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缺陷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86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焊接缺陷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焊接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缺陷检测方法

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动力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由于顶盖和铝壳的材料成分不同,以及设备焊接激光器的发散性影响,电芯顶盖焊接会出现一定量的缺陷

出于对生产良率

出货率与电芯安全性的考虑,对顶盖焊接焊缝的检测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环

[0003]相关技术中,利用直接定位缺陷位置并输出结果,实现对焊缝缺陷的检测,误判率较高

[0004]上述的陈述仅用于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焊接缺陷检测方法

装置和存储介质,能够减少焊缝缺陷检测的误判率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焊接缺陷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电池顶盖与壳体焊接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包括结构信息;对第一图像中焊缝区域进行检测,得到焊缝区域以及非焊缝区域;根据焊缝区域以及非焊缝区域,确认电池顶盖与壳体之间的焊缝的多个检测区域;以及在焊缝的多个检测区域中至少一个检测区域的预设属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情况下,确定焊缝存在缺陷

[0007]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对图像进行区域进行划分,明确感兴趣的焊缝区域以及非焊缝区域,进而对焊缝结构进行细化,得到多个检测区域,便于针对每个检测区域的缺陷进行独立判断,在至少一个检测区域的预设属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情况下,确定焊缝存在缺陷,通过区域分析和规格卡控,能够在实现焊缝缺陷有效拦截情况下,降低焊缝缺陷的误判率,提高检测准确性,进而提升电池良品率以及出货量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焊缝区域以及非焊缝区域,确认电池顶盖与壳体之间的焊缝的多个检测区域,包括:确定焊缝区域在焊道宽度方向的有效宽度和中心宽度;以及根据有效宽度,确定焊缝区域沿焊道宽度方向,向非焊缝区域进行拓展的第一预定距离和第二预定距离;基于第一预定距离

第二预定距离和中心宽度,对焊缝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检测区域

通过对焊缝区域进行划分,便于后续针对每个区域的缺陷进行独立判断,提高焊缝缺陷识别准确性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焊缝区域在焊道宽度方向的有效宽度包括:确定焊缝区域在焊道宽度方向的第一边缘位置和第二边缘位置;以及根据第二边缘位置和第一边缘位置的差值,得到焊缝区域在焊道宽度方向的有效宽度

通过对焊缝区域的有效宽度的确定,便于实现焊缝结构的划分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检测区域包括上顶盖焊缝区,中心焊道区和侧顶盖焊缝区,
中心焊道区沿焊道宽度方向上位于上顶盖焊缝区和侧顶盖焊缝区之间,其中,得到多个检测区域包括:根据焊缝区域在焊道宽度方向上的第一边缘位置和第二边缘位置

以及有效宽度

中心宽度,确定中心焊道区在焊道宽度方向上的第三边缘位置和第四边缘位置;将第一边缘位置沿焊道宽度方向,向远离中心焊道区方向的非焊缝区域拓展第一预定距离,得到上顶盖焊缝区在焊道宽度方向上的第五边缘位置,其中,第三边缘位置为上顶盖焊缝区在焊道宽度方向上靠近中心焊道区的边缘位置;以及将第二边缘位置沿焊道宽度方向,向远离中心焊道区方向的非焊缝区域拓展第二预定距离,得到侧顶盖焊缝区在焊道宽度方向上的第六边缘位置,其中,第四边缘位置为侧顶盖焊缝区在焊道宽度方向上靠近中心焊道区的边缘位置

将焊缝划分为上顶盖焊缝区,中心焊道区和侧顶盖焊缝区,有利于产线针对不同的焊缝区域,制定独立的缺陷度量标准,从而减少焊缝缺陷误判率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中心焊道区在焊道宽度方向上的第三边缘位置和第四边缘位置包括:将第一边缘位置向第二边缘位置移动第三预定距离,得到第三边缘位置,其中,第三预定距离为有效宽度与中心宽度的差值的二分之一;以及将第二边缘位置向第一边缘位置移动第三预定距离,得到第四边缘位置

识别中心焊道区域,并确定中心焊道区域的边缘位置,能够提升焊缝划分的准确性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检测区域还包括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其中,第一检测区沿焊道延伸方向,位于上顶盖焊缝区

中心焊道区和侧顶盖焊缝区的第一侧,第二检测区沿焊道延伸方向,位于上顶盖焊缝区

中心焊道区和侧顶盖焊缝区的第二侧

由于焊缝具有弯曲度,从而识别焊缝的
R
角区域,便于对
R
角区域的缺陷进行独立判断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得到多个检测区域还包括:将焊缝区域在焊道延伸方向上的第七边缘位置,向靠近上顶盖焊缝区

中心焊道区和侧顶盖焊缝区的方向延伸第四预定距离,得到第一检测区的第八边缘位置,其中,第七边缘位置为第一检测区的远离上顶盖焊缝区

中心焊道区和侧顶盖焊缝区的方向的边缘位置

通过识别第一检测区的边缘位置,从而提升焊缝划分的准确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得到多个检测区域还包括:将焊缝区域在焊道延伸方向上的第九边缘位置,向靠近上顶盖焊缝区

中心焊道区和侧顶盖焊缝区的方向延伸第五预定距离,得到第二检测区的第十边缘位置,其中,第九边缘位置为第二检测区的远离上顶盖焊缝区

中心焊道区和侧顶盖焊缝区的方向的边缘位置

通过识别第二检测区的边缘位置,从而提升焊缝划分的准确性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图像,得到包含检测目标的至少一个第一检测框,其中,第一检测框带有类别;根据至少一个第一检测框,得到待识别检测框;根据待识别检测框在焊缝的位置,确定待识别检测框对应的检测区域;确定待识别检测框中的检测目标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其中,在焊缝的多个检测区域中至少一个检测区域的预设属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情况下,确定焊缝存在缺陷,包括:在至少一个检测区域的至少一个待识别检测框的检测目标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大于或等于检测目标所在待识别检测框所属类别和检测区域对应的测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焊缝存在缺陷

通过定位检测框,并确定每个检测框所在的检测区域,便于对每个检测框内的目标,按照所在检测区域的标准进行检测,从而识别出该目标是否为缺陷,进而确定焊缝是否存在缺陷,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待识别检测框在焊缝的位置,确定待识别检测框对应的
检测区域之前,获取电池顶盖与壳体焊接的第二图像,其中,第二图像包括亮度信息;根据第二图像,得到包含检测目标的至少一个第二检测框,其中,第二检测框带有类别,其中,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焊接缺陷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电池顶盖与壳体焊接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结构信息;对所述第一图像中焊缝区域进行检测,得到焊缝区域以及非焊缝区域;确定所述焊缝区域在焊道宽度方向的有效宽度和中心宽度;根据所述有效宽度,确定所述焊缝区域沿所述焊道宽度方向,向所述非焊缝区域进行拓展的第一预定距离和第二预定距离;基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

所述第二预定距离和所述中心宽度,对所述电池顶盖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焊缝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检测区域;以及在所述焊缝的多个检测区域中至少一个检测区域的预设属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情况下,确定所述焊缝存在缺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缺陷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焊缝区域在所述焊道宽度方向的有效宽度包括:确定所述焊缝区域在所述焊道宽度方向的第一边缘位置和第二边缘位置;以及根据所述第二边缘位置和所述第一边缘位置的差值,得到所述焊缝区域在所述焊道宽度方向的有效宽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缺陷检测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检测区域包括上顶盖焊缝区,中心焊道区和侧顶盖焊缝区,所述中心焊道区沿所述焊道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上顶盖焊缝区和所述侧顶盖焊缝区之间,其中,所述得到多个检测区域包括:根据所述焊缝区域在所述焊道宽度方向上的第一边缘位置和第二边缘位置

以及所述有效宽度

所述中心宽度,确定所述中心焊道区在所述焊道宽度方向上的第三边缘位置和第四边缘位置;将所述第一边缘位置沿所述焊道宽度方向,向远离所述中心焊道区方向的非焊缝区域拓展所述第一预定距离,得到所述上顶盖焊缝区在所述焊道宽度方向上的第五边缘位置,其中,所述第三边缘位置为所述上顶盖焊缝区在所述焊道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中心焊道区的边缘位置;以及将所述第二边缘位置沿所述焊道宽度方向,向远离所述中心焊道区方向的非焊缝区域拓展所述第二预定距离,得到所述侧顶盖焊缝区在所述焊道宽度方向上的第六边缘位置,其中,所述第四边缘位置为所述侧顶盖焊缝区在所述焊道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中心焊道区的边缘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缺陷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中心焊道区在所述焊道宽度方向上的第三边缘位置和第四边缘位置包括:将所述第一边缘位置向所述第二边缘位置移动第三预定距离,得到所述第三边缘位置,其中,所述第三预定距离为所述有效宽度与所述中心宽度的差值的二分之一;以及将所述第二边缘位置向所述第一边缘位置移动所述第三预定距离,得到所述第四边缘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缺陷检测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检测区域还包括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区沿焊道延伸方向,位于所述上顶盖焊缝区

所述中心焊道区和所述侧顶盖焊缝区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检测区沿所述焊道延伸方向,位于所述上顶盖焊缝区

所述中心焊道区和所述侧顶盖焊缝区的第二侧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缺陷检测方法,其中,所述得到多个检测区域还包括:将所述焊缝区域在所述焊道延伸方向上的第七边缘位置,向靠近所述上顶盖焊缝区

所述中心焊道区和所述侧顶盖焊缝区的方向延伸第四预定距离,得到所述第一检测区的第八边缘位置,其中,所述第七边缘位置为所述第一检测区的远离所述上顶盖焊缝区

所述中心焊道区和所述侧顶盖焊缝区的方向的边缘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缺陷检测方法,其中,所述得到多个检测区域还包括:将所述焊缝区域在焊道延伸方向上的第九边缘位置,向靠近所述上顶盖焊缝区

所述中心焊道区和所述侧顶盖焊缝区的方向延伸第五预定距离,得到所述第二检测区的第十边缘位置,其中,所述第九边缘位置为所述第二检测区的远离所述上顶盖焊缝区

所述中心焊道区和所述侧顶盖焊缝区的方向的边缘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焊接缺陷检测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得到包含检测目标的至少一个第一检测框,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框带有类别;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检测框,得到待识别检测框;根据所述待识别检测框在所述焊缝的位置,确定所述待识别检测框对应的检测区域;确定所述待识别检测框中的所述检测目标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在所述焊缝的多个检测区域中至少一个检测区域的预设属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情况下,确定所述焊缝存在缺陷,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区域的至少一个待识别检测框的所述检测目标的至少一个属性信息,大于或等于所述检测目标所在待识别检测框所属类别和检测区域对应的测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焊缝存在缺陷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接缺陷检测方法,还包括:在根据所述待识别检测框在所述焊缝的位置,确定所述待识别检测框对应的检测区域之前,获取所述电池顶盖与所述壳体焊接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包括亮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得到包含所述检测目标的至少一个第二检测框,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框带有类别,其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检测框,得到所述待识别检测框,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东禄马林孟鹏飞曹泽榕陈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