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1049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装载器和输送导管,所述输送导管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装载器内壁转动安装有装载管,所述装载管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装载管侧壁套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内壁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通过复位弹簧和矩形槽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
‑‑
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在外科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腔内介入器械的输送系统通常至少包括输送导管

扩张器

装载器

止血阀和推送器等几个部分

将介入器械从装载器导入输送导管的过程中,装载器与输送导管之间的连接配合至关重要,从而保障器械顺畅通过,且密封性好,保证在对器械排气的过程中降低气栓的风险

[0003]目前的装载器中的装载管往往和输送导管为螺纹连接,在对其进行螺纹连接的过程中,若螺纹连接过程中的旋合程度过量,那么装载管容易受挤压变形,导致器械难以顺畅通过,影响手术的效果,若旋合程度不足,那么装载管和输送导管的连接不到位,导致密封性不好,导致排气不良而引发气栓等危险,目前的装载管和输送导管在装配时,无法确定器械是否已经装配到位,需要医生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判断,具有一定的风险

[0004]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包括装载器和输送导管,所述输送导管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装载器内壁转动安装有装载管,所述装载管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装载管侧壁套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内壁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通过复位弹簧和矩形槽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卡块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矩形槽内壁开设有第一横孔,所述第一横孔内壁贯穿滑动连接有碰撞杆,所述碰撞杆内壁开设有
V
形孔,所述驱动杆贯穿滑动连接在相邻的一个
V
形孔内部,所述装载管外壁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块内部设有对装载管和输送导管旋进程度进行调节的控制机构;所述输送导管上设有对输送导管和装载管提高密封程度的紧固机构

[0007]进一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套设滑动连接在输送导管侧壁的圆环块,所述圆环块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矩形槽内壁开设有第二横孔,每个所述限位杆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一个第二横孔内部,所述碰撞杆的一端和圆环块侧壁相抵挤压

[0008]进一步,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开设在圆环块内壁的圆环腔,所述圆环腔内壁均布贯穿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组合密封板

[0009]进一步,所述组合密封板由两个形状不一致的弧形板构成,所述组合密封板的两
个弧形板分别和装载管

输送导管外侧壁相抵接触,所述圆环块内侧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组合密封板滑动连接在环形槽内部

[0010]进一步,所述紧固机构还包括均布转动连接在圆环腔内壁的多个转杆,每个所述转杆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滑杆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和相邻的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圆环腔内壁滑动连接有环形齿条,所述齿轮和环形齿条啮合连接,所述滑杆与环形齿条错位设置

[0011]进一步,所述圆环块侧壁贯穿滑动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内壁开设有螺旋导槽,其中一个所述转杆侧壁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和螺旋导槽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矩形块侧壁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和圆筒相抵挤压

[0013]进一步,所述圆筒侧壁套设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和圆环块侧壁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输送导管通过外螺纹

内螺纹和装载管螺纹连接,所述矩形块内壁开设有圆孔,所述矩形槽和圆孔连通

[0015]进一步,所述矩形块通过圆孔套设滑动连接在装载管的外侧,每个所述卡块均卡设在相邻的一个卡槽内部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通过设置碰撞杆
、V
形孔和卡块等结构,将装载器与输送导管之间进行连接时,当碰撞杆的一端和圆环块侧壁相抵后,卡块逐渐不对装载管进行限位,那么使用者再继续转动输送导管的时候,输送导管将会带动装载管进行同步转动,旋合终止,实现了装载管与输送导管近端的无缝连接,且装载管与输送导管的连接到位,不会因旋合程度过量或者不足,而对手术过程产生影响;
2、
通过设置推动块

圆筒和多个齿条等结构,使每个滑杆均带动其一端固定连接的组合密封板移动一段距离,组合密封板的两个弧形板将分别和装载管

输送导管外侧壁相抵接触,且相邻的两个组合密封板相互呈相抵的密封状态,使得输送导管和装载管的连接部由组合密封板进行相抵密封,提高其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排气不良而引发气栓等危险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另一个角度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中圆孔和装载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中矩形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中第一横孔和第二横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中碰撞杆和
V
形孔的外观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中输送导管和组合密封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中圆环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中组合密封板的外观示意图;

10
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中环形齿条和滑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
11
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中卡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
12
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中导杆和转杆的外观示意图

[0018]图中:1装载器
、2
输送导管
、3
转杆
、4
装载管
、5
矩形块
、6
支撑块
、7
圆孔
、8
矩形槽
、9
卡块
、10
驱动杆
、11
复位弹簧
、12
第一横孔
、13
碰撞杆
、14 V
形孔
、15
第二横孔
、16
卡槽
、17
推动块
、19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包括装载器(1)和输送导管(2),所述输送导管(2)一端开设有外螺纹(
29
),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器(1)内壁转动安装有装载管(4),所述装载管(4)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
30
),所述装载管(4)侧壁套设有矩形块(5),所述矩形块(5)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每个所述支撑块(6)内壁均开设有矩形槽(8),所述矩形槽(8)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9),所述卡块(9)通过复位弹簧(
11
)和矩形槽(8)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卡块(9)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杆(
10
),所述矩形槽(8)内壁开设有第一横孔(
12
),所述第一横孔(
12
)内壁贯穿滑动连接有碰撞杆(
13
),所述碰撞杆(
13
)内壁开设有
V
形孔(
14
),所述驱动杆(
10
)贯穿滑动连接在相邻的一个
V
形孔(
14
)内部,所述装载管(4)外壁对称开设有卡槽(
16
);所述支撑块(6)内部设有对装载管(4)和输送导管(2)旋进程度进行调节的控制机构;所述输送导管(2)上设有对输送导管(2)和装载管(4)提高密封程度的紧固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套设滑动连接在输送导管(2)侧壁的圆环块(
19
),所述圆环块(
19
)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20
),所述矩形槽(8)内壁开设有第二横孔(
15
),每个所述限位杆(
20
)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一个第二横孔(
15
)内部,所述碰撞杆(
13
)的一端和圆环块(
19
)侧壁相抵挤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开设在圆环块(
19
)内壁的圆环腔(
21
),所述圆环腔(
21
)内壁均布贯穿滑动连接有滑杆(
22
),所述滑杆(
22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组合密封板(
2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介入医疗器械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密封板(
23
)由两个形状不一致的弧形板构成,所述组合密封板(
23
)的两个弧形板分别和装载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兴中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