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监测数据展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234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海量监测数据展示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量监测数据展示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量监测数据展示方法

平台

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光纤光栅传感是一种基于反射光波长信息的光纤传感技术,为短距离定点式测量,在此项技术中,光为载体,光纤为媒介,光栅为信号感知的部位

光栅是一种存在于光纤纤芯内的周期性折射率调制,光纤光栅是利用光纤中的光敏性制成的,为一种特殊的光栅

光纤呈线性布设在现场,光纤上刻制了光纤光栅,每个光纤光栅在光纤上的位置为定位数据,通过光纤光栅能获取相应物理量的监测数据

[0003]根据现场进行建模,得到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上确定每个光纤光栅,使得光纤光栅与现场一一对应

假设光纤总长1千米,在得知光纤
339.5m
处光纤光栅的监测数据后,就可以通过三维模型锁定
339.5m
处光纤光栅在现场的位置

[0004]光纤光栅在光纤上通常是按照分米级间隔分布的,非常密集

对于每个光纤光栅,采集的监测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通常会很短,最高可以达到毫秒级,一般也是秒级或分钟级

[0005]光纤往往是千米级的监测长度,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光纤光栅的优越性和低成本性,因此,一条光纤上的光纤光栅是非常多的,相应的,在一段时间内采集到的监测数据数量会非常庞大,数据展示界面难以同时展示,而且如果在数据展示界面展示数据太多,会破坏数据展示界面的美观,如果数据展示太少,则无法体现光纤光栅海量监测数据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数据展示界面难以同时展示海量监测数据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量监测数据展示方法,包括:
[0007]按时间序列采集被监测区域光纤上若干测点的监测数据;
[0008]对所述若干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抽稀;
[0009]将抽稀后的监测数据进行横向展示和纵向展示;
[0010]其中,所述横向展示为基于时间序列中的时间点,并沿所述光纤上各测点的间距序列将抽稀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展示;所述纵向展示为将光纤上某一测点的抽稀后的监测数据按时间序列进行展示

[0011]优选的,所述时间序列中的时间点为采集时刻;所述抽稀包括横向抽稀和
/
或纵向抽希;
[0012]所述横向抽稀为对同一采集时刻采集的整条光纤上若干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抽稀;
[0013]所述纵向抽稀为对不同采集时刻采集的同一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抽稀

[0014]优选的,所述纵向抽稀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等距间隔法

最近邻抽稀法

均值抽稀法

极值抽稀法和随机法采集时刻

[0016]优选的,所述横向抽稀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关键点法

等距间隔法

最近邻抽稀法

均值抽稀法

极值抽稀法

权值抽稀法和随机法

[0018]优选的,所述间距序列为将测点按其距离光纤起始点的远近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0019]优选的,将所述抽稀后的监测数据进行横向展示和纵向展示包括:
[0020]将抽稀后的监测数据

抽稀后的监测数据对应的采集时刻或者时间周期

抽稀后的监测数据对应的测点的定位数据或者距离数据结合构建数据对;
[0021]以抽稀后的监测数据为纵坐标

以定位数据或者距离数据为横坐标构建二维坐标系,将与同一采集时刻或者同一时间周期对应的所述数据对以相同的可视化图形在二维坐标系中进行横向展示,与不同采集时刻或者不同时间周期对应的所述数据对以不同的可视化图形在二维坐标系中进行纵向展示,并标注出每一种不同的可视化图形代表的采集时刻或者时间周期;
[0022]其中,所述定位数据为测点到光纤起始点的距离;将光纤划分为多段,所述距离数据为每段光纤上的所有测点的定位数据的均值;所述时间周期为包括多个所述采集时刻的时间段

[0023]优选的,所述将抽稀后的监测数据进行横向展示和纵向展示之后,还包括:
[0024]将相同的第一可视化图形连线,在二维坐标系中生成多条曲线

[0025]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6]将预先构建的三维模型与所述二维坐标系中的可视化图形关联,使得触发所述可视化图形时,三维模型上的测点进行高亮显示

[0027]优选的,所述三维模型的构建包括:
[0028]对被监测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得到初始三维模型;
[0029]根据光纤在被监测区域的实际布设情况,将符合预设位置条件的测点作为定位点;
[0030]获取定位点在被监测区域中的地理位置,根据定位点的地理位置和相邻测点之间的间隔在初始三维模型中确定各测点,得到三维模型;
[0031]其中,相邻测点之间的间隔相同

[0032]优选的,所述预设位置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
[0033]为整条光纤中第一个测点;
[0034]为整条光纤中最后一个测点;
[0035]处于整条光纤中拐点位置的测点

[0036]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7]增设时间轴,在所述时间轴上设置多个日期,每个日期均为包含多个采集时刻或者采集周期的时间段;
[0038]在所述时间轴上的日期被触发后,在所述二维坐标系中展示所述日期对应的所有可视化图形

[0039]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40]增设播放按钮,在所述播放按钮被触发后,采用滚动播放的方式在所述二维坐标系中依次展示可视化图形

[0041]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平台,包括:
[0042]解调仪,用于按时间序列采集被监测区域光纤上若干测点的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0043]服务器,用于对所述若干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抽稀,并将抽稀后的监测数据和控制信号发送至显示器;
[0044]显示器,用于基于控制信号将抽稀后的监测数据进行横向展示和纵向展示;
[0045]其中,所述横向展示为基于时间序列中的时间点,并沿所述光纤上各测点的间距序列将抽稀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展示;所述纵向展示为将光纤上某一测点的抽稀后的监测数据按时间序列进行展示

[0046]优选的,所述时间序列中的时间点为采集时刻;所述抽稀包括横向抽稀和
/
或纵向抽希;所述服务器具体用于:
[0047]对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海量监测数据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按时间序列采集被监测区域光纤上若干测点的监测数据;对所述若干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抽稀;将抽稀后的监测数据进行横向展示和纵向展示;其中,所述横向展示为基于时间序列中的时间点,并沿所述光纤上各测点的间距序列将抽稀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展示;所述纵向展示为将光纤上某一测点的抽稀后的监测数据按时间序列进行展示
。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序列中的时间点为采集时刻;所述抽稀包括横向抽稀和
/
或纵向抽希;所述横向抽稀为对同一采集时刻采集的整条光纤上若干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抽稀;所述纵向抽稀为对不同采集时刻采集的同一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抽稀
。3.
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抽稀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等距间隔法

最近邻抽稀法

均值抽稀法

极值抽稀法和随机法采集时刻
。4.
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抽稀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关键点法

等距间隔法

最近邻抽稀法

均值抽稀法

极值抽稀法

权值抽稀法和随机法
。5.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序列为将测点按其距离光纤起始点的远近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6.
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抽稀后的监测数据进行横向展示和纵向展示包括:将抽稀后的监测数据

抽稀后的监测数据对应的采集时刻或者时间周期

抽稀后的监测数据对应的测点的定位数据或者距离数据结合构建数据对;以抽稀后的监测数据为纵坐标

以定位数据或者距离数据为横坐标构建二维坐标系,将与同一采集时刻或者同一时间周期对应的所述数据对以相同的可视化图形在二维坐标系中进行横向展示,与不同采集时刻或者不同时间周期对应的所述数据对以不同的可视化图形在二维坐标系中进行纵向展示,并标注出每一种不同的可视化图形代表的采集时刻或者时间周期;其中,所述定位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赵斌滨桂蕾孔小昂王生杰李秋阳杨韬辉金必晶郭宝瑞杨知刘彬姬昆鹏马志青王晓峰张永胜孙德志王磊郭培恒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