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板式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716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刮板式反应釜,包括罐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刮板式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特别是涉及一种刮板式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企业中,有各式各样的反应类型,适配的反应釜也是多种样式,不乏一些因聚合程度而增大物料粘度的反应类型,尤其是缩聚反应,反应物料在受热情况下,会有形成小分子脱离聚合物,最先出现粘度上升的部位在反应釜壁

因此,为了让整体物料传质传热均匀,采用刮板式反应釜,现有的刮板式反应釜的搅拌桨叶的高度位置一般为固定的,无法升降移动,导致不同位置的物料的混合程度不一致,需花费较长的时间搅拌物料以使物料混合均匀,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拌桨叶可螺旋上升或下降,有助于物料混合均匀的刮板式反应釜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刮板式反应釜,包括罐体

驱动电机

转动轴以及转动架,所述罐体内设有固定轴,一般地,固定轴设于罐体的中心,罐体的排料口的位置与固定轴的位置错开,所述固定轴上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搅拌桨叶,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罐体内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轴同轴设置,且所述转动轴的底端与所述固定轴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转动架,所述转动架靠近所述罐体的侧壁的一侧设有刮板,所述转动架上设有第一推动杆,所述第一推动杆设于所述第一搅拌桨叶的后侧

[000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轴上设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搅拌桨叶,所述转动架上设有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二推动杆设于所述第二搅拌桨叶的后侧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螺纹部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二螺纹部的螺旋方向相反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扭矩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轴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下方,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罐体的内底之间存在间距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搅拌桨叶的底部的形状与所述罐体的内底的形状相适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刮板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001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刮板式反应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工作
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架转动,从而带动刮板转动,以将粘附在罐体的侧壁上的物料刮落,有助于物料的混合;同时转动架带动第一推动杆转动,第一推动杆推动第一搅拌桨叶,使得第一搅拌桨叶和第一连接套转动,由于第一连接套与第一螺纹部螺纹连接,因此第一连接套和第一搅拌桨叶会螺旋上升或下降,从而改变第一搅拌桨叶的高度位置,使得第一搅拌桨叶能对不同位置的物料进行搅拌,有助于物料的均匀混合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推杆与第二搅拌桨叶连接的俯视示意图;
[0014]图中,
1、
罐体;
2、
固定轴;
21、
第一螺纹部;
22、
第二螺纹部;
23、
限位块;
3、
驱动电机;
4、
转动轴;
5、
转动架;
51、
刮板;
52、
第一推动杆;
53、
第二推动杆;
6、
第一连接套;
7、
第一搅拌桨叶;
8、
第二连接套;
9、
第二搅拌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如图1‑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刮板
51
式反应釜,包括罐体
1、
驱动电机
3、
转动轴4以及转动架5,罐体1内设有固定轴2,固定轴2上设有第一螺纹部
21
,第一螺纹部
21
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套6,第一连接套6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搅拌桨叶7,驱动电机3安装在罐体1的顶部,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伸入罐体1内与转动轴4连接,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

转动轴4以及固定轴2同轴设置,且转动轴4的底端与固定轴2的顶端转动连接,转动轴4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转动架5,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架5呈
L
形,转动架5靠近罐体1的侧壁的一侧设有刮板
51
,转动架5上设有第一推动杆
52
,一般地,第一推动杆
52
设于转动架5靠近固定轴2的一侧,第一推动杆
52
设于第一搅拌桨叶7的后侧,一般地,第一推动设于第一搅拌桨叶7远离第一连接套6的一端的后侧,当第一推动杆
52
转动时,第一推动杆
52
会推动第一搅拌桨叶7一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连接套6两侧的第一搅拌桨叶7的后侧均设有第一推动杆
52
,以确保驱动电机3正向或反向转动时,第一推动杆
52
均能推动第一搅拌桨叶7转动

[001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4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架5转动,从而带动刮板
51
转动,以将粘附在罐体1的侧壁上的物料刮落,有助于物料的混合;同时转动架5带动第一推动杆
52
转动,第一推动杆
52
推动第一搅拌桨叶7,使得第一搅拌桨叶7和第一连接套6转动,由于第一连接套6与第一螺纹部
21
螺纹连接,因此第一连接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刮板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

驱动电机

转动轴以及转动架,所述罐体内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搅拌桨叶,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罐体内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轴同轴设置,且所述转动轴的底端与所述固定轴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转动架,所述转动架靠近所述罐体的侧壁的一侧设有刮板,所述转动架上设有第一推动杆,所述第一推动杆设于所述第一搅拌桨叶的后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板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上设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搅拌桨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彬钱帆孙兆维朱青青朱国文袁有学何贤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