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环境温湿度调节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在生产制造完成时,通常需要不断地进行发动机试验,以验证其各项性能指标;这一系列的试验均依赖与发动机进气口相匹配的温湿度才能保障准确性,甚至在一些专门针对发动机进气口温湿度的调节的试验时,还需要模拟一些高温高湿等极端温湿度环境来验证发动机的性能或不良反应,因此对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变化调整准确度要求较高;然而,目前传统的温湿度调节设备无法精准地控制发动机进气口的温湿度,调节准确度较低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
[0005]主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用于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
[0006]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设置于主体内并通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发动机进气口的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用于与所述发动机进气口连接;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设置于所述主体内并通过风道与所述进风口连接;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设置于所述主体内并通过所述风道与所述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和所述出风口连接;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内侧,用于测量来自所述进风口的空气得到第一温度和第一湿度;第二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和所述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之间的所述风道中,用于测量来自所述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空气得到第二温度和第二湿度;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
、
所述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
、
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方式输出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方式包括将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一湿度代入预设的温湿度控制模型中得到的所述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第一投入比,以及将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二湿度代入所述温湿度控制模型中得到的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的第二投入比;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投入比指示所述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动作,并根据所述第二投入比指示所述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动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包括:第一温湿度调节设备,设置于所述风道中靠近所述进风口位置;分流处理结构,包括并行设置的除湿模组和进风通道,用于使得由所述风道来自所述第一温湿度调节设备的空气根据需要进入所述除湿模组
、
或进入所述进风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包括:喷淋设备,设置于所述风道中靠近所述出风口位置;第二温湿度调节设备,设置于所述喷淋设备与所述分流处理结构之间的所述风道中;第一加热器,设置于所述风道中的所述第二温湿度调节设备与所述喷淋设备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机,通过所述风道连接于所述第一温湿度调节模组和所述第二温湿度调节模组之间,用于调节所述风道内空气的流速;风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分流处理结构与所述第一温湿度调节设备之间,用于测量所述风道内空气的流速;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送风机和所述风量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风量传感器测量的空气的流速,控制所述送风机的投入比
。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秋保,赵岳,杨宇欣,徐恒信,吴思顺,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