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交叉软土超大基坑共建逆作开挖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45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交叉软土超大基坑共建逆作开挖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利用永久的浅区地下室结构代替临时支护结构,无需临时支撑和小坑分期地连墙,有效节约材料,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交叉软土超大基坑共建逆作开挖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地铁交叉软土超大基坑共建逆作开挖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坑工程施工的总体方案主要分为顺作法和逆作法,顺作法是放坡开挖或形成支护结构后垂直开挖,利用内支撑和围护结构实现基坑变形控制;逆作法是地下室结构随着基坑由地面向下开挖而由上往下逐层施工,利用地下室外墙作为围护结构,梁板作为水平支撑

[0003]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枢纽的功能也更加的多样化,出现了机场航站楼和地铁交叉共建,基坑面积
50
万平方级超大基坑工程,该类工程各区域功能不同,基坑的深度也不同,形成了航站楼基坑深度较浅和地铁较深的超大型多级台阶式基坑

[0004]在软土地区中,土体存在明显的流变性和蠕变性,即基坑开挖之后一直存在变形

对于深度较大的基坑,若采用顺作法,需要沿基坑深度方向设置多道临时水平对撑传递基坑外侧土体和地下水带来的水平侧压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地铁交叉软土超大基坑共建逆作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浅区地下连续墙

浅区地下室结构

立柱桩

深区地下连续墙

超深区地下连续墙

内支撑

转换结构以及液压油缸,所述基坑分为浅区

深区以及超深区,所述深区与超深区分别为长条形,所述深区与超深区呈十字交叉设置于基坑的中部,所述浅区的数量是四个,四个浅区位于基坑的四角,基坑的四周设置浅区地下连续墙,深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深区地下连续墙,超深区的两侧分别设置超深区地下连续墙,所述浅区以浅区地下室结构作为支护结构,所述浅区地下室结构包括浅区地下室外墙

浅区地下室结构柱

浅区底板以及浅区地下室梁板,所述浅区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同时兼做浅区地下室外墙,在每个浅区地下室结构柱的位置施工一根立柱桩,所述立柱桩作为浅区地下室梁板的支承基础,所述立柱桩由钢柱插入工程桩形成,工程桩的顶为浅区底板,钢柱的顶为首层浅区地下室梁板,在各浅区地下室梁板标高处,相邻浅区的对应的立柱桩之间设置用于水平传力的转换结构,所述转换结构位于浅区的端部,转换结构与相邻的立柱桩之间设有液压油缸,所述浅区地下室梁板的侧面设有用于设置对应液压油缸的地下室梁加腋,液压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形成伺服系统,在深区地下连续墙之间以及超深区地下连续墙之间分别施工两道以上内支撑作为水平传力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交叉软土超大基坑共建逆作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结构采用混凝土桁架,所述混凝土桁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横梁

若干纵梁以及若干斜撑,所述若干纵梁与所述横梁相垂直且均水平设置,所述若干纵梁沿着横梁的轴向等间距设置,相邻的纵梁之间设置一根斜撑,转换结构中远离基坑边缘的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立柱桩之间设有液压油缸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交叉软土超大基坑共建逆作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结构位于浅区的两端,浅区地下连续墙兼做位于浅区的靠近基坑边缘的端部的转换结构的一根横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交叉软土超大基坑共建逆作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结构位于浅区的靠近基坑边缘的端部,浅区地下连续墙兼做该转换结构的一根横梁
。5.
一种地铁交叉软土超大基坑共建逆作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
1~4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铁交叉软土超大基坑共建逆作开挖支护结构,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浅区地下连续墙和立柱桩施工;步骤2,浅区地下室结构以及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陈佳茹高淼彭晨鑫宁海涛曹君陆歆童一倡陈祺张星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