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陶制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16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2
本申请涉及铝陶制动盘,该制动盘在摩擦面以每间隔至少一个螺栓孔的方式在对应螺栓孔位置处引入凹槽,通过将凹槽设置为包括围绕对应螺栓孔的封闭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陶制动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盘
,特别是涉及铝陶制动盘


技术介绍

[0002]铝陶制动盘因为具有重量轻

导热性好

耐腐蚀性强等优点,成为传统钢铁制动盘的理想替代品,在轨道交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铝陶制动盘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包括划痕

磨损

制动噪声和摩擦面热应力等问题

[0003]首先,铝陶制动盘容易受到划痕和磨损的影响,这可能降低制动盘的表面质量

制动性能和使用寿命

此外,制动盘摩擦面受到损伤,会导致制动过程中产生高频制动噪声,影响乘客的舒适性并产生噪音污染

[0004]其次,制动过程中摩擦面产生的高温和热应力是铝陶制动盘面临的挑战之一

高温可能导致材料的变形和失效,降低制动性能和制动盘的寿命

同时,热应力还可能引起制动盘摩擦面的热膨胀不均匀,容易造成制动面萌生热裂纹,对车辆运营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划痕抗性

耐磨性及热稳定性的铝陶制动盘

[0006]一种铝陶制动盘,包括具有摩擦面和散热面的摩擦环,所述摩擦环沿周向均布有螺栓孔,所述摩擦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以每间隔至少一个螺栓孔的方式开设在对应的螺栓孔位置处,每个所述凹槽包括围绕对应螺栓孔的椭圆形封闭段

大致沿所述椭圆形封闭段的长径方向延伸至所述摩擦面外边缘的外开放段和大致沿所述椭圆形封闭段的长径方向延伸至所述摩擦面内边缘的内开放段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椭圆形封闭段的长径方向与其所在位置处摩擦环径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20
°

50
°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椭圆形封闭段长径端曲率半径为
10mm

30mm
,短径端曲率半径为
60mm

80mm。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椭圆形封闭段的宽度为
3mm

8mm
,深度为
3mm

10mm。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开放段为弧形外开放段,所述内开放段为弧形内开放段,所述弧形外开放段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弧形内开放段的开口方向相反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外开放段的曲率半径为
70mm

180mm
,宽度为
3mm

8mm
,深度为
3mm

10mm。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内开放段的曲率半径为
70mm

180mm
,宽度为
3mm

8mm
,深度为
3mm

10mm。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栓孔有
12
个,所述凹槽以每间隔一个螺栓孔的方式开设在对应的螺栓孔位置处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面在每个所述螺栓孔位置处设有连接筋组,每个所述连接筋组包括被所述螺栓孔贯通的连接柱

沿径向方向从所述连接柱延伸至靠近散热
面外边缘的外连接筋和沿径向方向从所述连接柱延伸至靠近散热面内边缘的内连接筋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面上还设有独立加强筋组和定位筋组,所述独立加强筋组和定位筋组沿周向方向交替穿插在连接筋组之间,每个所述独立加强筋组包括两个以上的独立加强筋,每个所述定位筋组包括两个定位筋和位于两个定位筋之间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内设有径向键槽

[0016]上述铝陶制动盘,在摩擦面以每间隔至少一个螺栓孔的方式在对应螺栓孔位置处引入凹槽,通过将凹槽设置为包括围绕对应螺栓孔的椭圆形封闭段

大致沿椭圆形封闭段延伸至摩擦面外边缘的外开放段和大致沿椭圆形封闭段长径方向延伸至摩擦面内边缘的内开放段,椭圆形封闭段的设置可以有效将螺栓孔位置处的高热应力进行释放,减少应力集中,防止开裂,外开放段和内开放段的设置将封闭段进行分割的同时,将制动盘摩擦面进行了多段等分,降低了整个制动盘摩擦面的热膨胀不均匀性,减少了热裂纹的产生,提高了制动盘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7]此外,通过在摩擦面以每间隔至少一个螺栓孔的方式在对应螺栓孔位置处引入凹槽,可以及时更新闸片表面状态,减少闸片焊点

硬点的产生,从而提高摩擦面的划痕抗性性,减少摩擦面划痕的产生及扩展,从而有效减少制动过程中产生的高频制动噪声,减少噪音污染

同时,凹槽的引入,增加了摩擦面积,提高了制动盘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实施方式铝陶制动盘摩擦环摩擦面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实施方式铝陶制动盘摩擦环摩擦面侧引入凹槽前的热力仿真图;
[0020]图3为一实施方式铝陶制动盘摩擦环散热面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

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
/
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请参阅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铝陶制动盘,包括摩擦环
10
,该摩擦环
10
具有摩擦面
12
和散热面
14
,摩擦环
10
沿周向均布有螺栓孔
16。
[0025]其中,摩擦面
12
设有凹槽
120
,该凹槽
120
以每间隔至少一个螺栓孔的方式开设在对应的螺栓孔位置处

即开设有凹槽的螺栓孔之间至少有一个未开设凹槽的螺栓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铝陶制动盘,包括具有摩擦面和散热面的摩擦环,所述摩擦环沿周向均布有螺栓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以每间隔至少一个螺栓孔的方式开设在对应的螺栓孔位置处,每个所述凹槽包括围绕对应螺栓孔的椭圆形封闭段

大致沿所述椭圆形封闭段的长径方向延伸至所述摩擦面外边缘的外开放段和大致沿所述椭圆形封闭段的长径方向延伸至所述摩擦面内边缘的内开放段
。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陶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封闭段的长径方向与其所在位置处摩擦环径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20
°

50
°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陶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封闭段长径端曲率半径为
10mm

30mm
,短径端曲率半径为
60mm

80mm。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陶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封闭段的宽度为
3mm

8mm
,深度为
3mm

10mm。5.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铝陶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放段为弧形外开放段,所述内开放段为弧形内开放段,所述弧形外开放段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弧形内开放段的开口方向相反
。6.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陶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钊颐陈刚高伟黄亚唯黎莉莉邱振宇李兆新刘春轩聂畅蒋兆汝王梁刘光武王文林伍智敏郑少彬戴青松陆其波全明何国浩吴云苏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投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