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及方法和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降噪
,涉及交通噪声的降噪技术,具体为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及方法和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交通噪声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
。
现有的针对交通噪声的降噪主要是采用声屏障,声屏障所采用的材料的吸声性能对声屏障的降噪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根据
JT/T 646.1
‑
2016《
公路声屏障第1部分:分类
》
的规定,声屏障按照声学材料特征可分为隔声型和吸声性,附加有吸声材料具备良好吸声性能的吸声性声屏障逐渐成为声屏障的主流发展趋势
。
[0003]传统的声屏障采用的吸声材料多为玻璃棉等纤维类多孔材料,例如:公告号为
CN110080399B
的专利技术专利,其采用三层立体镀锌钢丝网架
、
岩棉吸声板
、
环状弹簧共振吸声装置和
FC
穿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交通噪声的传递方向依次设置的微穿孔板
(3)、
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
(5)
和可调节吸声空腔
(10)
,所述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
(5)
包括废旧橡胶和发泡剂;所述废旧橡胶的粒径为3㎜‑4㎜
、
废旧橡胶的掺量为
15
%
‑
25
%以及发泡剂的掺量为
75
%
‑
85
%时对应的吸声频段为
800Hz
‑
1200Hz
;所述废旧橡胶的粒径为4㎜‑5㎜
、
废旧橡胶的掺量为
15
%
‑
25
%以及发泡剂的掺量为
65
%
‑
75
%时对应的吸声频段为
400Hz
‑
800Hz
;所述废旧橡胶的掺量是指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
(5)
中废旧橡胶与砂子的体积百分比;所述发泡剂的掺量是指发泡剂的泡沫量占橡胶泡沫吸声混凝土层
(5)
的总体积百分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噪声自适应吸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穿孔板
(3)
与可调节吸声空腔
(10)
形成共振吸声屏体,所述共振吸声屏体形成的吸声模型为:其中,
c0为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单位:
m/s
;
D
为可调节吸声空腔
(10)
的厚度,单位:
m
;
d
为微穿孔板
(3)
的孔径,单位:
m
;
ω
为声波的角频率,单位:
rad/s
;
h
为微穿孔板
(3)
的厚度,单位:
m
;
p
为微穿孔板
(3)
的穿孔率,单位:无量纲;
k
s
为微穿孔板
(3)
常数,单位:无量纲;所述微穿孔板
(3)
常数
k
s
的计算公式为:其中,
d
为微穿孔板
(3)
的孔径,单位:
m
;
ω
为声波的角频率,单位:
rad/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侨,黄明隆,张行生,曹心原,陈雪琴,顾兴宇,李芯彤,余付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