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预警设备和预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11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预警设备和预警方法,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包括预警设备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预警设备和预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警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预警设备和预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是指在工业园区范围内,通过多个企业和相关利益方的协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策略,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的释放,实现环境保护和碳减排的目标

[0003]对此,中国专利申请号:
CN115050172B
,公开了一种碳排放量检测预警方法及装置,涉及碳排放量预警


首先,将目标区域根据能耗设备的位置信息划分为多个目标子区域;接着,通过对任意一个目标子区域中预设时间段前后的历史能耗值和实际能耗值计算各类型能耗设备的第一碳排放值向量和第二碳排放值向量;然后,通过各类型能耗设备的类型参数

第一碳排放值向量和第二碳排放值向量计算得到第一能耗熵增向量;最后,基于各类型能耗设备的能耗特征信息和第一能耗熵增参数生成各类型能耗设备的碳排放量预警信息

上述方式可以对各类型能耗设备进行碳排放量预警,从而实现对碳排放的精细化管理,便于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浪费情况,从而达到降低能耗和绿色办公的目的
[0004]对此,中国专利申请号:
CN115600824A
,公开了一种碳排放的预警方法及装置

存储介质

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监测目标的碳排放指标数据和碳汇指标数据;根据所述碳排放指标数据和所述碳汇指标数据计算所述监测目标的碳贡献量;根据所述监测目标的类型信息计算所述监测目标的预警门限;根据所述碳贡献量和所述预警门限更新所述监测目标的碳效码的显示状态,其中,所述碳效码的显示状态用于表征所述监测目标的排碳超标状态

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准确动态更新碳效码的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监测目标的碳效码显示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碳排放的智能预警

[0005]结合上述对比文件和现有技术所阐述:
[0006]1、
目前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预警设备通常需要与工业园区厂房排烟管道连接,将厂房排出的烟气通入预警设备的检测机构检测碳排放含量是否符合标准,现有技术的管道连接一般采用的是法兰盘连接的方式将排管管道与检测机构连接,在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连接不紧密的问题,导致厂房排烟管道与检测机构连接位置有缝隙,缝隙的产生会造成厂房排烟管道烟气泄露,造成厂房排出的烟气碳含量降低,影响了后续实际烟气碳含量检测的准确性;
[0007]2、
在实际中,工业园区厂房排出的烟气中存在较多的细小颗粒杂质,目前的预警设备的碳含量检测机构一般设置有过滤结构,例如滤网等,但是随着碳含量检测时间的增加,过滤结构堆积的杂质会越来越多,堆积的杂质会造成过滤结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预警设备和预警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预警设备,包括预警设备本体

泄露检测机构

防堵回流结构和预警显示主机,所述预警设备本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含量检测架,所述含量检测架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检测管,两个所述检测管远离含量检测架的一端分别与排放通入管和排放通出管相连,所述排放通入管和排放通出管与检测管连接位置设置有泄露检测机构,所述泄露检测机构包括泄漏检测环

吸附棉圈

试剂盒和环形引流管,两个所述泄漏检测环分别设置在排放通入管和排放通出管外侧,且两个所述泄漏检测环均与预警设备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泄漏检测环内部中间嵌入设置有环形引流管,所述环形引流管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出嘴,多个所述导出嘴远离环形引流管的一端与吸附棉圈外侧贴合,所述吸附棉圈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片,多个所述分隔片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吸附棉圈内部,且所述分隔片外侧与泄漏检测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引流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端固定连接在试剂盒下表面,所述试剂盒下端固定连接在泄漏检测环上表面,所述试剂盒上表面设置有添加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含量检测架两侧与检测管连接位置均设置有防堵回流结构,所述防堵回流结构包括连接环

过滤网

电机和双向抽排风扇,所述连接环内侧与含量检测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内侧转动连接有双向抽排风扇,所述双向抽排风扇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双向抽排风扇正向转动时,具备由外向内的抽风效果,用于将烟气抽入预警设备内检测,双向抽排风扇反向转动时,具备由内向外的导风效果,用于实现气流回流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含量检测架中间设置有检测通道,所述含量检测架上表面从前往后分别固定连接有浓度传感器

流速传感器和颗粒传感器,所述浓度传感器

流速传感器和颗粒传感器的信号检测端均设置在检测通道内部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入的烟气分别经浓度传感器

流速传感器和颗粒传感器分别检测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烟气流速和烟气中的颗粒杂质,浓度传感器

流速传感器和颗粒传感器设定有浓度

流速

杂质含量触发阈值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含量检测架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浓度传感器

流速传感器和颗粒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警示灯电性连接,所述警示灯固定连接在预警设备本体上表面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通入的烟雾二氧化碳

流速和颗粒杂质超标时,会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触发警示灯发出光亮,以提醒现场工作人员排放的烟气不符合标准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检测管外端与排放通入管和排放通出管连接位置均设置有法兰盘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放通入管和排放通出管通过法兰盘与两个检测管安固定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警设备本体外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预警显示主机,所述预警显示主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预警显示主机用于显示当前通入的烟气的碳含量以及烟气流速和颗粒含量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警设备本体外表面后侧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一侧与预警设备本体连接位置设置有铰链

[0021]通过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预警设备,包括预警设备本体
(1)、
泄露检测机构
(5)、
防堵回流结构
(9)
和预警显示主机
(18)
,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设备本体
(1)
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含量检测架
(7)
,所述含量检测架
(7)
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检测管
(6)
,两个所述检测管
(6)
远离含量检测架
(7)
的一端分别与排放通入管
(3)
和排放通出管
(4)
相连,所述排放通入管
(3)
和排放通出管
(4)
与检测管
(6)
连接位置设置有泄露检测机构
(5)
,所述泄露检测机构
(5)
包括泄漏检测环
(501)、
吸附棉圈
(502)、
试剂盒
(504)
和环形引流管
(505)
,两个所述泄漏检测环
(501)
分别设置在排放通入管
(3)
和排放通出管
(4)
外侧,且两个所述泄漏检测环
(501)
均与预警设备本体
(1)
固定连接,所述泄漏检测环
(501)
内部中间嵌入设置有环形引流管
(505)
,所述环形引流管
(505)
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出嘴
(506)
,多个所述导出嘴
(506)
远离环形引流管
(505)
的一端与吸附棉圈
(502)
外侧贴合,所述吸附棉圈
(502)
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片
(507)
,多个所述分隔片
(507)
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吸附棉圈
(502)
内部,且所述分隔片
(507)
外侧与泄漏检测环
(501)
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引流管
(505)
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
(508)
,所述导流管
(508)
上端固定连接在试剂盒
(504)
下表面,所述试剂盒
(504)
下端固定连接在泄漏检测环
(501)
上表面,所述试剂盒
(504)
上表面设置有添加槽
(50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量检测架
(7)
两侧与检测管
(6)
连接位置均设置有防堵回流结构
(9)
,所述防堵回流结构
(9)
包括连接环
(901)、
过滤网
(902)、
电机
(903)
和双向抽排风扇
(904)
,所述连接环
(901)
内侧与含量检测架
(7)
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
(901)
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902)
,所述过滤网
(902)
内侧转动连接有双向抽排风扇
(904)
,所述双向抽排风扇
(904)
与电机
(903)
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量检测架
(7)
中间设置有检测通道
(10)
,所述含量检测架
(7)
上表面从前往后分别固定连接有浓度传感器
(11)、
流速传感器
(12)
和颗粒传感器
(13)
,所述浓度传感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菡艺朱琳朱沁园苏秋克张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