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29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计算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算设备、节点及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
[0001]本申请要求于
2022
年6月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2210647366.2、
申请名称为“计算设备及基于相变浸没式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硬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设备及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3]随着计算设备朝着大功率

高集成度

超大规模化方向发展,高性能芯片和集成电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些高热流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是计算设备热负荷的最主要来源

以数据中心服务器为例,常规的空气冷却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为了保证数据中心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液体冷却技术的研发设计已经成为数据中心系统设计的重点环节,尤其是浸没式液体冷却技术,以其优异的散热能力备受行业关注

[0004]根据液冷工质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部件,包括具有内腔的本体,所述调节部件的本体可在其内腔侧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使其内腔的容纳空间相应改变;储液部件,所述储液部件的内腔与所述调节部件的内腔连通,所述储液部件包括通汽口和通液口,所述通汽口和所述通液口分别用于与浸没式液冷系统的设备机箱连通,以建立所述储液部件与所述设备机箱之间的汽路连通和液路连通关系;冷凝部件,设置在所述储液部件的内腔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填充物,至少置于所述调节部件的未形变扩容的内腔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填充物还置于所述冷凝部件上方的储液部件的内腔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汽口和所述通液口位于所述储液部件一端侧,以分别通过管路与浸没式液冷系统的设备机箱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的本体形变为单一维度形变,或者为多维度形变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部件的冷凝盘管位于所述储液部件的内腔上部区域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设置在所述储液部件的上方,所述调节部件的底部开口与所述储液部件的顶部开口密封固定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配置为:可基于所述液路连通关系将设备机箱内的液态工质抽回至所述储液部件,且可基于所述液路连通关系将液态工质自所述储液部件泵送至设备机箱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包括补液泵和排液泵,所述液路连通关系包括第一液路连通关系和第二液路连通关系,其中,所述排液泵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液路连通关系将液态工质自所述储液部件泵送至各设备机箱,所述补液泵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液路连通关系将液态工质自设备机箱抽回至所述储液部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部件外侧的补液泵开关,所述补液泵开关用于手动操作控制所述补液泵的启停
。11.
根据权利要求8至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液态工质自所述储液部件泵送至设备机箱的泵送量,根据相应所述设备机箱内的液态工质液位进行控制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相变浸没液冷系统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件还包括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入口,且分别与所述冷凝盘管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红姚希栋郭豪文吴曦蕾杨佳亮庄园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