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242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地表调查挑选本地区典型含铀构造蚀变带;步骤二:垂直于含铀蚀变带露头系统采集样品,并送实验室分析测试;步骤三:确定构造蚀变带内元素的迁移规律,挑选迁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找矿预测
,尤其涉及一种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粤北地区为湿润半湿润低山丘陵景观区,植被茂密,浮土覆盖严重,野外地质露头少,严重制约该地区地表调查的找矿效果,现有的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主要依靠地表调查

槽探及钻探揭露

前者主要适用于地表露头较好的地区,粤北花岗岩地区因浮土覆盖严重,难以通过地表调查取得较好的找矿线索;而槽探及钻探揭露则成本过高,难以适应前期大面含铀构造的识别及定位预测工作,这些都严重制约粤北花岗岩地区铀矿找矿工作的开展

[0003]粤北地区热液型铀矿多受构造蚀变带控制且与热液蚀变关系密切,受成矿热液作用影响,矿化蚀变在水平或垂直方向普遍存在较好的分带性

以粤北棉花坑铀矿床为例,以矿体为中心两侧围岩蚀变分别为硅化

红化

绢云母化

高岭土化

正常花岗岩,矿床周围符合上述分带特点的构造蚀变带均为赋矿的重要脉带,具有重要的找矿勘探价值;而不满足上述分带规律的脉带则为无关脉带,不具备勘探价值

蚀变类型不同,则其微量元素必然具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含铀热液蚀变与不含铀热液蚀变,通过提取这些差异则能对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进行有效甑别

筛选

前人多聚焦于铀的浓集程度,而忽略构造蚀变带在铀成矿中的控制作用,而造成矿体预测失准

将各种能反映深部铀成矿地质信息的方法通过本专利提出的技术手段集成起来形成一套适用于粤北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的方法,将对华南热液蚀变带型铀矿的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对粤北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蚀变带识别及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识别准确率高

适用性强

成本低廉且快速等优点,非常适用于粤北地区隐伏含铀构造带识别

定位及筛选工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通过地表调查挑选本地区典型含铀构造蚀变带;
[0008]步骤二:垂直于含铀蚀变带露头系统采集样品,并送实验室分析测试;
[0009]步骤三:确定构造蚀变带内元素的迁移规律,挑选迁入

迁出元素种类组合,为建立构造带识别及定位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0010]步骤四:目标区大比例尺面积性深部地质信息样品
(
如分量化探

深穿透地球化学

地气测量等方法
)
采集,通过样品分析提取深部地质信息,为提取隐伏构造蚀变带奠定数据基础;
[0011]步骤五:构建能表征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的数学模型

[0012]步骤六:依据数学模型使用专业化绘图软件绘制等值图展示空白区含铀构造蚀变带的分布情况

[0013]通过充分挖掘热液蚀变过程中不同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及相应的动力学机制,结合深部地质信息提取方法
(
分量化探

深穿透地球化学

地气测量等
)
,强化多元素在热液蚀变过程中的同趋势特征,旨在通过预测隐伏含矿构造蚀变带达到间接找矿的目的

[0014]方案中,采集样品主要包括构造蚀变样品采集和深部地质信息样品采集
(
如分量化探

深穿透地球化学

地气测量等方法样品
)
,构造蚀变样品采集旨在研究区内含铀构造蚀变带在热液蚀变过程中元素在水平方向的迁移规律,采集4件含铀构造蚀变带内具有代表性岩矿石样品,依据蚀变的强弱程度,依次可划分为正常花岗岩样
(SL

1)、
远矿端蚀变样
(SL

2)、
近矿蚀变样
(SL

3)、
矿化中心样
(SL

4)
四类

[0015]深部地质信息样品
(
分量化探

深穿透地球化学

地气测量等方法
)
采集旨在通过分析浅表土壤样品所捕获的深部地质信息,达到提取各测点深部地信息的目的,为利用构造蚀变带识别和定位模型做好数据准备

样品主要分析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含量
(Li、Be、V、Co、Ni、Cu、Zn、Rb、Nb、Mo、Cd、In、Sb、Cs、Ba、Ta、W、Tl、Pb、Bi、Th、U、Zr、As、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

)。
[0016]在这个优选的方案中,步骤三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
3.1
:因热液蚀变作用处于“开放系统”中,存在“闭合问题”,带内元素的变化不能直接比较元素的百分含量变化,需通过判别样品中不活动组分,重新调整元素含量再进行比较判别元素迁移情况;
[0018]步骤
3.2
:依据不活动组分,重新调整各组分含量,并利用标准化
Isocon
图解识别构造蚀变带内水平方向元素的迁移规律,特别是一些整体迁入或者迁出的元素,切忌选择迁移规律模糊不清的元素,因整体迁入或迁出元素对识别构造蚀变带至关重要

[0019]步骤
3.1
还包括有以下两种情况:
[0020]步骤
3.1.1
:构造蚀变样不活动组分初步判别,利用
Isocon
投图确定主量元素中可能存在的不活动组份

当某些组分能够在
Isocon
投图时能拟合成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时,那么这些组分就是不活动组分,该直线则被称为
Isocon
线

[0021]步骤
3.1.2
:在
Isocon
图解初步判别不活动组分类别的基础之上,利用这些不活动组分与
Zr(
公认的不活动元素
)
做双变量图解,并依据数据离散程度最终确定本地区的不活动组分,粤北地区通常选择
Al2O3;
[0022]步骤
3.2
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步骤:
[0023]步骤
3.2.1
:使用
Isocon
图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地表调查挑选本地区典型含铀构造蚀变带;步骤二:垂直于含铀蚀变带露头系统采集样品,并送实验室分析测试;步骤三:确定构造蚀变带内元素的迁移规律,挑选迁入
(
富集
)、
迁出
(
亏损
)
元素种类组合;步骤四:目标区大比例尺面积性深部地质信息样品采集,通过样品分析提取深部地质信息,为提取隐伏构造蚀变带奠定数据基础;步骤五:构建能表征构造蚀变带识别及预测定位的数学模型;步骤六:依据数学模型使用专业绘图软件绘制等值图展示空白区含铀构造蚀变带的分布情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采集主要包括构造蚀变带样品采集和深部地质信息样品
(
分量化探

深穿透地球化学

地气测量等方法
)
采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蚀变带样品分析,主要为研究区内热液蚀变过程中不同元素的迁移规律,分析主量元素
(Al2O3、BaO、CaO、TFe2O3、K2O、MgO、Na2O、P2O5、TiO2、LOI)
含量及微量

稀土元素
(Li、Be、V、Co、Ni、Cu、Zn、Rb、Nb、Mo、Cd、In、Sb、Cs、Ba、Ta、W、Tl、Pb、Bi、Th、U、Zr、As、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

)
含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3.1
:因热液蚀变作用处于“开放系统”中,存在“闭合问题”,带内元素的变化不能直接比较元素的百分含量变化,需通过判别样品中不活动组分,重新调整元素含量再进行比较判别元素迁移情况;步骤
3.2
:利用标准化
Isocon
图解识别构造蚀变带内水平方向元素的迁移规律,特别是一些整体迁入
(
富集
)
或者迁出
(
亏损
)
的元素,切忌选择迁移规律模糊不清的元素,因整体迁入
(
富集
)
或迁出
(
亏损
)
元素对识别构造蚀变带至关重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3.1
还包括有以下两种情况:步骤
3.1.1
:构造蚀变带不活动组分初步判别:当某些组分能在
Isocon
投图拟合成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时,那么这些组分就是不活动组分,该直线则被称为
Isocon
线,组分投影点距离
Isocon
线的距离则反映该组分迁入

迁出的程度,位于
Isocon
线上方的组分则在热液蚀变过程中迁入富集,而位于
Isocon
线下方的元素组分则迁出亏损,这样则可完成构造蚀变样不活动组分的初步判别;步骤
3.1.2
:在
Isocon
图解初步判别不活动组分类别的基础之上,利用这些不活动组分与
Zr(
公认的不活动元素
)
做双变量图解,并依据数据离散程度最终确定本地区的最佳不活动组分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花岗岩地区隐伏含铀构造蚀变带识别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3.2
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步骤:
步骤
3.2.1
:利用
Isocon
图解,筛选构造蚀变带内迁入
(
富集
)
元素种类;步骤
3.2.2
:利用
Isocon
图解,筛选构造蚀变带内迁出
(
亏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刘斌丁卫撑王家跃王兴明李俊林坤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二九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