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调控速度的医疗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91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主动调控速度的医疗雾化器,包括筒状外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调控速度的医疗雾化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雾化器
,具体为主动调控速度的医疗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如咽喉肿痛

支气管炎

肺部感染等,药液(如布地奈德)经由雾化器后成型为雾状颗粒跟随患者吸气动作直接作用在气管或肺部,从而达到无痛

迅速的治疗效果

[0003]雾化器大体分为三类,分别是超声波雾化

网状雾化

射留式雾化,其中的射留式雾化器普及率最为广泛,其原理是文氏效应,当高压气泵打出的气体经过逐渐缩小的断面时,其流速会成倍增大为高速气流,由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雾化药液喷出,药液在高速碰撞下形成雾状颗粒并排出

该类医疗雾化器在使用时,药液的雾化速度由气泵的功率控制,但气泵的功率通常为恒定的,对于不同人群

不同年龄段的呼吸频次和肺活量无法精确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控速度的医疗雾化器,能够通过控制第一导液孔的开合大小来对药液的雾化速度进行精准控制,从而适应不同人群使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主动调控速度的医疗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和面罩,所述雾化本体包括筒状外壳以及位于筒状外壳内用于将药液雾化的雾化机构和用于对药液雾化速度进行调控的调节机构;所述筒状外壳内设置隔板,隔板将筒状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上部的药液盛放空间以及位于下部的气泵安装空间,筒状外壳的下部设置孔板,孔板将气泵安装空间与外界连通,孔板内侧设置滤片;所述雾化机构包括挡板

文丘里管

锥形座和气泵,挡板位于文丘里管的上方,文丘里管内设置雾化孔,雾化孔自上而下依序包括窄径段

锥形变径段和宽径段,锥形座位于文丘里管的下方,锥形座的下端与隔板密封固定连接,锥形座内设置多个沿母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液孔

多个沿中轴线延伸的方孔

一个位于其轴线处的气流孔,第一导液孔的下端与药液盛放空间连通

中部与方孔连通

上端与气流孔连通,方孔的孔口处设置竖直套杆,气流孔的上端与雾化孔的锥形变径段相匹配;气泵位于气泵安装空间内,气泵的排气管的管口与锥形座的气流孔的下端相连;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组件

驱动座和多根封堵杆,驱动组件包括旋钮和设置在旋钮输出轴上的蜗杆,驱动座的外侧与筒状外壳之间设置转动部件,驱动座的下表面设置与蜗杆传动配合的涡轮,驱动座上表面设置驱动杆,气泵的排气管贯穿涡轮

驱动座

驱动杆和隔板后与锥形座的气流孔的下端相连,驱动杆外周设置螺旋片,多根封堵杆下端通过弧形连板相连,弧形连板下端与螺旋片相接触,封堵杆的上端贯穿隔板和锥形座上的方孔
后伸入竖直套杆内,封堵杆上设置与第二导液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竖直套杆内壁中部设置限位环,竖直套杆内滑动设置
T
型杆,
T
形杆的下端由限位环伸出后与封堵杆的上端相连,限位环与
T
型杆的端部之间设置压簧,压簧套设在
T
形杆的外周

[000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座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置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台阶孔,台阶孔内设置复位弹簧和顶杆,复位弹簧位于顶杆与台阶孔的内壁之间,所述顶杆在台阶孔内滑动,所述顶杆伸出台阶孔的一端为球面状,所述筒状外壳上设置与顶杆相适配的多个限位孔,所述筒状外壳内壁设置与顶杆相适配的环形槽,所述顶杆的外端在环形槽内滑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筒状外壳上部设置药雾排出管,所述面罩与药雾排出管可拆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面罩内设置第一格挡片,所述药雾排出管内设置第二格挡片,所述筒状壳体内设置第三格挡片,所述第一格挡片

第二格挡片和第三格挡片依序相连,所述第一格挡片远离第二格挡片的一端为上扬状态,所述第二格挡片的延伸方向与药雾排出管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三格挡片远离第二格挡片的端部为向下弯曲的状态,在第一格挡片

第二格挡片和第三格挡片的上方形成呼气状态下的回流通道,在第一格挡片

第二格挡片和第三格挡片的下方形成药雾排出通道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主动调控速度的医疗雾化器,通过移动封堵杆与锥形座的相对位置可实现对第一导液孔内药液进入量的调控,贴合不同使用人员的实际使用需求对药液雾化速度进行调整,从而提升药液的实际使用效果

[0011]2. 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主动调控速度的医疗雾化器,在竖直套杆内设置限位环和
T
型杆,通过按压顶杆,在驱动旋钮反转带动驱动座反向转动时,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压簧为封堵杆下行提供辅助动力

[0012]3. 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主动调控速度的医疗雾化器,通过增加在第一格挡片

第二格挡片和第三格挡片,在其上方形成呼气状态下的回流通道,在其下方形成药雾排出通道,其中的第一格挡片的前端为上扬状态,在药雾排出通道的外端形成扩口式排雾口,在吸气时便于药雾进入鼻腔,第三格挡片的后端为向下弯曲状态,便于呼气时在筒状外壳内形成回流,呼气的气流带动筒状外壳内的药雾回转至药物排出通道,从而增加药雾排出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壳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标号
A
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旋钮和蜗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蜗杆与涡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
10

面罩,
11

第一格挡片,
12

第二格挡片,
13

第三格挡片;
20

筒状外壳,
21

盖板,
22

注液口,
23

隔板,
24

孔板,
25

底座,
26

药雾排出管,
27

限位孔;
31

挡板,
32

文丘里管,
321

雾化孔,
33

锥形座,
331

第一导液孔, 333

气流孔,
334

置竖直套杆,
335

限位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主动调控速度的医疗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和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本体包括筒状外壳以及位于筒状外壳内用于将药液雾化的雾化机构和用于对药液雾化速度进行调控的调节机构;所述筒状外壳内设置隔板,隔板将筒状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上部的药液盛放空间以及位于下部的气泵安装空间,筒状外壳的下部设置孔板,孔板将气泵安装空间与外界连通,孔板内侧设置滤片;所述雾化机构包括挡板

文丘里管

锥形座和气泵,挡板位于文丘里管的上方,文丘里管内设置雾化孔,雾化孔自上而下依序包括窄径段

锥形变径段和宽径段,锥形座位于文丘里管的下方,锥形座的下端与隔板密封固定连接,锥形座内设置多个沿母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液孔

多个沿中轴线延伸的方孔

一个位于其轴线处的气流孔,第一导液孔的下端与药液盛放空间连通

中部与方孔连通

上端与气流孔连通,方孔的孔口处设置竖直套杆,气流孔的上端与雾化孔的锥形变径段相匹配;气泵位于气泵安装空间内,气泵的排气管的管口与锥形座的气流孔的下端相连;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组件

驱动座和多根封堵杆,驱动组件包括旋钮和设置在旋钮输出轴上的蜗杆,驱动座的外侧与筒状外壳之间设置转动部件,驱动座的下表面设置与蜗杆传动配合的涡轮,驱动座上表面设置驱动杆,气泵的排气管贯穿涡轮

驱动座

驱动杆和隔板后与锥形座的气流孔的下端相连,驱动杆外周设置螺旋片,多根封堵杆下端通过弧形连板相连,弧形连板下端与螺旋片相接触,封堵杆的上端贯穿隔板和锥形座上的方孔后伸入竖直套杆内,封堵杆上设置与第二导液孔;当第一导液孔与第二导液孔完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丽冯亚楠刘雪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