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阻烟隔热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141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防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阻烟隔热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由挡板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阻烟隔热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防灾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隧道中用于阻烟隔热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细长建筑,一般只有两端与外界相连,而火灾的情况下,短时间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毒气,逐渐弥漫整个隧道,若洞内人员
(
驾驶员

乘客及行人等
)
不能在短时间内逃离隧道,可能引起中毒

缺氧窒息,极大危害行车安全和生命安全,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烟雾快速扩散,保证隧道火灾情况下的人员安全逃离

[0003]目前隧道火灾阻烟装置主要是采用防火帘,火灾情况下对发生火灾的位置区域进行完全封闭,能够起到阻烟隔热的作用,但存在一定的不足:隧道发生火灾后容易迅速聚集大量烟雾,隧道内的监控受到影响,不能有效的确定是否火灾附近还存在行人和车辆,等到开启防火帘将直接封闭隧道车辆行人无法进出,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防火卷帘笨重,使用时可能出现卡帘现象;防火帘悬挂在隧道顶部,隧道运营期间随时会出现掉落风险,威胁正常行车安全;防火帘安装在隧道上部区域,对隧道运营期纵向通风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隧道现有防火装置存在的开启时机无法有效确定

设备卡顿无法及时开启

设备掉落影响行车安全

设备阻碍运营通风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阻烟隔热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能够在隧道正常运营条件下关闭,火灾情况下开启;并配合水幕进一步阻烟与隔热,增加人员逃离时间,提高人员生还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阻烟隔热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包括挡板系统

水幕系统

排水系统和控制系统;
[0007]所述挡板系统包括在隧道上部水平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与隧道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竖向连接杆;所述隔板之上的隧道断面设置有烟雾挡板,且所述烟雾挡板垂直于所述隔板;所述烟雾挡板分为多个烟雾挡板单元,每个所述烟雾挡板单元均配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与旋转电动机连接,顶部通过隧道顶面的预留孔进行轴向固定;所述旋转电动机与自动控制中心连接,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所述旋转电动机进行
90
°
旋转,从而带动所述转轴和各个所述烟雾挡板单元同步转动;所述旋转电动机控制所述烟雾挡板单元旋转至垂直于隧道长度方向时,所述烟雾挡板为开启状态且横向封闭隧道上部空间,用于阻挡隧道顶部的烟气蔓延;所述旋转电动机控制所述烟雾挡板单元旋转至平行于隧道长度方向时,所述烟雾挡板为关闭且纵向打开隧道上部空间,用于减少风流阻力;
[0008]所述水幕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隔板底面的水幕喷头,多个所述水幕喷头间隔布置并且均与环向输水管连通;所述环向输水管沿所述隔板和隧道边墙横向布置,并且与纵向
输水管连通;所述纵向输水管沿隧道拱脚处纵向布置,并且接入供水系统;所述水幕系统的开启与关闭通过所述自动控制中心进行控制,所述自动控制中心开启所述水幕系统时,水流依次通过所述纵向输水管和所述环向输水管进入所述水幕喷头喷出,行成水幕阻挡烟气和热量;
[0009]所述隔板下方的路面设置有两道沿隧道横向延伸的集水沟,所述集水沟用于收集所述水幕喷头的喷淋水;
[0010]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竖向连接杆上部的烟雾报警器,所述烟雾报警器与所述自动控制中心和远程监控中心分别信号连接;隧道出现火灾后,所述烟雾报警器发起警报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远程监控中心和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所述烟雾挡板和所述水幕喷头开启;火灾发生一段时间后需进行排烟通风时,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所述烟雾挡板和所述水幕喷头关闭

[0011]进一步地,所述隔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并通过增设钢筋与衬砌结构进行连接固定

[0012]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对所述烟雾挡板和所述旋转电动机进行支撑

[0013]进一步地,各个所述烟雾挡板单元之间的分界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隔板所在平面

[0014]进一步地,所述烟雾挡板由两边到中间分为对称的两个第一烟雾挡板单元

对称的两个第二烟雾挡板单元

对称的两个第三烟雾挡板单元;所述第一烟雾挡板单元

所述第二烟雾挡板单元

所述第三烟雾挡板单元的转轴均设置在各个所述烟雾挡板单元更靠近于所述竖向连接杆的一侧

[0015]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沟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内部过水空间,且所述集水沟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小型凹槽,所述小型凹槽与所述内部过水空间不直接连通;所述集水沟的表面还等间距均匀分布有多个开孔,所述开孔均将所述小型凹槽与所述内部过水空间相连通

[0016]进一步地,除了所述隔板下方的两道所述集水沟,沿隧道长度方向还间隔布置有其他的所述集水沟

[0017]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沟接入隧道路面边沟

[0018]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控制中心设置在隧道一侧边墙内的预留洞室,所述远程监控中心设置在隧道洞外

[0019]进一步地,其沿隧道长度方向以一定间隔布置,将隧道分为多个防火区进行处置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通过巧妙结构设计,能够在隧道正常运营条件关闭

火灾情况下开启,当烟雾弥漫到隧道顶部会触发火灾烟雾报警器报警,并将信息传播到远程监控中心和自动控制中心,使烟雾挡板和水幕喷头开启形成隔离层,减缓烟气蔓延和热量传递,给火灾初期人员逃生创造有利条件;而火灾发生一段时间后需进行排烟通风时,控制中心控制烟雾挡板和水幕喷头关闭,预留出空间减少排烟阻力

可见,本专利技术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在正常运营期间不影响纵向通风,可按需要进行开启和关闭;并且采用远程遥控控制和人为手动控制,简单便捷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通过隧道顶部的隔板进行支撑,相比于悬吊方式结构更稳定,减少运营期掉落危险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的主视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中隔板结构连接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中转轴连接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中烟雾挡板开启的主视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中烟雾挡板开启的俯视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中烟雾挡板关闭的主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阻烟隔热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系统

水幕系统

排水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挡板系统包括在隧道上部水平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与隧道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竖向连接杆;所述隔板之上的隧道断面设置有烟雾挡板,且所述烟雾挡板垂直于所述隔板;所述烟雾挡板分为多个烟雾挡板单元,每个所述烟雾挡板单元均配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与旋转电动机连接,顶部通过隧道顶面的预留孔进行轴向固定;所述旋转电动机与自动控制中心连接,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所述旋转电动机进行
90
°
旋转,从而带动所述转轴和各个所述烟雾挡板单元同步转动;所述旋转电动机控制所述烟雾挡板单元旋转至垂直于隧道长度方向时,所述烟雾挡板为开启状态且横向封闭隧道上部空间,用于阻挡隧道顶部的烟气蔓延;所述旋转电动机控制所述烟雾挡板单元旋转至平行于隧道长度方向时,所述烟雾挡板为关闭且纵向打开隧道上部空间,用于减少风流阻力;所述水幕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隔板底面的水幕喷头,多个所述水幕喷头间隔布置并且均与环向输水管连通;所述环向输水管沿所述隔板和隧道边墙横向布置,并且与纵向输水管连通;所述纵向输水管沿隧道拱脚处纵向布置,并且接入供水系统;所述水幕系统的开启与关闭通过所述自动控制中心进行控制,所述自动控制中心开启所述水幕系统时,水流依次通过所述纵向输水管和所述环向输水管进入所述水幕喷头喷出,行成水幕阻挡烟气和热量;所述隔板下方的路面设置有两道沿隧道横向延伸的集水沟,所述集水沟用于收集所述水幕喷头的喷淋水;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竖向连接杆上部的烟雾报警器,所述烟雾报警器与所述自动控制中心和远程监控中心分别信号连接;隧道出现火灾后,所述烟雾报警器发起警报并将信息传输至所述远程监控中心和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所述烟雾挡板和所述水幕喷头开启;火灾发生一段时间后需进行排烟通风时,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所述烟雾挡板和所述水幕喷头关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阻烟隔热的隧道水幕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伟王艳宁郑少华乔建刚唐颖苏航王荣鑫徐锐刘永恒陶少峰董刚王文欣戴少雄杨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