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互联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2059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工业互联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元宇宙平台及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生产平台构建
,具体是基于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的元宇宙平台及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



物料

环境

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而对于广义上的安全生产来说,对产品的质量的把控也属于安全生产;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

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

数字化过程,在元宇宙中,需要对内容生产

经济系统

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

[0003]专利申请公开号为
CN115796602A
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包括风险管理单元

后台管理单元和用户操作单元;风险管理单元用于新增

编辑

删除

查看

搜索

导入

导出风险分析对象

风险分析事件

风险管控措施的信息;后台管理单元用于维护和管理安全生产过程管控的数据信息;用户操作单元用于用户进行相关操作进入或退出综合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研发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安全生产的管理系统,本系统包括风险管理单元

后台管理单元和用户操作单元,能够融合各种安全

设备

人员等各类基础数据,实现操作控制智能化,风险预警精准化

危险作业无人化

运维辅助远程化,使得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更加可预测

可管控

[0004]而在现在技术的提升下,很多生产制造场地中都采用全自动一体化的产线,即全程由机器自动运行并处理,但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不稳定因素,对此时加工的产品会造成一加工质量影响,但由于单个生产设备所造成的质量影响为可控的,但当生产产品在最终的质量检测时,其产品质量并不高,严重时产品质量可能检测为不合格,对生产制造商的经济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的元宇宙平台及构建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基于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的元宇宙平台,包括:原始信息处理端,先获取到生产设备的原始误差和差度精度,同时对生产节点设置节点重要值,将生产节点中的差度精度与原始误差进行相加后再进行相乘,得到生产节点的生产影响值,之后原始信息处理端将生产影响值传输至产品误差仿真端;设备误差捕捉端,用于对生产节点的实际误差值进行计算,对采集时间
T
内的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处理,得到能源影响值,同时对生产设备采用中心监测设备进行监控并处理,得到偏移距离,将能源影响值与偏移距离进行结合处理,得到生产节点的实
际误差值,之后设备误差捕捉端将实际误差值传输至产品误差仿真端;产品误差仿真端,用于构建仿真模型,并将生产影响值与实际误差值作为输入值,传入仿真模型中运算,得到预计误差分值,之后产品误差仿真端将预计误差分值传输至信息预警端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生产节点的生产影响值的获取方法为:
S1
:获取到生产设备的原始误差
YWi

i=1、2、3、
……
、I
表示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中存在
I
个生产设备,原始误差指生产设备在起始运行时的误差;
S2
:将每个生产节点设置节点重要值
JDj

j=1、2、
……
、J
,表示存在
J
个生产节点,其中节点重要值
JDj
为阈值,且节点重要值总和为1;
S3
:提取每个生产产品中的标准误差,标准误差指与所设定的标准值相比,能偏移的最大数值,将此标准误差作为对应的生产设备的差度精度
CDi

S4
:采用公式得到每个生产节点的生产影响值
YXj
,其中
a

an
属于
i
,表示生产节点
j
中包括生产设备
a、a1、
……
、an

b
表示生产节点
j
中生产设备的数量,当生产节点
j
中生产设备数量为1时,此时
a=an
,表示固定系数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一个生产节点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生产设备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实际误差值的计算过程为:
ST1
:设置采集时间
T
,以生产设备接收到启动信号时开始计时,对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其中运行状态包括在采集时间
T
内生产设备的能源监控值,能源监控值指生产设备的动力能源在对生产设备进行供能时,对能源实时采集的数据值;
ST2
:将采集时间进行均匀划分,得到若干份区间时间,将区间时间与实时的能源监控值进行对应,得到能源实际值
Bm

m=1、2、3、
……
、M
,表示将采集时间划分成
M
份;
ST3
:采用公式得到能源波动值
BDc

c=1、2、3、
……
、c1
,表示存在
c1
个间隔采集时间
T

Ba
表示第
c
个采集时间
T
中能源实际值的均值,之后采用公式得到每个生产设备的能源影响值
NYci
,其中
Xi
为阈值;
ST4
:然后通过中心监测设备对生产设备中的偏移距离
PYci
进行识别;
ST5
:采用得到在第
c
次采集时间
T
下,生产节点
j
的实际误差值
WXcj
,和均为权值系数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偏移距离的获取方法为:虚拟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基于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的元宇宙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始信息处理端,先获取到生产设备的原始误差和差度精度,同时对生产节点设置节点重要值,将生产节点中的差度精度与原始误差进行相加后再进行相乘,得到生产节点的生产影响值,之后原始信息处理端将生产影响值传输至产品误差仿真端;设备误差捕捉端,用于对生产节点的实际误差值进行计算,对采集时间
T
内的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处理,得到能源影响值,同时对生产设备采用中心监测设备进行监控并处理,得到偏移距离,将能源影响值与偏移距离进行结合处理,得到生产节点的实际误差值,之后设备误差捕捉端将实际误差值传输至产品误差仿真端;产品误差仿真端,用于构建仿真模型,并将生产影响值与实际误差值作为输入值,传入仿真模型中运算,得到预计误差分值,之后产品误差仿真端将预计误差分值传输至信息预警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的元宇宙平台,其特征在于,生产节点的生产影响值的获取方法为:
S1
:获取到生产设备的原始误差
YWi

i=1、2、3、
……
、I
表示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中存在
I
个生产设备,原始误差指生产设备在起始运行时的误差;
S2
:将每个生产节点设置节点重要值
JDj

j=1、2、
……
、J
,表示存在
J
个生产节点,其中节点重要值
JDj
为阈值,且节点重要值总和为1;
S3
:提取每个生产产品中的标准误差,标准误差指与所设定的标准值相比,能偏移的最大数值,将此标准误差作为对应的生产设备的差度精度
CDi

S4
:采用公式得到每个生产节点的生产影响值
YXj
,其中
a

an
属于
i
,表示生产节点
j
中包括生产设备
a、a1、
……
、an

b
表示生产节点
j
中生产设备的数量,当生产节点
j
中生产设备数量为1时,此时
a=an
,表示固定系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的元宇宙平台,其特征在于,一个生产节点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生产设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的元宇宙平台,其特征在于,实际误差值的计算过程为:
ST1
:设置采集时间
T
,以生产设备接收到启动信号时开始计时,对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其中运行状态包括在采集时间
T
内生产设备的能源监控值,能源监控值指生产设备的动力能源在对生产设备进行供能时,对能源实时采集的数据值;
ST2
:将采集时间进行均匀划分,得到若干份区间时间,将区间时间与实时的能源监控值进行对应,得到能源实际值
Bm

m=1、2、3、
……
、M
,表示将采集时间划分成
M
份;
ST3
:采用公式得到能源波动值
BDc

c=1、2、3、
……
、c1
,表示存在
c1
个间隔采集时间
T

Ba
表示第
c
个采集时间
T
中能源实际值的均值,之后采用公式得到每个生产设备的能源影响值
NYci
,其中
Xi
为阈值;
ST4
:然后通过中心监测设备对生产设备中的偏移距离
PYci
进行识别;
ST5
:采用得到在第
c
次采集时间
T
下,生产节点
j
的实际误差值
WXcj
,和均为权值系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的元宇宙平台,其特征在于,偏移距离的获取方法为:虚拟场景交互端中根据生产设备的原始设置程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黄嵩衍胡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腾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