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90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织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织物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具有单向透过特性的双侧非对称表面结构由于两侧表面的润湿性差异,具有液滴的单向透过性质,以此类结构为基础制作的织物可以实现液滴的单向透过且具有高效的驱动效率,作用于人体皮肤时,可以把产生的汗液单向输送到织物的外侧,成为了功能性衣物制作及特殊润湿性织物领域关注的重点

这种具有液滴单向透过特性的表面结构大多通过把多层润湿性不同的材料经热压

纺丝

喷涂等方式复合而成,或是通过不对称化学修饰来制备

[0003]然而目前此类织物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两类问题:一是功能性表面容易受到外界油性液体的污染,在受到污染后难以去除污染;二是输送到外侧的汗液容易堆积,导致汗液的单向透过功能变弱且织物变重

这些问题使得具有单向透过性能的织物在实际使用中表现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目的是可以抗油污,易挥发消散外侧汗液

[0005]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

织物清洗后烘干;
[0008]步骤二

将导热性颗粒和紫外反射性微纳颗粒附着到织物纤维表面上;
[0009]步骤三

织物依次通过聚电解质的层层自组装

浸涂

刮涂

沉积和交联聚合方法对织物进行改性,使织物具有油污自清洁的特殊润湿性;
[0010]步骤四

织物通过刮涂

固化和喷涂的方法在织物的的一面施加疏水涂层

[0011]优选的,所述织物为白色或着色的棉织物

丝绸或腈纶

[0012]优选的,导热性颗粒为氮化硼颗粒

氮化硅颗粒或氧化锌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的,所述导热性颗粒的颗粒直径为1‑2μ
m。
[0014]优选的,紫外反射性微纳颗粒为纳米氧化铝

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优选的,所述紫外反射性微纳颗粒的颗粒直径为
30

60nm。
[0016]优选的,织物改性处理为超疏油
/
超亲水

疏油
/
亲水或亲油
/
超亲水中的一种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附着采用浸泡沉积的方法

[0018]优选的,聚电解质为短氟碳链含氟表面活性剂溶液

短氟碳链氟化季铵盐溶液

聚多巴胺和聚丙烯酸钠的溶液

或纳米二氧化硅和多巴胺盐酸盐的溶液

[0019]优选的,刮涂

固化方法采用使用固化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喷涂方法采用纳米纤维素喝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0020]本专利技术一种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0021](1)
具有油污自清洁性能,即使在不使用洗涤剂等活性剂的条件下,落在其表面上的油滴可以轻易被水冲洗掉

[0022](2)
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功能,防紫外线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GB/T18830

2009
,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
40
,日光紫外线透射率小于5%

[0023](3)
并且散热降温良好的性能,从皮肤表面输送到织物外侧的汗液更容易挥发消散,这使得织物不会因为汗液堆积而降低汗液输送效率以及变重,相比于现有的其他商用织物,散热更快,效率更高,可以减轻使用者在夏季因炎热所产生的不适感,也可以让使用者在运动后快速降温

[0024](4)
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水洗性,绿色环保无公害

使用
Taber
摩擦磨损试验机在
10kg
负载下摩擦
3000
个循环后依然保持原有功能;耐水洗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GB/T 28895

2012
,抗油性在洗涤前
≥7
级,经
30
次洗涤后
≥5


本专利技术织物符合国家标准
GB18401

2010 B
类,可以与皮肤直接接触,环保无害

[0025]具有广泛且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兼具主动排汗与防辐射致热和油污自清洁特性的持久干爽织物实施例1正面的电镜
SEM
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背面的电镜
SEM
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截面的电镜
SEM
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背面能够透过汗液情况下的汗液单向输送效果图一;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背面能够透过汗液情况下的汗液单向输送效果图二;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正面不能透过汗液情况下的汗液单向输送效果图一;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正面不能透过汗液情况下的汗液单向输送效果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一种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实施例1,包括以下步骤:
[0034]步骤一:将棉织物浸泡在乙醇或丙酮的溶液,或乙醇和丙酮混合溶液中并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对其超声波震荡清洗
10
分钟,然后将其放入空气循环干燥箱内
80℃
烘干;
[0035]步骤二:织物浸泡在含有导热性颗粒和紫外反射性微纳颗粒的溶液中,如导热性颗粒溶液采用氮化硼颗粒和
α

氰基丙烯酸乙酯的丙酮溶液中;紫外反射性微纳颗粒溶液为纳米氧化铝;其中纳米氧化铝的浓度为
8g/L
,其中氮化硼颗粒的浓度为
12g/L

α

氰基丙烯酸乙酯的浓度为
5g/L
,然后超声波震荡
10
分钟后再将其烘干,以使将导热性颗粒和紫外反射性微纳颗粒附着到织物纤维表面上;
[0036]步骤三:织物浸泡在正硅酸乙酯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与没食子酸的水溶液的1:1混合溶液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

织物清洗后烘干;步骤二

将导热性颗粒和紫外反射性微纳颗粒附着到织物纤维表面上;步骤三

织物依次通过聚电解质的层层自组装

浸涂

刮涂

沉积和交联聚合方法对织物进行改性,使织物具有油污自清洁的特殊润湿性;步骤四

织物通过刮涂

固化和喷涂的方法在织物的的一面施加疏水涂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织物为白色或着色的棉织物

丝绸或腈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导热性颗粒为氮化硼颗粒

氮化硅颗粒或氧化锌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导热性颗粒的颗粒直径为1‑2μ
m。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排汗和防热与油污自清洁的织物的制备方法,紫外反射性微纳颗粒为纳米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斐然罗一帆王帅潘昀路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