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2049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范围内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运行信息,以及目标消防泵组的位置信息,运行信息包括使用状态和位置信息,目标消防泵组为待搬运的消防泵组;根据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使用状态和位置信息,以及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运行信息,从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中确定出目标运输装置;通过目标运输装置搬运目标消防泵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泵组运输装置调度
,特别是一种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消防泵组用于消防工作中提供动力,其中消防泵组的功率决定了消防水管喷射水流效率,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消防泵分为多种,其中柴油机消防泵应用于一级消防单位中

[0003]在消防泵组实际应用过程中,环境复杂,消防情势急迫,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有限,会存在有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处于空闲状态,但是有的消防泵组处于等待运输的状态,不能很好的协调调度,导致调度时间增多,不能适用于复杂的应用场景,同时,柴油机消防泵组体积较大,且底部结构较为固定,在转移使用过程中不便于灵活对消防泵组进行转移定位,同时设备配备较长水管导致泵组在移动搬运过程中产生的晃荡易使得较长水管松散,影响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其能够实现对目标范围内所有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灵活调度,减少调度时间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其包括获取目标范围内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运行信息,以及目标消防泵组的位置信息,运行信息包括使用状态和位置信息,目标消防泵组为待搬运的消防泵组;
[0007]根据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使用状态和位置信息,以及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运行信息,从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中确定出目标运输装置;
[0008]通过目标运输装置搬运目标消防泵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根据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使用状态和位置信息,从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中确定出目标运输装置,包括:
[0010]根据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使用状态,从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中,确定出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的运输装置作为候选运输装置;
[0011]根据候选运输装置的位置信息和目标消防泵组的位置信息,从候选运输装置中确定出目标运输装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根据候选运输装置的位置信息和目标消防泵组的位置信息,从候选运输装置中确定出目标运输装置,包括:
[0013]根据候选运输装置的位置信息和目标消防泵组的位置信息,计算每个候选运输装
置与目标消防泵组之间的距离;
[0014]确定最短距离对应的候选运输装置为目标运输装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通过目标运输装置搬运目标消防泵组之后,方法包括:
[0016]将目标运输装置的使用状态调整为调用状态;
[0017]在目标消防泵组运输到目标位置之后,方法包括:
[0018]将目标运输装置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空闲状态
。。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在目标消防泵组的数量大于所有处于空闲状态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数量的情况下,获取目标消防泵组提出搬运需求的时间戳,按照时间戳的先后顺序调用处于空闲状态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针对每一次目标消防泵组的搬运,通过对应的计时器对目标运输装置的搬运次数进行计数;
[0021]在目标运输装置的搬运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目标运输装置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待检修状态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将目标运输装置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待检修状态之后,方法还包括:
[0023]针对目标范围,确定出当前处于待检修状态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数量;
[0024]在目标范围中处于待检修状态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数量达到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统一对目标范围中的所有处于待检修状态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进行检修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消防泵组运输装置包括移动单元,以及设置于移动单元上的消防泵组本体和水管收纳单元;
[0026]移动单元包括车底板

对称设置于车底板两侧的车轮

用于控制两个车轮启停的第一控制组件,以及与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的第二控制组件;
[0027]消防泵组本体和水管收纳单元设置于车底板上表面;
[0028]水管收纳单元包括用于放置消防泵组的配套水管的水管盘

用于固定水管盘的第一夹持组件

用于夹持配套水管的第二夹持组件,以及连接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的传动带;
[0029]水管盘包括绕管轴,以及固定套设于绕管轴上的两个夹盘;
[0030]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对绕管轴的一端进行夹持,第二控制组件用于控制第二夹持组件的夹放状态的切换;
[0031]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框架

穿设于第一固定框架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

穿设于第一固定框架的第三侧面且均与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垂直设置的推动杆

与推动杆一端连接的调节件

与推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山形块

穿设于第一固定框架的第四侧面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

一端与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的第一横杆

与第一横杆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压板

一端与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的第二横杆,以及与第二横杆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压板;
[0032]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分别设于两个车轮的相背的两侧且与车轮相对设置;
[0033]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的一端相对设置,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车轮垂直相对,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之间设有间隙,推动杆的另一端设有挤压部,挤压部的
横截面沿推动杆的端面至杆体方向递减,挤压部的头部插设于间隙内;
[0034]山形块的一侧包括水平段和垂直设置于水平段上的三个凸起段,中间的凸起段插设于间隙中并于推动杆的挤压部固定连接,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的上分别设有与两侧的凸起段适配的第一凹槽;
[0035]第一连接杆固定设置于第一压杆上,第一横杆与第一连接杆相对于第二连接杆的侧面垂直连接,第一压板与第二连接杆对应侧的车轮相对设置,第二连接杆固定设置于第二压杆上,第二横杆与第二连接杆相对于第一连接杆的侧面垂直连接,第二压板与第一连接杆对应侧的车轮相对设置;
[0036]调节件包括第一底面套设于推动杆一端呈中空设置的圆柱筒

穿设于圆柱筒的第二底面且能够沿着圆柱筒内侧壁滑动的按压柱

连接按压柱位于圆柱筒内部的端面和第一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范围内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的运行信息,以及目标消防泵组的位置信息,所述运行信息包括使用状态和位置信息,所述目标消防泵组为待搬运的消防泵组;根据所述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的使用状态和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的运行信息,从所述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中确定出目标运输装置;通过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搬运所述目标消防泵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的使用状态和位置信息,从所述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中确定出目标运输装置,包括:根据所述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的使用状态,从所述所有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中,确定出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的运输装置作为候选运输装置;根据所述候选运输装置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消防泵组的位置信息,从所述候选运输装置中确定出目标运输装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候选运输装置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消防泵组的位置信息,从所述候选运输装置中确定出目标运输装置,包括:根据所述候选运输装置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消防泵组的位置信息,计算每个所述候选运输装置与所述目标消防泵组之间的距离;确定最短距离对应的所述候选运输装置为所述目标运输装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搬运所述目标消防泵组之后,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使用状态调整为调用状态;在所述目标消防泵组运输到目标位置之后,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空闲状态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消防泵组的数量大于所有处于空闲状态的所述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的数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消防泵组提出搬运需求的时间戳,按照所述时间戳的先后顺序调用所述处于空闲状态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一次所述目标消防泵组的搬运,通过对应的计时器对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搬运次数进行计数;在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搬运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待检修状态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待检修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针对所述目标范围,确定出当前处于待检修状态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的数量;在所述目标范围中处于待检修状态的所述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的数量达到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统一对所述目标范围中的所有处于待检修状态的所述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进行检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防泵组运输装置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泵组运输装置
(M)
包括移动单元
(100)
,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单元
(100)
上的消防泵组本体
(200)
和水管收纳单元
(300)
;所述移动单元
(100)
包括车底板
(101)、
对称设置于所述车底板
(101)
两侧的车轮
(102)、
用于控制两个所述车轮
(102)
启停的第一控制组件
(103)
,以及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
(103)
连接的第二控制组件
(104)
;所述消防泵组本体
(200)
和所述水管收纳单元
(300)
设置于所述车底板
(101)
上表面;所述水管收纳单元
(300)
包括用于放置所述消防泵组的配套水管的水管盘
(301)、
用于固定所述水管盘
(301)
的第一夹持组件
(302)、
用于夹持配套水管的第二夹持组件
(303)
,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组件
(302)
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
(303)
的传动带
(304)
;所述水管盘
(301)
包括绕管轴
(301a)
,以及固定套设于所述绕管轴
(301a)
上的两个夹盘
(301b)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
(302)
用于对所述绕管轴
(301a)
的一端进行夹持,所述第二控制组件
(104)
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
(303)
的夹放状态的切换;所述第一控制组件
(103)
包括第一固定框架
(203)(103a)、
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
(203)(103a)
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第一压杆
(103b)
与第二压杆
(103c)、
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
(203)(103a)
的第三侧面且均与所述第一压杆
(103b)
与所述第二压杆
(103c)
垂直设置的推动杆
(103d)、
与所述推动杆
(103d)
一端连接的调节件
(103e)、
与所述推动杆
(103d)
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山形块
(103f)、
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
(203)(103a)
的第四侧面的第一连接杆
(103g)
与第二连接杆
(103h)、
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
(103g)
一端连接的第一横杆
(103i)、
与所述第一横杆
(103i)
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压板
(103j)、
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
(103h)
一端连接的第二横杆
(103k)
,以及与所述第二横杆
(103k)
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压板
(103l)
;所述第一压板
(103j)
与所述第二压板
(103l)
分别设于两个所述车轮
(102)
的相背的两侧且与所述车轮
(102)
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压杆
(103b)
与所述第二压杆
(103c)
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压杆
(103b)
与所述第二压杆
(103c)
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车轮
(102)
垂直相对,所述第一压杆
(103b)
与所述第二压杆
(103c)
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推动杆
(103d)
的另一端设有挤压部
(103d

1)
,所述挤压部
(103d

1)
的横截面沿所述推动杆
(103d)
的端面至杆体方向递减,所述挤压部
(103d

1)
的头部插设于间隙内;所述山形块
(103f)
的一侧包括水平段和垂直设置于所述水平段上的三个凸起段,中间的凸起段插设于间隙中并于所述推动杆
(103d)
的挤压部
(103d

1)
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杆
(103b)
与所述第二压杆
(103c)
的上分别设有与两侧的凸起段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
(103g)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杆
(103b)
上,所述第一横杆
(103i)
与所述第一连接杆
(103g)
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杆
(103h)
的侧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压板
(103j)
与所述第二连接杆
(103h)
对应侧的车轮
(102)
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
(103h)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杆
(103c)
上,所述第二横杆
(103k)
与所述第二连接杆
(103h)
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杆
(103g)
的侧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压板
(103l)
与所述第一连接杆
(103g)
对应侧的车轮
(102)
相对设置;
所述调节件
(103e)
包括第一底面套设于所述推动杆
(103d)
一端呈中空设置的圆柱筒
(103e

1)、
穿设于所述圆柱筒
(103e

1)
的第二底面且能够沿着所述圆柱筒
(103e

1)
内侧壁滑动的按压柱
(103e

2)、
连接所述按压柱
(103e

2)
位于所述圆柱筒
(103e

1)
内部的端面和所述第一底面内壁的第一弹簧
(103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培煌姜航官正清马洋张国栋吴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电邵武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