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泌体功能化骨再生拓扑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外泌体功能化骨再生拓扑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创伤
、
感染和肿瘤切除均可造成骨缺损,据统计,我国每年骨缺损患者超过
300
万人,骨缺损治疗是骨科临床医生长期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
目前,骨缺损的血管化
、
生物功能性修复仍面临严峻挑战,因此研发促血管化
、
生物功能性骨缺损修复支架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和社会经济负担,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迄今为止,基于对支架材料组分
‑
结构
‑
性能构效关系的探索,已设计
、
开发出一系列骨再生修复支架,在促成骨性能方面展现出较大潜力,但新生骨往往由于缺乏有效的新生血管网络而导致骨硬化或骨坏死,因而实现骨缺损的生物功能性修复仍存在巨大挑战
。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外泌体功能化骨再生拓扑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具有降解速率梯度差的生物活性分子和高分子化合物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纤维支架基底;
(2)
将纤维支架基底置于水溶液中浸泡,制得具有微钠二级孔结构的拓扑纤维支架;
(3)
对具有微钠二级孔结构的拓扑纤维支架进行改性,使其表面呈正电荷,再将外泌体负载至纤维支架上,制得外泌体功能化骨再生拓扑纤维支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泌体功能化骨再生拓扑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
具体过程为:将生物活性分子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高分子化合物,混匀,得到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纤维支架基底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泌体功能化骨再生拓扑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
中生物活性分子为鱼胶原
、
明胶及其衍生物;高分子化合物为聚己内酯
、
聚乳酸
‑
羟基乙酸
、
聚乳酸
、
聚氨酯
、
聚酰胺
、
壳聚糖
、
鱼胶原
、
明胶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分子重量占高分子化合物重量的5‑
60
%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泌体功能化骨再生拓扑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
中静电纺丝工艺参数设置为:电压5‑
15kV
,推注速度为
0.1
‑
2mL/h
,接收距离5‑
25cm。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泌体功能化骨再生拓扑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水溶液为
PBS
缓冲液或水,浸泡时间为3‑
14
天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泌体功能化骨再生拓扑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