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区分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73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时区分检测同型半胱氨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区分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和过氧化氢的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同时区分检测同型半胱氨酸(
Hcy


谷胱甘肽(
GSH
)和过氧化氢(
H2O2)的荧光探针的合成,以及该探针在制备环境中同时定量检测
Hcy、GSH

H2O2,在生物样品中同时区分荧光成像
Hcy、GSH

H2O2的器件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Hcy
是叶酸

维生素
B
和一碳代谢的重要中间体,主要来源于饮食摄取的甲硫氨酸,在维持人体甲基化和抗氧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健康状况不佳有关
。Hcy
水平的升高会导致严重的氧化应激,继而诱导细胞凋亡和组织损伤,与心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妊娠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
。GSH
是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低分子量生物硫醇,在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的动态平衡

调节细胞增殖与凋亡

基因调控等生理活动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H2O2作为最重要的活性氧物种之一,是细胞信号通路中刺激细胞增殖

分化

迁移和凋亡的重要调节因子,还可通过
Fenton
反应产生其他自由基等活性氧物种,直接或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血管病变<br/>、
神经变性和骨质疏松症等诸多病变过程中氧化应激相关状态的调节

上述三种活性物质
Hcy、GSH

H2O2在细胞中作用

水平

定位

分布和生物学功能等非常复杂,实时监测生物体中
Hcy、GSH

H2O2的动态变化与相互影响对生命体的自动调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0003]近年来,荧光探针因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操作简便且能够监测和可视化活细胞中的生物分子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截至目前,已报道了一些荧光探针用于选择性检测
Hcy/GSH/H2O2,也报道了一些探针用于同时检测三者中的两种,但尚无荧光探针实现了同时区分检测
Hcy、GSH

H2O2,无法满足同时区分检测和成像细胞等生物系统中内源性
Hcy、GSH

H2O2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情况,克服一些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区分检测
Hcy、GSH

H2O2的荧光探针的合成,以及该探针在制备环境中同时定量检测
Hcy、GSH

H2O2,在生物样品中同时区分荧光成像
Hcy、GSH

H2O2的器件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同时区分检测
Hcy、GSH

H2O2的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其探针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6]一种同时区分检测
Hcy、GSH

H2O2的荧光探针的合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1. 合成4‑
(1‑
(4‑
(丁硫基)
‑7‑
(乙基(2‑
甲氧基
‑2‑
氧乙基)氨基)
‑2‑
氧代

2H

色烯
‑3‑
基)
‑3‑
乙氧基
‑3‑
氧代丙
‑1‑

‑2‑
基)
‑1‑
(2‑
羟乙基)吡啶
‑1‑
碘化鎓
I. 将适量的
N

(4‑
(丁硫基)
‑3‑
甲酰基
‑2‑
氧代

2H

色烯
‑7‑
基)

N

乙基甘氨酸甲酯和4‑
(2

乙氧基
‑2‑
氧乙基
)
‑1‑
(2

羟基乙基
)
吡啶
‑1‑
鎓碘化物加入无水乙醇中,
50

90
摄氏度下搅拌反应
12

24
小时,
II. 待反应进行完全后,浓缩反应液,柱层析纯化得红色固体产物;步骤
2. 合成探针1‑
(2

((7

硼酸基
‑2‑
氧代

2H

色烯
‑3‑
羰基
)
氧基
)
乙基
)
‑4‑
(1

(4

(
丁硫基
))
‑2‑
氧代

3H

色烯
‑3‑
羰基
)
‑7‑
(
乙基
(2

甲氧基
‑2‑
氧代乙基
)
氨基
)
‑2‑
氧代

2H

色烯
‑3‑

)
‑3‑
乙氧基
‑3‑
氧代丙
‑1‑

‑2‑

)
吡啶
‑1‑
碘化鎓
A
.氩气氛围条件下,将适量的2‑
氧代
‑7‑

4,4,5,5

四甲基

1,3,2

二氧杂硼烷
‑2‑
基)

2H

色烯
‑3‑
羧酸和4‑
二甲氨基吡啶加入无水二氯甲烷中,室温搅拌反应
10

30
分钟,然后加入4‑
(1‑
(4‑
(丁硫基)
‑7‑
(乙基(2‑
甲氧基
‑2‑
氧乙基)氨基)
‑2‑
氧代

2H

色烯
‑3‑
基)
‑3‑
乙氧基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同时区分检测同型半胱氨酸

谷胱甘肽和过氧化氢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合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 合成4‑
(1‑
(4‑
(丁硫基)
‑7‑
(乙基(2‑
甲氧基
‑2‑
氧乙基)氨基)
‑2‑
氧代

2H

色烯
‑3‑
基)
‑3‑
乙氧基
‑3‑
氧代丙
‑1‑

‑2‑
基)
‑1‑
(2‑
羟乙基)吡啶
‑1‑
碘化鎓
I. 将适量的
N

(4‑
(丁硫基)
‑3‑
甲酰基
‑2‑
氧代

2H

色烯
‑7‑
基)

N

乙基甘氨酸甲酯和4‑
(2

乙氧基
‑2‑
氧乙基
)
‑1‑
(2

羟基乙基
)
吡啶
‑1‑
鎓碘化物加入无水乙醇中,
50

90
摄氏度下搅拌反应
12

24
小时,
II. 待反应进行完全后,浓缩反应液,柱层析纯化得红色固体产物;步骤
2. 合成探针1‑
(2

((7

硼酸基
‑2‑
氧代

2H

色烯
‑3‑
羰基
)
氧基
)
乙基
)
‑4‑
(1

(4

(
丁硫基
))
‑2‑
氧代

3H

色烯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鹏尹国兴甘亚兵喻婷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