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12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肥料造粒机,涉及肥料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三号转轴,所述转板的前侧设有一号腰形框,所述直杆的顶端固接有收集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接有筛分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三号转轴转动,三号转轴带动转板转动,转板通过圆杆带动一号腰形框来回移动,一号腰形框通过直杆带动筛分框来回移动,筛分框通过连接杆带动收集框来回移动,此时掉落在筛分框内部的颗粒状肥料会留在筛分框内,而粉末状的肥料会通过筛分孔向下掉入收集框内,进而实现对颗粒状肥料和粉末状肥料的筛分,避免二者混合在一起,确保了产品的最终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肥料造粒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生产加工
,具体是一种肥料造粒机


技术介绍

[0002]肥料造粒机是一种利用机械力把粉状或颗粒状原料压成一定形状的机器,肥料造粒机可将粉状和粒状的肥料进行湿式或干式造粒,该设备又可称为渣石机或压球机

[0003]现有技术中,肥料在制粒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粉末状的肥料未被制作成一定大小的颗粒状,导致颗粒状的肥料和粉末状的肥料会混合在一起,难以筛分,若是一起使用,会影响产品的最终使用效果以及质量

为此,需要一种肥料造粒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肥料造粒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肥料造粒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固接有加料斗,所述壳体的前侧固接有
L
形板,所述
L
形板的顶端固接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一号转轴,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二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的前端分别固接有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号压辊和二号压辊,所述一号压辊和二号压辊的外侧均开设有若干组制粒槽,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设有筛分机构;
[0006]所述筛分机构包括固接在壳体内部后侧的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三号转轴,所述三号转轴的前端固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前侧设有一号腰形框,所述转板前侧的顶端固接有圆杆,且圆杆位于一号腰形框内,所述一号腰形框的顶端固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顶端固接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内部的底端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接有筛分框,所述筛分框的底端开设有若干组筛分孔,所述收集框的两侧均固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均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0007]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震动机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开设在一号压辊和二号压辊后侧的圆孔,所述一号压辊和二号压辊的后侧均转动连接有圆筒,且圆筒的后侧均与壳体的内侧壁固接,所述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的后端均延伸至圆孔内,所述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的外侧均固接有不规则齿轮,所述不规则齿轮的外侧均设有二号腰形框,所述二号腰形框内部的两侧均固接有一组齿块,所述二号腰形框的底端均固接有震动杆,所述二号腰形框后侧的顶端均固接有
T
形杆,所述圆筒的后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内部后侧的两端均开设有
T
形槽,且
T
形杆的端部均位于
T
形槽内

[0008]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筛选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固接在加料斗顶端的筛网,所述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外侧的前端均固接有一号皮带盘,所述加料斗的内部均设有轴杆,且轴杆的前端均延伸至加料斗的外部,所述轴杆的前端均固接有三号皮带盘,所述一号皮带盘和三号皮带盘共同连接有皮带,所述轴杆的后端均固接有凸轮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前侧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壳体的侧面固接有控制器

[0010]优选地,所述壳体内部靠近壳体的一侧固接有一号引导板,且一号引导板的底端朝向一号压辊

[0011]优选地,所述壳体内部两侧的顶端均固接有二号引导板,且二号引导板的底端均朝向筛分框

[0012]优选地,所述震动杆的底端均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端均固接有若干组敲击杆

[0013]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肥料造粒机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5]一

本专利技术通过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三号转轴转动,三号转轴带动转板转动,转板通过圆杆带动一号腰形框来回移动,一号腰形框通过直杆带动筛分框来回移动,筛分框通过连接杆带动收集框来回移动,此时掉落在筛分框内部的颗粒状肥料会留在筛分框内,而粉末状的肥料会通过筛分孔向下掉入收集框内,进而实现对颗粒状肥料和粉末状肥料的筛分,避免二者混合在一起,确保了产品的最终使用效果;
[0016]二

本专利技术通过一号压辊和二号压辊转动时,带动不规则齿轮转动,当不规则齿轮与二号腰形框其中一组的齿块啮合时,二号腰形框向下移动,带动震动杆对一号压辊和二号压辊进行敲击震动,将卡在制粒槽内部的颗粒肥料震出,当不规则齿轮与二号腰形框中另一组齿块啮合时,不规则齿轮正好与前一组齿块分离,此时二号腰形框上移,进而该结构随着二号腰形框不断的上下移动,震动杆会间隔性的对一号压辊和二号压辊进行敲击,有利于将卡在制粒槽内以及附着在一号压辊和二号压辊外侧的肥料震出;
[0017]三

本专利技术通过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带动一号皮带盘转动,一号皮带盘通过皮带会带动轴杆转动,轴杆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对筛网进行震动,将不符合原料要求的肥料阻截在筛网的顶部,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筛分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震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一号压辊和圆筒的连接关系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筛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1、
壳体,
2、
加料斗,
3、L
形板,
4、
一号电机,
5、
一号转轴,
6、
一号齿轮,
7、
二号齿轮,
8、
二号转轴,
9、
一号压辊,
10、
二号压辊,
11、
制粒槽,
12、
筛分机构,
120、
二号电机,
121、
三号转轴,
122、
转板,
123、
一号腰形框,
124、
圆杆,
125、
直杆,
126、
收集框,
127、
连接杆,
128、
筛分框,
129、
筛分孔,
1290、
支撑杆,
13、
震动机构,
131、
圆孔,
132、
圆筒,
133、
不规则齿轮,
134、
二号腰形框,
135、
齿块,
136、
震动杆,
137、
通孔,
138、T
形槽,
139、T
形杆,
14、
筛选机构,
140、
筛网,
1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肥料造粒机,包括壳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1)
的顶端固接有加料斗
(2)
,所述壳体
(1)
的前侧固接有
L
形板
(3)
,所述
L
形板
(3)
的顶端固接有一号电机
(4)
,所述一号电机
(4)
的输出端固接有一号转轴
(5)
,所述壳体
(1)
的前侧设有二号转轴
(8)
,所述一号转轴
(5)
和二号转轴
(8)
的前端分别固接有一号齿轮
(6)
和二号齿轮
(7)
,所述壳体
(1)
内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号压辊
(9)
和二号压辊
(10)
,所述一号压辊
(9)
和二号压辊
(10)
的外侧均开设有若干组制粒槽
(11)
,所述壳体
(1)
内部的底端设有筛分机构
(12)
;所述筛分机构
(12)
包括固接在壳体
(1)
内部后侧的二号电机
(120)
,所述二号电机
(120)
的输出端固接有三号转轴
(121)
,所述三号转轴
(121)
的前端固接有转板
(122)
,所述转板
(122)
的前侧设有一号腰形框
(123)
,所述转板
(122)
前侧的顶端固接有圆杆
(124)
,且圆杆
(124)
位于一号腰形框
(123)
内,所述一号腰形框
(123)
的顶端固接有直杆
(125)
,所述直杆
(125)
的顶端固接有收集框
(126)
,所述收集框
(126)
内部的底端固接有连接杆
(127)
,所述连接杆
(127)
的顶端固接有筛分框
(128)
,所述筛分框
(128)
的底端开设有若干组筛分孔
(129)
,所述收集框
(126)
的两侧均固接有支撑杆
(1290)
,且支撑杆
(1290)
均延伸至壳体
(1)
的外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料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1)
的顶部设有震动机构
(13)
,所述震动机构
(13)
包括开设在一号压辊
(9)
和二号压辊
(10)
后侧的圆孔
(131)
,所述一号压辊
(9)
和二号压辊
(10)
的后侧均转动连接有圆筒
(132)
,且圆筒
(132)
的后侧均与壳体
(1)
的内侧壁固接,所述一号转轴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陈卫华施爱民丁志银尤强汪波彭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