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生态型污水及污泥处理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2433 阅读:4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生态型污水及污泥处理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絮凝剂X剂按如下组分、重量比构成: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合硫酸铁∶钠基膨润土的重量比为2∶7∶1;所述的助凝剂Y剂按如下组分、重量比构成:淀粉∶第2代聚酰胺-胺∶氢氧化钠∶过硫酸铵的重量比为10∶8∶2∶0.05。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多代PAMAM树形大分子生产过程需多次重复且每代周期时间过长,严重影响生产过程,使生产效率大幅降低,使得治污企业无法应用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无聚丙烯酰胺处理废水的酰胺单体高残留问题及第4代聚酰胺-胺树形大分子生产效率低的缺陷,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使之具有可运用性,使之真正产生排污治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废水处理、污泥脱水的。
技术介绍
当前,减排的执行使得污水处理面临两大艰巨任务。一是排放水的提标升级,二是污泥处理已纳入污水处理工作任务之内,要求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必须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提倡资源化处理。而污水处理药剂和污泥处理脱水剂,一直普遍使用的是两大类,一类是无机高分子铝盐、铁盐,另一类是有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 减排的执行,使得企业加大中水回用,导致废水浓度加大,使污水处理药剂和污泥处理脱水剂的使用量加大。无机盐和酰胺单体累积严重,一方面严重干扰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易造成污水生化处理单元的活菌中毒,现众多企业的IC、UASB厌氧处理单元前的物化处理已被迫停用以上两大类化学药剂,使得原本高效、简单的低成本物化絮凝法举步艰难。 在本专利技术之前,聚酰胺-胺(PAMAM)树形大分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殊的性质,水溶性好,有很好的絮凝、脱色和螯合作用,众多技术文献报道了第4代PAMAM树形大分子处理印染、造纸、油田等废水最能体现良好的吸附、电中和能力,例如2010年1月《中华纸业》第31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生态型污水及污泥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有絮凝剂X剂、助凝剂Y剂;所述的絮凝剂X剂按如下组份、重量比构成: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合硫酸铁∶钠基膨润土的重量比为2∶7∶1;所述的助凝剂Y剂按如下组份、重量比构成:淀粉∶第2代聚酰胺-胺∶氢氧化钠∶过硫酸铵的重量比为10∶8∶2∶0.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宝凤李兴昌焦杨赵光勇陈龙贝陈芸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神克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