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207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安全带是为了在车辆碰撞时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避免车辆碰撞时乘员与方向盘及仪表板等发生二次碰撞或避免碰撞时冲出车外导致死伤的安全装置

传统的安全带装置固定在车辆
B
柱,高度无法调节,乘客安全带佩戴的舒适程度与乘客身高强相关,身高较矮的乘客佩戴安全带时,安全带位置位于乘客脖颈处,当发生急刹车等突发情况下,可能瞬间勒住乘客脖颈,增加乘客乘坐风险,身高较高的乘客佩戴安全带时,安全带位置位于乘客腹部,当发生急刹车等突发情况下,可能对乘客腹部内器官造成损害,增加乘客乘坐风险

[0003]目前,有些车辆内部安装了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可以对安全带高度进行调节,但是,现有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均需用户手动调节安全带高度,可能需要多次调节,操作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均需用户手动调节安全带高度,可能需要多次调节,操作比较繁琐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应用于车载监控系统,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包括:
[0006]获取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覆盖座舱内的所有座位;
[0007]对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进行目标识别,确定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
[0008]根据车辆内座舱的图像和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识别车辆内的各个乘坐人是否佩戴安全带;
[0009]确定各个佩戴安全带的乘坐人的安全带的高度与对应乘坐人是否匹配;
[0010]对于每个高度与对应乘坐人不匹配的安全带,生成该安全带对应的调节信号,并将该安全带对应的调节信号发送至座舱域控制器,该安全带对应的调节信号用于指示座舱域控制器对该安全带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使该安全带的高度与对应乘坐人匹配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进行目标识别,确定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包括:
[0012]将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
YOLO
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第一座舱图像;第一座舱图像中已用检测框框选出车辆内的乘坐人;
[0013]基于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去除第一座舱图像中的冗余检测框,得到第二座舱图像;
[0014]根据第二座舱图像,得到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YOLO
神经网络模型包括
24
层卷积层
、4
层池化层以及2层全连接层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车辆内座舱的图像和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识别车辆内的各个乘坐人是否佩戴安全带,包括:
[0017]根据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对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进行切割,得到各个乘坐人的安全带佩戴区域图像;
[0018]将各个乘坐人的安全带佩戴区域图像依次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安全带佩戴识别模型中,确定各个乘坐人是否佩戴安全带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全带佩戴识别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卷积层

第一池化层

第一
dropout


第二卷积层

第二池化层

双向长短时记忆层

第二
dropout


第一全连接层和第二全连接层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各个佩戴安全带的乘坐人的安全带的高度与对应乘坐人是否匹配,包括:
[0021]获取各个佩戴安全带的乘坐人的安全带佩戴区域图像;
[0022]将各个佩戴安全带的乘坐人的安全带佩戴区域图像依次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安全带高度匹配模型中,确定各个佩戴安全带的乘坐人的安全带的高度与对应乘坐人是否匹配

[002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应用于车载监控系统,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
[0024]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覆盖座舱内的所有座位;
[0025]目标识别模块,用于对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进行目标识别,确定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
[0026]安全带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车辆内座舱的图像和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识别车辆内的各个乘坐人是否佩戴安全带;
[0027]匹配模块,用于确定各个佩戴安全带的乘坐人的安全带的高度与对应乘坐人是否匹配;
[0028]调节模块,用于对于每个高度与对应乘坐人不匹配的安全带,生成该安全带对应的调节信号,并将该安全带对应的调节信号发送至座舱域控制器,该安全带对应的调节信号用于指示座舱域控制器对该安全带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使该安全带的高度与对应乘坐人匹配

[002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监控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

[0030]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第三方面所述的车载监控系统

座舱域控制器

安全带高度调节器和安全带;
[0031]座舱域控制器分别与车载监控系统和安全带高度调节器连接,安全带高度调节器还与安全带连接

[0032]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的步骤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及相关装置,通过识别车辆内的各个乘坐人是否佩戴安全带,并确定各个佩戴安全带的乘坐人的安全带的高度与对应乘坐人是否匹配,对于每个高度与对应乘坐人不匹配的安全带,生成该安全带对应的调节信号,并将该安全带对应的调节信号发送至座舱域控制器,从而使座舱域控制器对该安全带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使该安全带的高度与对应乘坐人匹配,能够实现安全带高度的自动调节,使各个乘坐人的安全带高度与自身匹配,无需乘坐人手动调节,能够提高乘坐人乘车便利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载监控系统,所述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内座舱的图像,所述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覆盖座舱内的所有座位;对所述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进行目标识别,确定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根据所述车辆内座舱的图像和所述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识别车辆内的各个乘坐人是否佩戴安全带;确定各个佩戴安全带的乘坐人的安全带的高度与对应乘坐人是否匹配;对于每个高度与对应乘坐人不匹配的安全带,生成该安全带对应的调节信号,并将该安全带对应的调节信号发送至座舱域控制器,该安全带对应的调节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座舱域控制器对该安全带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使该安全带的高度与对应乘坐人匹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进行目标识别,确定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包括:将所述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
YOLO
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第一座舱图像;所述第一座舱图像中已用检测框框选出车辆内的乘坐人;基于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去除所述第一座舱图像中的冗余检测框,得到第二座舱图像;根据所述第二座舱图像,得到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YOLO
神经网络模型包括
24
层卷积层
、4
层池化层以及2层全连接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内座舱的图像和所述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识别车辆内的各个乘坐人是否佩戴安全带,包括:根据所述车辆内的乘坐人员信息,对所述车辆内座舱的图像进行切割,得到各个乘坐人的安全带佩戴区域图像;将各个乘坐人的安全带佩戴区域图像依次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安全带佩戴识别模型中,确定各个乘坐人是否佩戴安全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佩戴识别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卷积层

第一池化层

第一
dropout


第二卷积层

第二池化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万千叶茹冰韩苹黄旆颉毅陈现岭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