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53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领域,提供一种发光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其中,发光驱动电路包括多级发光驱动单元和一时序控制器,其中,每一级发光驱动单元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光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阵列以及控制像素阵列的扫描驱动电路和发光驱动电路,显示面板采用逐行扫描的显示方式,其中扫描驱动电路用于产生扫描信号,使每一行像素依次导通,而发光驱动电路用于在一行像素导通时向其提供数据信号实现像素的显示

[0003]发光驱动电路中包括多个级联的发光驱动单元,其中每一级的发光驱动单元通常主要由数个晶体管和电容构成,通过向发光驱动单元输入时钟信号以及输入起始脉冲信号,在输出端输出电平信号

[0004]中国专利
CN105741749A
提供了一种发光驱动电路,如图1和2所示,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发光驱动单元的电路图;图2示图1所示的发光驱动单元工作时的波形图;图3示出图2中
Step5
阶段的发光驱动单元的导通状态示意图

其中,“H”表示高电平信号,“L”表示低电平信号
。<br/>参考图2和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发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发光驱动单元,所述发光驱动单元包括控制模块

复位模块以及输出置位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于第三节点,第二极连接于第二电源,栅极连接于第一时序控制;第八晶体管,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第二极连接于第一时序控制端,栅极连接于信号输入端;第九晶体管,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于第一电源,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栅极连接于第二节点;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栅极连接于第二时序控制端;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十二晶体管,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极,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源;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置位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第二极连接于信号输出端,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于所述信号输出端,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源,栅极连接于第四节点;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源;第十晶体管,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源,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时序控制端;第十一晶体管,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于所述信号输入端,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时序控制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时序控制端,第二极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第二电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迎祥肖丽娜王琦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