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千斤顶定位辅助装置及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千斤顶定位辅助装置及定位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现浇箱梁基本使用预应力结构,其过程中需要通过千斤顶张拉钢绞线,目前传统满堂支架箱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法是在箱梁支架搭设时纵向多搭设几排支架作为张拉操作平台,采用钢管搭设悬挂千斤顶支架,支架千斤顶通过手拉葫芦悬挂于支架操作平台及通过手拉葫芦调整千斤顶位置以达到施工要求
。
[0003]对于传统施工方法,因箱梁张拉端作业空间小,人员处在高处临空面进行作业,张拉施工较为困难且危险,同时对于不同位置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需不断人工进行调整千斤顶位置,且存在因千斤顶与钢绞线轴线不平行而导致张拉时锚垫板损坏的问题,后续处理极为繁琐且安全隐患较大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目前现浇箱梁张拉端作业空间小
、
临空面处预应力张拉施工较困难等问题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千斤顶定位辅助装置及定位方法 >。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千斤顶定位辅助装置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导轨
(1)
,钢导轨
(1)
通过预埋螺栓
(2)
与螺母
(3)
组合固定在现浇箱梁
(4)
顶部;滑动机构
(5)
,所述滑动机构
(5)
滑动设置在两组所述钢导轨
(1)
之间,所述滑动机构
(5)
适于沿两组所述钢导轨
(1)
左右滑动;升降机构
(6)
,所述升降机构
(6)
竖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
(5)
上,所述升降机构
(6)
适于沿所述滑动机构
(5)
前后滑动;旋转机构
(7)
,所述旋转机构
(7)
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
(6)
底部,所述旋转机构
(7)
用于安装千斤顶并适于千斤顶调节角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定位辅助装置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
(5)
包括介于两条所述钢导轨
(1)
之间的板车
(51)
,呈两组镜像转动设置在所述板车
(51)
两侧的若干转轴
(52)
,设置在若干所述转轴
(52)
上的若干车轮
(53)
;若干所述车轮
(53)
呈两列设置在两条所述钢导轨
(1)
上;所述钢导轨
(1)
内腔设置为横向凸字形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定位辅助装置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
(5)
还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板车
(51)
上的贯穿槽
(54)
,设置在所述贯穿槽
(54)
一侧的第一矩形槽
(55)
,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槽
(55)
内的升降块
(56)
,设置在所述贯穿槽
(54)
一侧的
L
槽
(57)
,设置在所述升降块
(56)
上的第一支撑槽
(58)
,滑动设置在所述
L
槽
(57)
的第一支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槽
(58)
的第二支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的连接杆
(59)
;第一矩形槽
(55)
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转轴
(52)
的转孔;滑动所述连接杆
(59)
,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分别能够沿所述
L
槽
(57)
和所述第一支撑槽
(58)
横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块能够沿所述
L
槽
(57)
竖向滑动后带动所述升降块
(56)
下降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定位辅助装置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
(56)
下端设置有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槽
(593)
;所述等腰梯形槽
(593)
与所述转孔
(71)
竖向中线共线;所述升降块
(56)
能够带动所述等腰梯形槽
(593)
下抵所述转轴
(52)。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千斤顶定位辅助装置及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
(5)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板车
(51)
上的纵向钢梁
(594)
,设置在所述纵向钢梁
(594)
上的钢立柱
(595)
,设置在所述钢立柱
(595)
顶端的钢导梁
(596)
,设置在所述钢导梁
(596)
和所述板车
(51)
之间的斜向钢梁
(597)
,设置在所述斜向钢梁
(597)
上的斜槽
(598)
,以及设置在所述钢导梁
(596)
上的活动孔
(599)
;所述斜槽
(598)
壁分别能够贴合所述纵向钢梁
(594)
两侧和所述钢立柱
(595)
两侧;所述升降机构
(6)
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孔
(599)。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千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程书文,李文祥,罗添,王波,李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