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负荷的热回水余热再利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0684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属于供暖管网系统优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的热回水余热再利用控制系统,包括供暖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负荷的热回水余热再利用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暖管网系统优化控制
,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的热回水余热再利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北方地区在“煤改电”的广泛应用后,冬季供暖用电的节用已成为一个较大的课题

为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我国制定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

2015
作为建筑节能的标准

当前的锅炉供暖自动控制技术多以此标准作为基础,参考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中央空调系统
》GB/T31349

2014
的测算方案来进行设计

目前的采暖站系统种类繁多,但基本上都在用液态介质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从采暖站带入用户

仅就单一水介质全管网二次泵供热型的热交换系统而言,虽最近端的一次侧供回水温差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以外,远端的一次侧系统具有温差小,效率低的缺点

这就使得通过管路设计改造远端系统,同时通过自动控制进行改造成为了一种较为优秀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佳除臭功能的基于负荷的热回水余热再利用控制系统,针对目前全管网单一水介质二次泵供热型的热交换系统远端低供回水温差的能源浪费,利用一次侧管网回水余热,强化远端供暖效果,增大供回水温差,减少能源消耗<br/>。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
[0005]一种基于负荷的热回水余热再利用控制系统,包括供暖站

热交换管网

换热管网数据采集系统

中央自动控制系统

小型气象站五个模块;
[0006]所述小型气象站模块,该模块通过获取空调系统所在地的实时气象信息和气象预报信息,再传递给数据采集模块;
[0007]所述供暖站,采用锅炉供暖的方式,将高温水介质利用水泵通过一次侧管网送往热交换管网,在用户获得热量后收集低温回水;
[0008]所述热交换管网,采用同一介质全循环无板换的形式,对远端的管路增加管网外支路,在管网前端一次泵管路回水端取水,利用之与二次泵管路供水端进行可变比例的混水,以达到利用一次泵管路回水端余热;
[0009]所述换热管网数据采集系统,在各管网处安装的数据采集设备包括:一次侧供回水温度

压力;二次侧供回水温度

压力;管网供水流量;同时,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还在供暖站采集总管供水流量;
[0010]所述中央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大数据历史记录收集数据采集系统提供的历史信息,并以自定义测试集和训练集的方式,根据管网压力和远端回水余热变化改变管网供水混水中的一次侧高温回水比例

[0011]进一步地,中央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即时热供应需求和下一阶段的热量需求,来实
时控制各管网的供水压力和远端混水比例;
[0012]进一步地,换热管网数据采集系统将各数据进行初步采集,传递至中央自动控制系统中;
[0013]进一步地,供暖站保持供水端定压补水功能不变;
[0014]进一步地,核心数据库位于中央自动控制系统和管网数据采集系统之间,并分别与核心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发生数据交互,中央自动控制系统根据管网压力和远端回水余热变化改变管网供水混水中的一次侧高温回水比例;并将热水供应情况实时记录在核心数据库中

[001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方案针对目前全管网单一水介质二次泵供热型的热交换系统远端低供回水温差的能源浪费,利用一次侧管网回水余热,强化远端供暖效果,增大供回水温差,减少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架构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供暖站管路结构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热交换管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负荷的热回水余热再利用控制系统,包括供暖站

热交换管网

换热管网数据采集系统

中央自动控制系统

小型气象站五个模块;
[0022]所述小型气象站模块,该模块通过获取空调系统所在地的实时气象信息和气象预报信息,再传递给数据采集模块;
[0023]所述供暖站
(
含一次泵系统
)
,采用锅炉供暖的方式,将高温水介质利用水泵通过一次侧管网送往热交换管网,在用户获得热量后收集低温回水;
[0024]所述热交换管网
(
含二次泵系统
)
,采用同一介质全循环无板换的形式,对远端的管路增加管网外支路,在管网前端一次泵管路回水端取水,利用之与二次泵管路供水端进行可变比例的混水,以达到利用一次泵管路回水端余热;
[0025]所述换热管网数据采集系统,在各管网处安装的数据采集设备包括:一次侧供回水温度

压力;二次侧供回水温度

压力;管网供水流量;同时,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还在供暖站采集总管供水流量;
[0026]所述中央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大数据历史记录收集数据采集系统提供的历史信息,并以自定义测试集和训练集的方式,根据管网压力和远端回水余热变化改变管网供水混水中的一次侧高温回水比例

[0027]中央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即时热供应需求和下一阶段的热量需求,来实时控制各管网的供水压力和远端混水比例

[0028]换热管网数据采集系统将各数据进行初步采集,传递至中央自动控制系统中

[0029]供暖站保持供水端定压补水功能不变

[0030]还包括核心数据库,所述核心数据库位于中央自动控制系统和管网数据采集系统之间,并分别与核心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发生数据交互,中央自动控制系统根据管网压力和远端回水余热变化改变管网供水混水中的一次侧高温回水比例;并将热水供应情况实时记录在核心数据库中

[0031]具体的,本例利用换热管网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管网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

地区的实时气象信息和气象预报等信息,通过大数据判断管网负荷变化和环境热量需求;如在远端管网两侧发生一次侧回水温度较高即余热较多的情况,可开大混水阀门,减小二次侧直接供水,来达到利用一次侧回水余热的目的

相反的,在一次侧回水余热不足的情况下,则降低混水泵功率,减小混水比例,加大管网二次侧供水比例,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一次侧供热

[003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负荷的热回水余热再利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暖站

热交换管网

换热管网数据采集系统

中央自动控制系统

小型气象站五个模块;所述小型气象站模块,该模块通过获取空调系统所在地的实时气象信息和气象预报信息,再传递给数据采集模块;所述供暖站,采用锅炉供暖的方式,将高温水介质利用水泵通过一次侧管网送往热交换管网,在用户获得热量后收集低温回水;所述热交换管网,采用同一介质全循环无板换的形式,对远端的管路增加管网外支路,在管网前端一次泵管路回水端取水,利用之与二次泵管路供水端进行可变比例的混水,以达到利用一次泵管路回水端余热;所述换热管网数据采集系统,在各管网处安装的数据采集设备包括:一次侧供回水温度

压力;二次侧供回水温度

压力;管网供水流量;同时,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还在供暖站采集总管供水流量;所述中央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大数据历史记录收集数据采集系统提供的历史信息,并以自定义测试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干清彭培富潘志鹏余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