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通信模组的随机离散搜网及优化驻网效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蜂窝通信模组的随机离散搜网及优化驻网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产品应用的种类日益增多。越来越多应用蜂窝模组的终端设备产品被开发和创造。常用的设计方案是MCU和蜂窝模组通过串口连接,MCU主要作用是处理应用产品的业务功能,同时处理AT指令流程,通过串口发送AT指令控制蜂窝模组连接网络,连接服务器,然后进行业务功能。对于在部署大量蜂窝模组终端设备的环境下,如果设备同时上电会导致网络信道堵塞,存在设备入网困难,驻网效率低等问题。
[0003]如中国专利CN115243247A,公开日2022年10月25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搜网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获取电子设备的第一用户识别卡的参考工作频段,该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卡和第二用户识别卡,且支持基于第一用户识别卡和第二用户识别卡的双卡双通功能;获取双通频段集合,双通频段集合包含至少一个双通频段组;若在双通频段集合中查询到包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通信模组的随机离散搜网及优化驻网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关闭蜂窝模组的射频功能;S2:获取蜂窝模组的IMEI号,设定离散因子M
n
,计算随机离散延时时间T
n
;S3:根据计算所得的随机离散延时时间进行延时;S4:延时结束后,开启蜂窝模组的射频功能,蜂窝模组进行搜网;S5:搜网成功后,蜂窝模组接入运营商网络,完成驻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通信模组的随机离散搜网及优化驻网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S21:获取蜂窝模组的IMEI号,取IMEI号的后八位,得到设备的随机数NIMEI,设定初始离散因子M1,设定离散时间范围的最小值整数MminS22:T
n
为随机离散延时时间,将离散因子M
n
减去离散时间范围的最小值整数Mmin得到离散范围值;将设备的随机数NIMEI除以离散范围值取余数得随机值;随机值加上离散时间范围的最小值整数Mmin,获得随机离散延时时间T
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蜂窝通信模组的随机离散搜网及优化驻网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S41:经过T1时长的延时后,打开蜂窝模组的射频功能,执行第一轮搜网,如果在T3时长内搜网成功,则蜂窝模组搜网结束;如果搜网不成功,则关闭蜂窝模组射频功能,清除蜂窝模组的先验频点;S42:经过T2时长的延时后,打开蜂窝模组的射频功能,执行第二轮搜网,如果在T3时长内搜网成功,则蜂窝模组搜网结束;如果搜网不成功,则重复执行第n轮搜网,直至蜂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良辉,曾星星,林定益,王天宇,赵烈昌,李先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利尔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