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024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及其合成方法,属于铁离子稳定剂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及其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离子稳定剂
,具体涉及一种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酸化压裂是油气井增产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能够清除孔隙或裂缝中的堵塞物质,或者改善地层原有孔隙和裂缝,提高地层渗透率,从而实现增产增注的目的

酸化过程中,酸液与地面设备

井下管柱

地层中含铁矿化物作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Fe
3+

Fe
2+
,随着酸液与地层的不断作用,酸液的
pH
值不断上升,铁离子开始生成沉淀堵塞地层流道,影响酸化效果

对于铁离子生成沉淀而言,一般认为
pH
在大于2时
Fe
3+
便开始沉淀,达到3‑5时则完全沉淀,
Fe
2+
则在
pH
达到7‑8时出现明显沉淀

由于返排残酸的
pH
值一般控制在6以下,小于
Fe
2+
沉淀值,因而实际施工过程中主要考虑
Fe
3+
的沉淀问题

鉴于此问题,为了防止沉淀的生产,有必要研发铁离子稳定剂

[0003]目前的铁离子稳定剂主要分为还原剂

络合剂以及两者混用三类,其中还原剂主要采用亚硫酸

异抗坏血酸等,其目的是将容易生成沉淀的
Fe
3+
转化为不容易生成沉淀的
Fe
2+
,但
Fe
2+
在油藏高温条件下容易再转化成
Fe
3+
,因此不适合高温油藏;络合剂主要采用柠檬酸

乙二胺四乙酸(
EDTA


氮川三乙酸(
NTA


醋酸等,其中乙二胺四乙酸价格昂贵且溶解度低,很少使用;氮川三乙酸(
NTA
)存在形成
CaNTA
沉淀的问题,醋酸则耐温性能差,通常只适用于
66℃
地层;柠檬酸价格便宜

溶解度高而且耐温性能好(据报道柠檬酸络合铁的耐温性能达到
204℃
),是比较理想的铁离子稳定剂,然而高浓度的柠檬酸与地层中的钙离子结合容易生成柠檬酸钙,而柠檬酸钙溶度积较低,容易生成沉淀堵塞地层,在地层中钙离子浓度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只能调整柠檬酸浓度,这使得柠檬酸浓度受到限制

不可过高,进而导致采用单一柠檬酸作为铁离子络合剂时稳铁量小,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0004]目前铁离子稳定剂相关的产品已有多种,但稳定剂体系的耐温能力均不高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CN103627385B
公开的一种在酸化液中应用的耐温型铁离子稳定剂,其将柠檬酸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两种螯合剂混用,同时加入异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钠增强对铁离子的稳定能力,该稳定剂体系的耐温能力达到了
155℃
,然而随着目前钻采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井深也在不断增加,酸化压裂液中铁离子稳定剂的耐温性能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CN1067912C
公开了一种酸液铁离子稳定剂,异抗坏血酸:葡萄糖:2‑
酮基葡萄糖酸钙按重量比为
100
:5‑
120
:5‑
120
,兼具还原性和螯合性,证明其在酸液中稳定铁离子的能力明显高于单一的螯合剂和还原剂,但该专利技术所记载的稳定剂稳定铁离子时的耐高温性能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及其合成方法,大大提高了铁离子的稳定能量,耐高温性好,溶解分散性能优良,与常规酸液配伍性良好,具备优异的油溶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该稳定剂由单体
1、
硅烷偶联剂
KH570、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
、2

烯丙基苯甲酸

丙烯酰胺反应制得,所述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的分子结构式如式
I
所示:式
I
;其中,
a:b:c:d:e=7

10:3

5:5

7:2

4:7

10。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体
1、
硅烷偶联剂
KH570、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
、2

烯丙基苯甲酸

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
29

43:7

13:10

15:3

7:4
‑8;所述单体1的结构式如式
II
所示:式
II。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体1的制备方法如下:
S1.
将4‑
羟基苄氯和丙烯酰氯反应,制得中间体1,结构如下:;
S2.
将中间体1和二乙醇胺反应,制得中间体2,结构如下:;
S3.
将中间体2和硫代乙醇酸反应,制得单体
1。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
S1
中所述4‑
羟基苄氯和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
1:1

1.1
,还添加了碱,所述碱选自三乙胺
、KOH、NaOH
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应的温度为
40

50℃
,时间为1‑
3h。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
S2
中所述中间体1和二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
1.1:1
,还添加了碱,所述碱选自
KOH、NaOH
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应的温度为
55

60℃
,时间为1‑
3h。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
S3
中所述中间体2和硫代乙醇酸的摩尔比为
1:2

2.1
,还添加了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浓硫酸,所述反应的温度为
70

80℃
,时间为3‑
5h。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添加了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的质量为单体总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其特征在于,该稳定剂由单体
1、
硅烷偶联剂
KH570、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
、2

烯丙基苯甲酸

丙烯酰胺反应制得,所述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的分子结构式如式
I
所示:式
I
;其中,
a:b:c:d:e=7

10:3

5:5

7:2

4:7

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
1、
硅烷偶联剂
KH570、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
、2

烯丙基苯甲酸

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
29

43:7

13:10

15:3

7:4
‑8;所述单体1的结构式如式
II
所示:式
II。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1的制备方法如下:
S1.
将4‑
羟基苄氯和丙烯酰氯反应,制得中间体1,结构如下:;
S2.
将中间体1和二乙醇胺反应,制得中间体2,结构如下:;
S3.
将中间体2和硫代乙醇酸反应,制得单体
1。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步骤
S1
中所述4‑
羟基苄氯和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
1:1

1.1
,还添加了碱,所述碱选自三乙胺
、KOH、NaOH
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应的温度为
40

50℃
,时间为1‑
3h。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高温铁离子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中祥王中鹏吕本增李长清张坤宋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宝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