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随机散斑照明优化的计算关联成像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关联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散斑照明优化的光学计算关联成像方法及系统,可解决随机散斑照明计算关联成像单次成像采样率高的问题
。
技术介绍
[0002]使用空间光调制器进行光场调制的计算关联成像体系相较于传统的使用随机相位板调制光场的关联成像系统,在光场调制方式方面更加灵活,研究人员可通过控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调制光场的自主设计
。
[0003]当前计算关联成像系统中,传统方式产生的随机散斑场随机性不足,相邻光场的相似性较高,使得空间光调制器所实现的随机散斑照明关联成像单次成像采样率较高,影响当前关联成像向高成像速率发展的进程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散斑照明优化的计算关联成像方法及系统
。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随机散斑照明计算关联成像系统相比,产生的随机散斑照明光场更加均匀,成像质量与采样数据量曲线收敛速度更快,可在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随机散斑照明优化的计算关联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发射端,使用固定波长的种子脉冲光源生成脉冲光,并照射到空间光调制器上;步骤2,生成与目标最小尺寸相近并且经过优化的随机散斑照明矩阵;步骤3,使用优化的随机散斑照明矩阵控制空间光调制器,生成优化的随机散斑照明光场;步骤4,发射天线将优化的随机散斑照明光场照射到目标表面;步骤5,在接收端,接收天线接收目标发射的光场,并使用相应的探测器测量回波光场总光强;步骤6,经过多次优化随机散斑照明光场照明
、
回波光场探测之后,将收集到的数据使用图像重构算法进行重构,得到目标的二维图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随机散斑照明优化的计算关联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方式为:步骤
201
,产生一组随机散斑照明矩阵,该组随机散斑照明矩阵的横向相干长度
L
为目标最小尺寸的
70
%~
130
%;步骤
202
,对每一个随机散斑照明矩阵分别进行一次横向循环移位和一次纵向循环移位,每次移位时均随机生成一个移位步长
S
,
1≤S<L
,得到一组优化的随机散斑照明矩阵
。3.
一种基于随机散斑照明优化的计算关联成像系统,包括发射端
、
接收端和信号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包括光源模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时伦,马树泉,刘旭超,李华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