得到相应的测试结果,若结果不符合预期则对散热策略进行调整后再次测试;目前的储能散热测试,都是对定义的工况进行测试,但是对于倍率
、DOD、
环境温度等不同因素未能全部标定,不能够灵活处理其他工况下的散热测试;同时,现有的散热策略只关注系统的充放电数据

温度数据以及电芯散热需求,并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散热问题,不会对系统级的数据进行监控,得不到实时反馈,从而不会对散热策略进行实时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储能系统温度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实现了在测试的同时调整储能系统的散热策略,关注系统级的数据并进行散热策略的调整,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寿命以及健康运行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储能系统温度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
[0005]S1、
在测试系统内设定多个标准工况,在每个标准工况下,监控记录储能系统的各项基础参数,并针对每个标准工况制定既定散热策略,以此处的各项基础参数以及对应的既定散热策略形成基础数据库;
>[0006]S2、
测试系统与储能系统开始工作,输入实际工况,输入储能系统的各项预期参数以及各项预期参数的权重;所述实际工况为多个标准工况中的一种或者为非标准工况,当为非标准工况时,以与非标准工况最为接近的标准工况的既定散热策略为散热策略;
[0007]S3、
在实际工况下,测试系统在设定时间内多次采集储能系统各项的实际参数;
[0008]S4、
以步骤
S3
采集的实际参数结合基础数据库,预判储能系统下一时刻各项参数并与步骤
S2
中的预期参数进行比对;判断实际参数与预期参数的差值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
S5
,若否则进入步骤
S6

[0009]S5、
测试系统调整储能系统的散热策略并发出控制信号至温度控制器件,温度控制器件对需要调整的参数进行调整,之后返回步骤
S3

[0010]S6、
储能系统按照既定散热策略进行散热操作

[0011]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步骤
S1
中的各项基础参数包括充放电曲线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温差

辅助功耗

环境温度

[0012]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步骤
S2
中的预期参数包括预期最高温度

预期最低温度

预期温差

预期辅助功耗

[0013]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步骤
S3
中的实际参数包括充放电曲线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温差

辅助功耗

环境温度

[0014]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步骤
S5
的需要调整的参数包括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温差以及累计功耗中的至少一种

[0015]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步骤
S5
中的调整储能系统的散热策略的方法为,
[0016]S51、
确定各项预期参数的权重比例;
[0017]S52、
根据各项预期参数的权重比例,测试系统进行加权算法得出处理数据;
[0018]S53、
储能系统根据处理数据发出控制信号至温度控制器件

[0019]进一步具体的,在实际工况对单个预期参数要求严格的工况下,该单个预期参数的权重比例为
a
,其余预期参数的权重比例之和为
b
,其中,
a+b

100


[0020]进一步具体的,在实际工况对多个预期参数要求严格的工况下,多个预期参数的权重比例分别为
c1、c2、c3
……
、cn
,其余预期参数的权重比例之和为
d
,其中,
c1+c2+c3
……
+cn+d

100


[0021]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标准工况以及对应的既定散热策略如下,
[0022]标准工况一:
0.25P
充放电,对应的既定散热策略为温度控制器件在
30℃
开启,在
28℃
关闭;
[0023]标准工况二:
0.5P
充放电,对应的既定散热策略为温度控制器件在
30℃
开启,在
28℃
关闭;
[0024]标准工况三:
0.5P
充放电,间隔
1H
,对应的既定散热策略为温度控制器件在
32℃
开启,在
30℃
关闭;
[0025]标准工况四:
0.5P
充放电,间隔
2H,
对应的既定散热策略为温度控制器件在
34℃
开启,在
32℃
关闭;
[0026]标准工况五:
0.33P
充放电,对应的既定散热策略为温度控制器件在
30℃
开启,在
28℃
关闭;
[0027]标准工况六:
0.1P
充电
、0.33P
放电,对应的既定散热策略为温度控制器件充电时
34℃
开启且
30℃
关闭,放电时
32℃
开启且
30℃
关闭;
[0028]标准工况七:
0.33P
充电
、0.5P
放电,对应的既定散热策略为温度控制器件充电时
32℃
开启且
28℃
关闭,放电时
30℃
开启且
28℃
关闭

[0029]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步骤
S5
中温度控制器件对实际参数进行调整之后形成的散热策略作为新的标准工况存储至基础数据库中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法的使用,本专利技术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散热策略的实时调整,从而实现针对实际工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针对储能系统温度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为,
S1、
在测试系统内设定多个标准工况,在每个标准工况下,监控记录储能系统的各项基础参数,并针对每个标准工况制定既定散热策略,以此处的各项基础参数以及对应的既定散热策略形成基础数据库;
S2、
测试系统与储能系统开始工作,输入实际工况,输入储能系统的各项预期参数以及各项预期参数的权重;所述实际工况为多个标准工况中的一种或者为非标准工况,当为非标准工况时,以与非标准工况最为接近的标准工况的既定散热策略为散热策略;
S3、
在实际工况下,测试系统在设定时间内多次采集储能系统各项的实际参数;
S4、
以步骤
S3
采集的实际参数结合基础数据库,预判储能系统下一时刻各项参数并与步骤
S2
中的预期参数进行比对;判断实际参数与预期参数的差值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
S5
,若否则进入步骤
S6

S5、
测试系统调整储能系统的散热策略并发出控制信号至温度控制器件,温度控制器件对需要调整的参数进行调整,之后返回步骤
S3

S6、
储能系统按照既定散热策略进行散热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储能系统温度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的各项基础参数包括充放电曲线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温差

辅助功耗

环境温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储能系统温度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2
中的预期参数包括预期最高温度

预期最低温度

预期温差

预期辅助功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储能系统温度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3
中的实际参数包括充放电曲线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温差

辅助功耗

环境温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储能系统温度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5
的需要调整的参数包括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温差以及累计功耗中的至少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对储能系统温度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5
中的调整储能系统的散热策略的方法为,
S51、
确定各项预期参数的权重比例;
S52、
根据各项预期参数的权重比例,测试系统进行加权算法得出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兴朱琦汪承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固太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