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53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连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顶端设有灯罩切换机构;所述主支撑杆的外圆面靠近太阳能发电单元的下方位置固连副支撑杆,所述副支撑杆的一端固连诱捕机构;所述灯罩切换机构包括固连于主支撑杆顶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并固连有一号电动伸缩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0001]本技术涉及杀虫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技术介绍

[0002]杀虫灯又称诱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采取电击

黏附等方式对昆虫进行灭杀,从而能够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
[0003]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种类的昆虫喜好光的颜色不同,如蚜虫喜好黄色灯光,蓟马类虫子喜好蓝色灯光,还有些蚊类则喜好红色灯光,而现有的诱虫灯只有单一光源的灯光,其针对不同种类的昆虫具有引诱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需要;
[0004]现有专利
(
公告号:
CN211020644U)
公开了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包括安装架与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上罩,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白炽灯灯光灯柱与蓝光灯柱,且蓝光灯柱位于白炽灯灯光灯柱的一侧,所述装置本体的外表面卡扣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上端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该装置通过设置的蓝光灯柱与白炽灯灯光灯柱,将蓝光灯柱与白炽灯灯光灯柱同时打开,能够吸引不同的害虫;
[0005]针对上述问题,现有专利给出了解决方案,但其仅仅只能提供蓝色以及白色两种光源的灯光,引诱的昆虫种类较为有限,仍旧具有引诱范围的局限性,没有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其次,该装置仅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来诱捕昆虫,无法配合性信息素引诱等其他诱捕方式,造成其诱捕效果也有待提高

[0006]为此,提出一种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虫害防治诱虫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引诱的昆虫种类有限,同时诱捕效果较低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连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的外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太阳能发电单元;
[0009]所述主支撑杆顶端设有灯罩切换机构;所述主支撑杆的外圆面靠近太阳能发电单元的下方位置固连副支撑杆,所述副支撑杆的一端固连诱捕机构;
[0010]所述灯罩切换机构包括固连于主支撑杆顶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并固连有一号电动伸缩杆,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连中心转盘,所述中心转盘的外圆面呈环形均匀安装有四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灯罩

[0011]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发电单元包括固连于主支撑杆外表面中间位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一侧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靠近太阳能板的一侧设有蓄电
池,所述安装板上表面靠近蓄电池的一侧设有变压器

[0012]优选的,所述诱捕机构包括固连于副支撑杆一端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防逃逸罩,所述防逃逸罩中间位置贯穿固连有支撑壳,所述支撑壳下端固连性信息素流通罩,所述性信息素流通罩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性信息素流通罩内底面中间位置设有风机,所述外筒体外圆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托,所述底托内部设有灭杀机构,所述支撑壳上端固连有灯泡连接座,所述灯泡连接座内部电性连接诱虫灯,所述支撑壳上端边缘位置固连环形电网,所述外筒体的上端固连有昆虫收集罩

[0013]优选的,所述灯罩直径小于连环形电网直径

[0014]优选的,所述环形电网顶部固连有防雨罩

[0015]优选的,所述底托通过螺纹的方式与外筒体外圆面底端固定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灭杀机构包括固连于底托内底面中间位置的灭虫池,所述灭虫池内部填充有灭虫剂,所述底托内底面边缘位置对称固连两根二号电动伸缩杆,且两根二号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共同固连昆虫托持环

[0017]优选的,所述昆虫托持环截面呈梯形结构,且梯形结构斜边朝向灭虫池一侧,所述昆虫托持环两侧分别贴靠外筒体及性信息素流通罩的表面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
本申请通过设置灯罩切换机构,首先能够便捷地对诱捕机构进行灯罩的更换,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方便使用,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其次,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可以提供多种颜色灯罩的更换,进而使得诱捕机构具备发出多种颜色灯光的能力,能够引诱更多的昆虫种类,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引诱效果;
[0020]2.
本申请通过设置诱捕机构,首先,诱捕机构具备常规的光源照射,可以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对昆虫进行引诱,其次,本申请中还可以利用被捕的活体昆虫体内分泌的性信息素,来进一步对异形昆虫进行引诱,利用光源吸引配合性信息素引诱,进一步提高了诱捕机构的诱捕效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灯罩切换机构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诱捕机构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诱捕机构的剖面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图4中灭杀机构的放大结构视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底座;
2、
主支撑杆;
3、
太阳能板;
4、
蓄电池;
5、
安装板;
6、
变压器;
7、
副支撑杆;
8、
诱捕机构;
81、
外筒体;
82、
灭杀机构;
821、
昆虫托持环;
822、
二号电动伸缩杆;
823、
灭虫池;
83、
底托;
84、
风机;
85、
性信息素流通罩;
86、
昆虫收集罩;
87、
防逃逸罩;
88、
支撑壳;
89、
灯泡
连接座;
810、
防雨罩;
811、
诱虫灯;
812、
环形电网;
9、
灯罩切换机构;
91、
固定板;
92、
电机;
93、
一号电动伸缩杆;
94、
连接杆;
95、
灯罩;
96、
中心转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包括底座
(1)
,所述底座
(1)
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连主支撑杆
(2)
,所述主支撑杆
(2)
的外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太阳能发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
(2)
顶端设有灯罩切换机构
(9)
;所述主支撑杆
(2)
的外圆面靠近太阳能发电单元的下方位置固连副支撑杆
(7)
,所述副支撑杆
(7)
的一端固连诱捕机构
(8)
;所述灯罩切换机构
(9)
包括固连于主支撑杆
(2)
顶端的固定板
(91)
,所述固定板
(91)
的上表面固连有电机
(92)
,所述电机
(92)
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
(91)
并固连有一号电动伸缩杆
(93)
,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
(93)
的下端固连中心转盘
(96)
,所述中心转盘
(96)
的外圆面呈环形均匀安装有四个连接杆
(94)
,所述连接杆
(94)
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灯罩
(9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单元包括固连于主支撑杆
(2)
外表面中间位置的安装板
(5)
,所述安装板
(5)
的上表面一侧设有太阳能板
(3)
,所述安装板
(5)
上表面靠近太阳能板
(3)
的一侧设有蓄电池
(4)
,所述安装板
(5)
上表面靠近蓄电池
(4)
的一侧设有变压器
(6)。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机构
(8)
包括固连于副支撑杆
(7)
一端的外筒体
(81)
,所述外筒体
(81)
的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有防逃逸罩
(87)
,所述防逃逸罩
(87)
中间位置贯穿固连有支撑壳
(88)
,所述支撑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贵勇罗芳宇邱寿启欧阳维婷邹世星胥任平张德洪吴小光巫青锋
申请(专利权)人:万载县农业农村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