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206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CT影像的穿刺路线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穿刺路线规划
,具体为基于
CT
影像的穿刺路线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CT
检查是现代一种较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CT
检查一般包括平扫
CT、
增强
CT
扫描和脑池造影
CT

CT
检查完成后会产生对应的
CT
影像

[0003]专利申请号为
CN115153670A
的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引导的自动定位穿刺系统及方法,基于超声引导的自动定位穿刺系统包括超声探头

固定架

控制单元

穿刺单元,其中,所述超声探头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用于获取超声图像;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超声图像,规划至少一条穿刺路线,并根据反向阻力,确定反映穿刺目标性质的数据曲线;所述穿刺单元用于实现所述至少一条穿刺路线,并在穿刺过程中获取并向所述控制单元反馈所述反向阻力

本专利技术基于实时超声引导,结合自动化方案和影像引导技术实现的自动化穿刺方案,从而提供更优的穿刺引导路线规划,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损伤发生概率

[0004]CT
影像产生后,一般需要根据
CT
影像确定对应的穿刺规划路线,一般由对应的路线规划模型进行执行,随后,医护人员再从若干个穿刺规划路线内,选定一组穿刺路线作为最优路线,此种选取方式,并未将不同路线之间的转折情况考虑在内,也未将不同路线的危险系数考虑在内,导致其路线的全面性不够,并不能达到较好的路线规划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
CT
影像的穿刺路线规划方法,解决了并未将不同路线之间的转折情况考虑在内,也未将不同路线的危险系数考虑在内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
CT
影像的穿刺路线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
确认
CT
影像,并从
CT
影像内锁定结构区以及穿刺区,将
CT
影像内存在实景的区域进行标定,确定结构区,随后排除结构区锁定穿刺区,具体方式为:
[0008]S11、

CT
影像内存在实体的区域进行确认,并将其实体区域标定为结构区,随后,从若干组结构区内,确定待穿刺对象,并进行标定;
[0009]S12、
再由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将
CT
影像内重要血管进行标定,同时将其标定为结构区;
[0010]S13、

CT
影像内不属于结构区的区域标定为穿刺区,并对结构区以及穿刺区进行不同颜色进行标识,便于后续进行区分;
[0011]S2、
采用路线规划模型,对
CT
影像内所存在的穿刺区进行路线规划,生成对应穿刺区的穿刺路线,且穿刺区存在多组,穿刺路线也存在多组,其中路线规划模型为预设的人工智能模型;
[0012]S3、
对不同穿刺区的穿刺路线进行初分析,确认不同穿刺路线的转折次数,根据转
折次数的多少,对穿刺路线进行初提取,锁定待管理穿刺路线集合,具体方式为:
[0013]S31、
对每组不同穿刺路线转折点位进行确认,优先对穿刺路线内不同线段之间的斜率进行确定,并将每组不同线段之间的斜率标定为
X
i
,其中
i
代表不同的线段,其中斜率=对应线段纵向坐标差
÷
对应线段横向坐标差,且每组不同线段均为直线,其中
i

1、2、
……
、n

[0014]S32、
采用
CZ
k

|X
j

X
j+1
|,
其中
j∈n
,且
1≤j≤n
‑1,得到相邻线段之间斜率的差值
CZ
k
,其中
k
代表不同的数值,分析所产生的差值
CZ
k
是否满足:
CZ
k

Y1
,其中
Y1
为预设值,若满足此条件,代表此差值
CZ
k
存在超标情况,其转折趋势过大,将两个线段之间的点位标定为转折点,随后,对此穿刺路线后续所产生的若干个转折点进行一一确认;
[0015]S33、
对不同穿刺路线内所产生的转折点个数进行标记,拟定为
GS
t
,其中
t
代表不同的穿刺路线,从若干组不同的
GS
t
内,按照数值从小至大的方式,对穿刺路线进行依次排序,当数值相同时,则进行随机排列,生成待管理穿刺路线集合;
[0016]S4、
对待管理穿刺路线集合内前五组路线进行分析,锁定对应路线的弯折度以及危险参数,再从此五组路线内选定最优路线,具体方式为:
[0017]S41、
对穿刺路线内所出现的转折点进行确定,随后将此转折点前端线段标定为初始线段,将后端线段标定为弯折线段,其中前端线段以及后端线段由穿刺路线的走向进行判定;
[0018]S42、
将初始线段进行左右延伸生成延伸线,随后,确认弯折线段的另一处端点并标定为待处理端点,其中原始端点与初始线段相交,待处理端点与后续的线段相交,构建待处理端点与延伸线之间的垂线,并确定此垂线的距离值,将其标定为
JL
,再确定此弯折线段的总长度,并将其标定为
CL

[0019]S43、
采用
SinAq

JL
÷
CL
得到延伸线与弯折线段之间的夹角
Aq
,其中
q
代表不同的夹角,再从本穿刺路线内所产生的若干个夹角
Aq
内选定最大值,并将其标定为
Aqmax
,随后,再从不同穿刺路线所产生的不同的
Aqmax
内,选定最小值,将最小值所对应的穿刺路线标定为最优路线;
[0020]S5、
对最优路线与不同结构区之间的距离参数进行分析,判定此最优路线所能产生的危险系数,若危险系数过高,则重新选取穿刺路线,若危险系数不存在问题,则直接展示此最优路线即可;具体方式为:
[0021]S51、
对不同结构区的边缘轮廓进行确认,锁定此结构区的边缘轮廓曲线,再以边缘轮廓曲线进行范围扩散确定扩散区域,其扩散距离值为
R1
,其中
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基于
CT
影像的穿刺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确认
CT
影像,并从
CT
影像内锁定结构区以及穿刺区,将
CT
影像内存在实景的区域进行标定,确定结构区,随后排除结构区锁定穿刺区;
S2、
采用路线规划模型,对
CT
影像内所存在的穿刺区进行路线规划,生成对应穿刺区的穿刺路线,且穿刺区存在多组,穿刺路线也存在多组,其中路线规划模型为预设的人工智能模型;
S3、
对不同穿刺区的穿刺路线进行初分析,确认不同穿刺路线的转折次数,根据转折次数的多少,对穿刺路线进行初提取,锁定待管理穿刺路线集合;
S4、
对待管理穿刺路线集合内前五组路线进行分析,锁定对应路线的弯折度以及危险参数,再从此五组路线内选定最优路线;
S5、
对最优路线与不同结构区之间的距离参数进行分析,判定此最优路线所能产生的危险系数,若危险系数过高,则重新选取穿刺路线,若危险系数不存在问题,则直接展示此最优路线即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CT
影像的穿刺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锁定穿刺区的具体方式为:
S11、

CT
影像内存在实体的区域进行确认,并将其实体区域标定为结构区,随后,从若干组结构区内,确定待穿刺对象,并进行标定;
S12、
再由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将
CT
影像内重要血管进行标定,同时将其标定为结构区;
S13、

CT
影像内不属于结构区的区域标定为穿刺区,并对结构区以及穿刺区进行不同颜色进行标识,便于后续进行区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CT
影像的穿刺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3
中,锁定待管理穿刺路线集合的具体方式为:
S31、
对每组不同穿刺路线转折点位进行确认,优先对穿刺路线内不同线段之间的斜率进行确定,并将每组不同线段之间的斜率标定为
X
i
,其中
i
代表不同的线段,其中斜率=对应线段纵向坐标差
÷
对应线段横向坐标差,且每组不同线段均为直线,其中
i

1、2、
……
、n

S32、
采用
CZ
k

|X
j

X
j+1
|,
其中
j∈n
,且
1≤j≤n
‑1,得到相邻线段之间斜率的差值
CZ
k
,其中
k
代表不同的数值,分析所产生的差值
CZ
k
是否满足:
CZ
k

Y1
,其中
Y1
为预设值,若满足此条件,代表此差值
CZ
k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龙任建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