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接头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022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接头及其安装方法,涉及电缆接头技术领域,具有有效削减两个电缆内芯对接处产生缝隙的概率,使得两个电缆内芯的对接处连接更加紧密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套设在两个电缆本体连接处外侧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表面设有调节盒,所述安装管的内部设有使得两个电缆本体紧密连接的对接装置,所述对接装置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安装管和调节盒并延伸至调节盒的外部,所述对接装置的表面安装有防松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接头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滤芯
,具体为一种电缆接头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电缆化率的逐年增长,相应的接头故障时有发生,电缆隧道内发生故障通常采取安装两个电缆接头的方法进行恢复,电缆接头又称电缆头,电缆线路中间部位的电缆接头称为中间接头,中间接头是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交联电缆或油浸电缆的中间连接的电缆附件

主要作用是使线路通畅,使电缆保持密封,并保证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等级,使其安全可靠地运行,目前,传统的接头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较为复杂,不方便使用,连接速度较慢

[0003]参考公开号为
CN112103902B
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智能电缆中间接头,本专利技术优化传统的电缆接头结构,使用弹簧结构快速对电缆从两个方向进行卡接限位锁定,操作步骤较少,方便快速连接安装,大大提高连接效率,提高整体的工作进度,方便使用

[0004]由于上述装置采用第一卡接杆和第二卡接杆并配合电缆头表面的凹槽将两个电缆本体对接锁定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两个电缆本体连接处外侧的安装管(1),所述安装管(1)的表面设有调节盒(2),所述安装管(1)的内部设有使得两个电缆本体紧密连接的对接装置(3),所述对接装置(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安装管(1)和调节盒(2)并延伸至调节盒(2)的外部,所述对接装置(3)的表面安装有防松动装置(4)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置(3)包括蜗轮圈(
31
)和数量为两个的连接头(
34
),所述蜗轮圈(
31
)转动连接于安装管(1)的内部,所述蜗轮圈(
31
)的表面啮合连接有与调节盒(2)转动连接的蜗杆(
32
),所述蜗杆(
32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头(
33
),所述调节头(
33
)的另一端贯穿至调节盒(2)的外部;所述连接头(
34
)滑动连接于安装管(1)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头(
34
)对称分布于蜗轮圈(
31
)的两侧,所述连接头(
34
)的表面开设有定位环槽(
35
),所述连接头(
34
)的一端开设有与定位环槽(
35
)连通的引导环槽(
36
),所述引导环槽(
36
)的截面形状呈楔形,所述引导环槽(
36
)的斜面朝向蜗轮圈(
31
),所述引导环槽(
36
)设置于定位环槽(
35
)靠近蜗轮圈(
31
)的一侧,所述蜗轮圈(
31
)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呈环状分布且均分别与相邻所述定位环槽(
35
)连通的定位机构(
37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
37
)包括连接杆(
371
)和安装座(
373
),所述连接杆(
371
)固定连接于蜗轮圈(
31
)的一端,所述连接杆(
371
)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板(
372
),所述安装座(
373
)固定连接于安装管(1)的内壁,所述安装座(
373
)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与定位环槽(
35
)卡接的定位板(
374
),所述定位板(
374
)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安装管(1)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片(
375
),所述第一弹片(
375
)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弹片(
375
)被压缩方向与调节板(
372
)向定位板(
374
)的方向相同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置(3)还包括数量为两个的第二弹片(
38
),两个所述第二弹片(
38
)对称分布于蜗轮圈(
31
)的两侧,所述第二弹片(
38
)固定连接于相邻所述定位板(
374
)远离调节板(
372
)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片(
38
)的截面形状为
V
型,所述第二弹片(
38
)的尖端背向定位板(
374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盒(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
21
),所述蜗杆(
32
)的另一端开设有凸形槽(
39
),所述防松动装置(4)包括圆块(
41
),所述圆块(
41
)滑动连接于凸形槽(
39
)的内壁,所述圆块(
41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
42
),所述螺纹柱(
42
)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凸形槽(
39
)和通孔(
21
)并延伸至通孔(
21
)的外部,所述螺纹柱(
42
)外螺纹连接有与调节盒(2)转动连接的螺母(
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陈陈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亦鑫同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