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0209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受精卵放入喷管内;步骤二:通过调节机构喷出的水汽以及羽毛杆的拨动将受精卵抹匀;步骤三:调节机构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状态使活塞机构喷大量的水将受精卵冲刷至孵化筒内;步骤四:通过波动机构调节强度使受精卵处于真实的水体波动环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下活塞筒与双腔活塞筒上侧空腔进行活塞运动来喷出大量的气与少量的水,随后通过喷管呈水气形式喷向受精卵,被吹动的受精卵在羽毛杆的波动下实现均匀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控制波动幅度的同时使受精卵均匀分布在支撑板上,避免施加过大的压力或过度摩擦导致卵壳受损或卵子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乌原鲤为江河中下层鱼类,多栖息于流水深处底质为岩石的水体,亦能生活于流速较缓慢的水体底部

有短距离的洄游习性,冬季产卵后溯江上游,洪水期向下游游动;由于本种有迁移习性,而河道各支流均修建坝闸,阻碍了洄游河道,影响了它的生活和繁殖;而工业污染的排放,造成水质恶化;加之捕捞过度等因素,使其资源量下降,已成为易危物种,因此为了实现繁殖乌原鲤,需要提高乌原鲤受精卵形成养护效果

[0003]在受精卵完成初步成型之后,需要人工采用纸巾

海绵或无菌棉球,在受精卵表面轻轻抹平,使受精卵均匀排列,随后将受精卵放入放入孵化缸中,确保卵子分散排列,避免互相粘连,在孵化期间,定期观察受精卵的发展情况;但是现有的抹平方式都是工作人员手工控制力度对受精卵均匀抹平,需要一定的控制力,若操作不当施加过大的压力或过度摩擦,会导致受精卵受损;并且对在对孵化中的受精卵,需要控制水的流动速度,波动过大可能对受精卵造成伤害,导致受精卵破裂或移位,无法确当前受精卵得到适宜的水波动和培育环境;因此需要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将受精卵放入喷管内;
[0007]步骤二:通过调节机构喷出的水汽以及羽毛杆的拨动将受精卵抹匀;
[0008]步骤三:调节机构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状态使活塞机构喷大量的水将受精卵冲刷至孵化筒内;
[0009]步骤四:通过波动机构调节强度使受精卵处于真实的水体波动环境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将受精卵抹匀时,此时上侧凸轮槽通过控制上侧传动齿轮进行先向下后向上的往复运动使活塞机构喷出大量的气与少量的水,使受精卵在水汽与羽毛杆的协同下完成均匀排列;所述步骤三中对受精卵进行冲刷时,活塞机构通过控制下侧传动齿轮与下侧凸轮槽滑动连接使限位壳进行先向上后向下的上下往复运动,使活塞机构喷出大量的水与少量的气,使倾斜的支撑板表面的受精卵被冲刷至孵化筒内

[0011]优选的,乌原鲤受精卵形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壳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防护箱的下侧于水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孵化筒,所述壳体的内部右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设置有对受精卵进行喷气与冲刷的活塞机构;所述电机的下侧设置有控制活塞机构
工作的驱动机构;所述防护箱的后侧设置有调节驱动机构运动状态的调节机构;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将受精卵进行拨动的抹匀机构;所述抹匀机构的下侧设置有控制水箱内水体波动的波动机构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柱

锥形摩擦轮

传动齿条杆

限位壳与连接杆,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杆控制活塞机构进行活塞运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右铰接杆

左铰接杆与拨杆,所述调节机构通过拨杆调节驱动机构的运动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锥形摩擦轮控制波动机构进行水体波动,所述波动机构包括方形杆

主动涡轮与集流部,所述波动机构通过主动涡轮与集流部控制抹匀机构对受精卵进行拨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的表面上下侧均固定开设有凸轮槽,所述传动齿条杆转动连接于限位壳的内部,所述限位壳的内部上下侧均滑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上下侧传动齿条杆均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限位壳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转动柱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锥形摩擦轮,所述限位壳的上端面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两组推块

[0013]优选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上活塞筒

双腔活塞筒与下活塞筒,所述双腔活塞筒的上下侧分别与上活塞筒

下活塞筒滑动连接,所述双腔活塞筒的内部上下侧均固定开设有空腔,所述上活塞筒与下活塞筒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上活塞盘,所述双腔活塞筒的两组空腔内均滑动连接有下活塞盘,所述推块位于上活塞盘与下活塞盘之间,所述上活塞盘与下活塞盘均滑动连接于连接杆的表面,所述双腔活塞筒的上侧空腔与下活塞筒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弹簧块;所述双腔活塞筒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支撑板的内部上侧可拆卸连接有喷管,所述喷管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上活塞筒

双腔活塞筒

下活塞筒的输出端均通过软管与喷管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左右侧均固定穿设有左滑槽与右滑槽,所述左铰接杆与右铰接杆的上端分别滑动连接于左滑槽与右滑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壳的表面后侧转动连接有承载齿轮与从动齿轮,所述左铰接杆的下端后侧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承载齿轮的左端与从动齿轮的右端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左铰接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条杆的前侧与右铰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右铰接杆通过传动皮带与承载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的后侧与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下侧转动连接有从动摩擦轮,所述方形杆滑动连接于从动摩擦轮的内部,所述从动摩擦轮滑动连接于锥形摩擦轮的表面,所述方形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转轮,所述主动涡轮转动连接于水箱的内部,所述主动涡轮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转轮,所述主动转轮通过连接皮带与从动转轮传动连接,所述集流部固定连接于水箱的内部上侧,所述集流部位于主动涡轮的上侧

[0016]优选的,所述抹匀机构包括从动涡轮,所述水箱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下端与从动涡轮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承载架,所述支撑板的上侧于承载架的表面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羽毛杆

[001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拨杆滑动连接于限位板的内部,所述左滑槽的开口大小大于右滑槽的开口大小,所述防护箱的下侧与孵化筒的上侧均呈漏斗设置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对水体进行波动时,所述活塞机构与抹匀机构将受精卵抹
匀时,此时锥形摩擦轮增加与从动摩擦轮之间的传动比增加主动涡轮转动时产生的波动,当抹匀机构与活塞机构将受精卵倒入孵化筒内,此时锥形摩擦轮减少与从动摩擦轮之间的传动比使主动涡轮产生的波动减少,使受精卵处于适宜的水体波动环境内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本专利技术在对受精卵抹平时采用活塞机构与羽毛杆进行均匀排列,连接杆带动推块先向下后向上实现下活塞筒与双腔活塞筒上侧空腔进行活塞运动并喷出大量的气与少量的水,通过喷管呈水气形式喷向受精卵,被吹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受精卵放入喷管内;步骤二:通过调节机构喷出的水汽以及羽毛杆的拨动将受精卵抹匀;步骤三:调节机构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状态使活塞机构喷大量的水将受精卵冲刷至孵化筒内;步骤四:通过波动机构调节强度使受精卵处于真实的水体波动环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将受精卵抹匀时,此时上侧凸轮槽
(22)
通过控制上侧传动齿轮
(24)
进行先向下后向上的往复运动使活塞机构
(40)
喷出大量的气与少量的水,使受精卵在水汽与羽毛杆
(504)
的协同下完成均匀排列;所述步骤三中对受精卵进行冲刷时,活塞机构
(40)
通过控制下侧传动齿轮
(24)
与下侧凸轮槽
(22)
滑动连接使限位壳
(26)
进行先向上后向下的上下往复运动,使活塞机构
(40)
喷出大量的水与少量的气,使倾斜的支撑板
(8)
表面的受精卵被冲刷至孵化筒
(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通过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装置来实现,所述乌原鲤受精卵形成装置包括壳体
(1)
,所述壳体
(1)
的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水箱
(2)
,所述壳体
(1)
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
(3)
,所述防护箱
(3)
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
(8)
,所述防护箱
(3)
的下侧于水箱
(2)
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孵化筒
(4)
,所述壳体
(1)
的内部右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机
(6)
,所述电机
(6)
的左侧设置有对受精卵进行喷气与冲刷的活塞机构
(40)
;所述电机
(6)
的下侧设置有控制活塞机构
(40)
工作的驱动机构
(20)
;所述防护箱
(3)
的后侧设置有调节驱动机构
(20)
运动状态的调节机构
(30)
;所述水箱
(2)
的内部设置有将受精卵进行拨动的抹匀机构
(500)
;所述抹匀机构
(500)
的下侧设置有控制水箱
(2)
内水体波动的波动机构
(50)。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
(20)
包括转动柱
(21)、
锥形摩擦轮
(23)、
传动齿条杆
(25)、
限位壳
(26)
与连接杆
(28)
,所述驱动机构
(20)
通过连接杆
(28)
控制活塞机构
(40)
进行活塞运动,所述调节机构
(30)
包括右铰接杆
(31)、
左铰接杆
(32)
与拨杆
(36)
,所述调节机构
(30)
通过拨杆
(36)
调节驱动机构
(20)
的运动状态,所述驱动机构
(20)
通过锥形摩擦轮
(23)
控制波动机构
(50)
进行水体波动,所述波动机构
(50)
包括方形杆
(51)、
主动涡轮
(56)
与集流部
(57)
,所述波动机构
(50)
通过主动涡轮
(56)
与集流部
(57)
控制抹匀机构
(500)
对受精卵进行拨动;所述电机
(6)
的输出端与转动柱
(21)
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
(21)
的表面上下侧均固定开设有凸轮槽
(22)
,所述传动齿条杆
(25)
转动连接于限位壳
(26)
的内部,所述限位壳
(26)
的内部上下侧均滑动连接有传动齿轮
(24)
,上下侧传动齿条杆
(25)
均与传动齿轮
(24)
啮合连接;所述限位壳
(26)
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
(27)
,所述转动柱
(21)
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锥形摩擦轮
(23)
,所述限位壳
(26)
的上端面与连接杆
(28)
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
(28)
的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两组推块
(29)。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乌原鲤受精卵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
(40)
包括上活塞筒
(41)、
双腔活塞筒
(42)
与下活塞筒
(43)
,所述双腔活塞筒
(42)
的上下侧分别与上活塞筒
(41)、
下活塞筒
(43)
滑动连接,所述双腔活塞筒
(42)
的内部上下侧均固定开设有空腔,所述上活塞筒
(41)
与下活塞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森吴伟军陈文坚王大鹏雷建军周磊施军黄博韩耀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