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64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施工方法及掘进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巷道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

施工方法及掘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对目前掘进工作面锚杆支护工序不连续,人工锚固劳动强度大

耗时多,支护效率低的问题,以及冲击地压

工作面的最前面涌水

冒顶

片帮灾害事故频发,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为减人提效

保障安全,亟需研究自移式门型支架安全智能快速掘进装备系统

[0003]中国专利,
CN 102094664 B
,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公开了一种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可以对综采工作面端头同时实现超前支护

端头全断面密实充填和配套设备移动,弥补了传统充填工作面端头处的缺陷

[0004]但是目前国内没有针对煤矿快速掘进研发的设备,现存设备存在以下问题:
1.
目前掘进工作面工作效率低,工作强度大,锚杆支护数量多,而现有技术的门型支架不能辅助钻机打顶部锚杆
/
帮部锚杆,工作效率低;
2.
安全性,目前井下施工具有很大安全风险,安全保障程度薄弱

支护劳动强度大

支护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

施工方法及掘进系统,可用于煤巷及半煤岩巷道掘进工作面支护作业,能够打锚杆,工作效率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包括:行走机构;左立柱

右立柱,固定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两侧;顶梁,搭接在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上,所述顶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上端;锚杆钻机,通过滑移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顶梁上,所述锚杆钻机通过所述滑移连接装置能够实现位置调整,以实现钻机对孔

[0007]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锚杆钻机主要用于打锚杆;行走机构可以实现设备的前进

后退

转弯;顶梁连接左立柱

右立柱,在立柱升起后,顶梁贴到巷道顶部,起到临时支护的作用,并且滑移连接装置安装在顶梁上;滑移连接装置用于连接锚杆钻机,并且可以调整钻机位置,实现钻机的快速对孔,辅助钻机打顶部锚杆和帮部锚杆,提供安全工作面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顶梁包括前顶梁和中顶梁;所述中顶梁设置在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顶面的沿支架行进方向的前端,所述前顶
梁通过连接在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上的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中顶梁的沿支架行进方向的前侧;所述滑移连接装置包括前滑移连接装置和后滑移连接装置;所述前滑移连接装置通过轨道滑动设置于所述前顶梁上,能够沿前顶梁的轨道左右滑移;所述后滑移连接装置通过轨道滑动设置于所述中顶梁上,能够沿中顶梁的轨道左右滑移

[0009]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设置两根顶梁目的是可以同时支护两排锚杆,这样可以提高锚固速度

施工时掘进一段距离,就需要打两排锚杆,若只用一个顶梁就需要打完一排后移动支架再打第二排

若用两根顶梁,两排锚杆就可以同时施工,节省时间

[0010]同时,前顶梁超出立柱前方设置的原因是掘进时地上有浮煤,用行走机构爬不上去,需要将前顶梁往前设置,缩短空顶距,这样就可以打最前面的锚杆了

若前顶梁不延伸,最前的锚杆就只能打到行走机构前面,这样空顶距就大了,不符合矿上施工要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前滑移连接装置包括:滑移油缸,固定在所述前顶梁内部;板式链条,与所述滑移油缸连接;箱体,通过所述板式链条与所述滑移油缸连接,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前顶梁的轨道上;钻机安装座,用于装载锚杆钻机;摆动油缸,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用于连接所述钻机安装座,能够旋转所述钻机安装座带动所述锚杆钻机转动;升降油缸,一端连接钻机安装座,另一端连接顶梁,用于使所述锚杆钻机上下升降

[0012]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这个装置的作用是连接锚杆钻机,并且调整锚杆钻机位置

[0013]锚杆钻机是直接装在钻机安装座上的,钻机安装座在装在摆动油缸上,摆动油缸是可以左右转动的,这样就可以将钻机转换到水平状态,打帮锚;也可以将钻机转换到竖直状态,打顶锚;钻机安装座是可以上下升降的,通过升降油缸实现,主要目的每个矿上的钻杆长度不同,需要调整钻机的行程;箱体装到滑移油缸上,滑移油缸是控制整个机构左右滑移的,板式链条的目的是增加左右滑移的行程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后滑移连接装置包括:滑移油缸,固定在所述中顶梁内部;板式链条,安装在所述滑移油缸上;伸缩箱体,通过所述板式链条与所述滑移油缸连接,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中顶梁的轨道上,所述伸缩箱体上连接有伸缩油缸,用于使所述锚杆钻机相对于所述中顶梁前后伸缩;钻机安装座,用于装载锚杆钻机;
摆动油缸,安装在所述伸缩箱体内部,用于连接所述钻机安装座,可以旋转所述锚杆钻机;升降油缸,一端连接钻机安装座,另一端连接顶梁,可以使所述锚杆钻机上下升降

[0015]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后滑移连接装置与前滑移连接装置的功能一样,但是后滑移连接装置又多了前后调整钻机位置的功能,这是由于每个矿上锚杆排距不同,可以通过前后伸缩调整锚杆钻机的距离以适应各种锚杆排距,适应性更广

[0016]进一步的,所述前顶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两边的所述前滑移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锚杆钻机;所述中顶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两边的所述后滑移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锚杆钻机

[0017]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一根顶梁上设置有2个锚杆钻机,如果锚杆钻机多了需要操作的人也会多,煤矿上在工作面是有限制人数要求的,同时锚杆钻机多了也会引起操作不方便,人的操作空间就会受限制,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锚杆钻机减少会降低施工速度,本专利技术的锚杆钻机结构同一时间可以打4根锚杆,如果减少则会降低效率

一根顶梁上设置有2个锚杆钻机,左右两边一边一个,操作空间大,适合施工,同时也加快了施工效率,提高操作安全性

[0018]进一步的,所述顶梁还包括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顶面的沿支架行进方向的后端的后顶梁

[0019]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后顶梁的作用是,保证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因为前面加装了锚杆钻机,导致前重后轻,增加后顶梁,保证整机稳定性

[0020]同时,前顶梁和后顶梁间距大,后顶梁位置没有打锚杆的需求,所以不用增加钻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左立柱

右立柱,固定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两侧;顶梁,搭接在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上,所述顶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上端;锚杆钻机,通过滑移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顶梁上,所述锚杆钻机通过所述滑移连接装置能够实现位置调整,以实现钻机对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包括前顶梁和中顶梁;所述中顶梁设置在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顶面的沿支架行进方向的前端,所述前顶梁通过连接在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上的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中顶梁的沿支架行进方向的前侧;所述滑移连接装置包括前滑移连接装置和后滑移连接装置;所述前滑移连接装置通过轨道滑动设置于所述前顶梁上,能够沿前顶梁的轨道左右滑移;所述后滑移连接装置通过轨道滑动设置于所述中顶梁上,能够沿中顶梁的轨道左右滑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移连接装置包括:滑移油缸,固定在所述前顶梁内部;板式链条,与所述滑移油缸连接;箱体,通过所述板式链条与所述滑移油缸连接,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前顶梁的轨道上;钻机安装座,用于装载所述锚杆钻机;摆动油缸,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用于连接所述钻机安装座,能够旋转所述钻机安装座带动所述锚杆钻机转动;升降油缸,一端连接钻机安装座,另一端连接顶梁,用于使所述锚杆钻机上下升降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滑移连接装置包括:滑移油缸,固定在所述中顶梁内部;板式链条,与所述滑移油缸连接;伸缩箱体,通过所述板式链条与所述滑移油缸连接,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中顶梁的轨道上,所述伸缩箱体上连接有伸缩油缸,用于使所述锚杆钻机相对于所述中顶梁前后伸缩;钻机安装座,用于装载锚杆钻机;摆动油缸,安装在所述伸缩箱体内部,用于连接所述钻机安装座,能够旋转所述钻机安装座带动所述锚杆钻机转动;升降油缸,一端连接钻机安装座,另一端连接顶梁,可以使所述锚杆钻机上下升降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两边的所述前滑移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锚杆钻机;所述中顶梁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两边的所述后滑移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所述锚杆钻机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还包括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顶面的沿支架行进方向的后端的后顶梁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支架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前端的托网装置;所述托网装置包括托辊

滑动箱和固定杆;所述托辊通过销轴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郭连丰仝静曹强梁金幸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