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评价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072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评价方法及装置,步骤一:在每仓堆石混凝土浇筑完成并硬化后,对施工层面上的外露堆石情况进行测量统计;步骤二:在新一仓堆石堆积到施工层面前,对施工层面上的细粉颗粒进行清理收集,对收集的细粉颗粒进行称量,用称量得到的总质量除以收集所对应的层面面积,得到单位面积的细粉颗粒含量;步骤三:将堆石外露高度的分布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评价方法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评价方法及装置,属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



技术介绍

[0002]堆石混凝土坝是我国专利技术并得到国际认可的新型筑坝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至
2023
年6月已建在建堆石混凝土坝已超过
160


堆石混凝土坝主要包括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和堆石混凝土拱坝,其结构形式与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和拱坝相似,主要区别在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堆石混凝土是指首先将大粒径石块(以形状不规则的毛石

乱石为主)自然堆积入仓,每次堆积的厚度即浇筑层一般为
2m
左右,然后从堆石体表面浇注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使其自流充填堆石空隙,直至充满形成完整密实的堆石混凝土

相比传统技术,堆石混凝土坝在工艺上更加简便,在质量上更加可控,同时更加经济环保;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堆石的骨架作用,堆石混凝土在温控防裂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0003]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堆石混凝土本体具有良好的力学和抗渗性能,其主要薄软环节在于施工层面的浇筑与结合质量

在实际工程中,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的冲毛(凿毛)质量

层面的含粉(泥)数量以及堆石外露的数量是直接影响层面浇筑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尚没有评价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的相关方法和设备,本专利技术专利旨在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评价方法及装置,此装置及方法针对影响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每仓堆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和堆石前进行测量与评价,从而实现对其施工层面质量的有效控制,为堆石混凝土坝向高坝工程

大型工程的应用提供质量保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每仓堆石混凝土浇筑完成并硬化后,对施工层面上的外露堆石情况进行测量统计,测量统计内容包括:堆石外露的高度

外露的竖向投影面积,利用该数据得到堆石外露高度的分布概率以及堆石外露率,所述堆石外露率为堆石外露竖向投影面积占总测量面积之比;步骤二:在新一仓堆石堆积到施工层面前,对施工层面上的细粉颗粒进行清理收集,对收集的细粉颗粒进行称量,用称量得到的总质量除以收集所对应的层面面积,得到单位面积的细粉颗粒含量;步骤三:将堆石外露高度的分布概率

堆石外露率和单位面积的细分颗粒含量作为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的质量控制指标;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得到质量控制指标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当堆石外露高度<
50cm
的分布概率小于
20%、
堆石外露高度为
50~150cm
的分布概率大于
70%、
堆石外露高度>
150cm
的分布概率小于
10%
,当堆石外露率
10~30%
且单位面积的细粉颗粒含量小于
400g/m2;则代表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满足施工要求,能够继续施工;否则,需要对施工层面继续进行冲毛处理,直到质量控制指标满足标准值

[0006]所述步骤一中测量统计过程中,对施工层面上每一块外露的石头进行位置标记,然后测量其外露的最大高度
H
露石
和竖直向的投影面积
S
露石
;对测量得到的全部外露堆石的
S
露石
进行加和得到外露堆石总面积
∑S
露石
,通过
∑S
露石
/S
层面
得到层面的堆石外露率,其中,
S
层面
为所测量统计的总测量面积

[0007]在进行堆石外露率测量统计过程中,采用分区进行堆石外露率的统计,在给出堆石外露率的同时,给出分区域堆石外露高度的分布比例

[0008]所述步骤二中细粉颗粒包括石粉和水泥粉

[0009]所述步骤二中每平米的细粉颗粒含量测量计算过程中,在堆石堆积到施工层面上之前,划定细粉颗粒取样区域,将取样区域的细粉颗粒采用清扫或者是吸尘的方式全部收集,细粉颗粒的粒径通过筛网工具进行控制,将全部收集的细粉颗粒进行称重得到细粉颗粒总质量
M
细粉
,用
M
细粉
/S
取样
得到单位面积的细粉颗粒含量,其中
S
取样
为划定的细粉颗粒取样区域

[0010]所述步骤二中细粉颗粒粒径小于
75
μ
m。
[0011]用于实现一种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评价方法的装置,包括遥控履带车体,所述遥控履带车体的底盘底端一侧安装有用于对细粉颗粒进行清扫收集的清扫轮,清扫轮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对细粉颗粒进行收集的吸尘管路,吸尘管路的落料口与粉料仓相连,粉料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对所收集到的细粉颗粒进行称重的称重模块;所述遥控履带车体的顶端头部一侧搭载有用于对施工层面的外露堆石进行图像采集的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递给计算机;所述遥控履带车体上搭载有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

[0012]所述遥控履带车体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方式与远程遥控相连,并控制遥控履带车体沿着施工层面行走,并遍历整个施工层面

[0013]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用多摄像头系统或者三维激光扫描系统,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施工层面信息由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得到施工层面上的外露堆石数据

[0014]所述遥控履带车体利用
GPS
或者北斗作为装置的定位系统

[0015]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此装置及方法针对影响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每仓堆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和堆石前进行测量与评价,从而实现对其施工层面质量的有效控制,为堆石混凝土坝向高坝工程

大型工程的应用提供质量保障

[0016]2、
通过采用上述的装置能够替代传统人工作业方式,对施工层面的信息进行采集,进而有效提高测量效率和质量

具体测量过程中,通过远程遥控,控制遥控履带车体在施工层面进行移动行走,通过其搭载的信息采集模块进行施工层面的信息采集,再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计算得到相应的堆石外露高度的分布概率

堆石外露
率和单位面积的细分颗粒含量的质量控制指标

以便于将质量控制指标与标准指标数据进行比对,进而判断施工层面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每仓堆石混凝土浇筑完成并硬化后,对施工层面上的外露堆石情况进行测量统计,测量统计内容包括:堆石外露的高度

外露的竖向投影面积,利用该数据得到堆石外露高度的分布概率以及堆石外露率,所述堆石外露率为堆石外露竖向投影面积占总测量面积之比;步骤二:在新一仓堆石堆积到施工层面前,对施工层面上的细粉颗粒进行清理收集,对收集的细粉颗粒进行称量,用称量得到的总质量除以收集所对应的层面面积,得到单位面积的细粉颗粒含量;步骤三:将堆石外露高度的分布概率

堆石外露率和单位面积的细分颗粒含量作为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的质量控制指标;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得到质量控制指标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当堆石外露高度<
50cm
的分布概率小于
20%、
堆石外露高度为
50~150cm
的分布概率大于
70%、
堆石外露高度>
150cm
的分布概率小于
10%
,当堆石外露率
10~30%
且单位面积的细粉颗粒含量小于
400g/m2;则代表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满足施工要求,能够继续施工;否则,需要对施工层面继续进行冲毛处理,直到质量控制指标满足标准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测量统计过程中,对施工层面上每一块外露的石头进行位置标记,然后测量其外露的最大高度
H
露石
和竖直向的投影面积
S
露石
;对测量得到的全部外露堆石的
S
露石
进行加和得到外露堆石总面积
∑S
露石
,通过
∑S
露石
/S
层面
得到层面的堆石外露率,其中,
S
层面
为所测量统计的总测量面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堆石混凝土施工层面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堆石外露率测量统计过程中,采用分区进行堆石外露率的统计,在给出堆石外露率的同时,给出分区域堆石外露高度的分布比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堆石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原峰张奎金峰周虎王国辉张光辉杨涛涛丁发俊余江深吴静张家托李福铭涂小龙杨武董帮伟姬广祥张哲铭杨佳琦魏大川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