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波叠加装置与卫星天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9325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波叠加装置与卫星天线,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上壳体(1)、隔板(2)与下壳体(3);上壳体(1)设有沟槽与隔板(2)构成输入谐振腔(11);下壳体(3)设有沟槽与隔板(2)构成与输出谐振腔(31);装置按阵列方式设有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波叠加装置与卫星天线


[0001]本技术属于结构
,尤其涉及卫星通信机械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载波叠加装置与卫星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微波通信通信网络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普遍适用于各种通信网。
[0003]在低轨卫星系统中,星上天线设备以及地面终端设备的天线,均广泛使用载波叠加技术。同时为了适应星链低轨卫星系统快速发展的需求,卫星天线面的面积不但要小,厚度还要薄,重量轻,而目前的用载波叠加装置体积较大,重量也较重。功率越大所需配置的散热片就越大,造成整个移动式平板便携站重量大,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难以控制便携站的整机重量,用户携行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波叠加装置与卫星天线,载波波束在空间叠加,使效率大提高,无需散热片,重量小,体积小,适用星上天线,结构简单,故携行方便。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载波叠加装置,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上壳体1、隔板2与下壳体3;上壳体1设有沟槽与隔板2构成输入谐振腔11;下壳体3设有沟槽与隔板2构成与输出谐振腔31;
[0007]所述的上壳体1按阵列方式设有2
n
‑1个上方形谐振通孔41,n为正整数,n≥4;上方形谐振通孔41侧面设有输入谐振孔道411,连通输入谐振腔11;上方形谐振孔41底部对应的隔板2上设有方形隔板通孔42,方形隔板通孔42下方对应的下壳体3上设有下方形谐振盲孔43;下方形谐振盲孔43侧面设有输出谐振孔道431,连通输出谐振腔31;上方形谐振通孔41、方形隔板通孔42与下方形谐振盲孔43构成谐振孔4;
[0008]所述的输入谐振腔11包括树状结构的1至n级输入谐振臂组成,第p级输入谐振臂有2
p
‑1个,p从1依次到n,同一级的输入谐振臂的路径相等;
[0009]所述的输出谐振腔31包括树状结构的1至n级输出谐振臂组成,第q级输出谐振臂有2
q
‑1个,q从1依次到n,同一级的输出谐振臂的路径相等;
[0010]第1级输出谐振臂311外端连接输出接口5,谐振孔4外端设有输出功率放大器6;输出的微波信号经各级的输出谐振臂分波后由2
n
‑1谐振孔4通过出功率放大器6发出并在空间叠加提高发射功率并发射;
[0011]第1级输入谐振臂111外端连接输入接口7,输入的微波信号,经2
n
‑1谐振孔4接收后,经各级的输出谐振臂叠加后由第1级输入谐振臂111通过输入接口7输入天线。
[0012]所述的上方形谐振通孔41横截面尺寸为15.6mm
×
12mm,上壳体1厚度9.4mm;所述的上方形谐振通孔41行间距24.2mm,列间距24.2mm。
[0013]所述的方形隔板通孔42横截面尺寸为13.8mm
×
8.4mm,隔板2厚度3mm。
[0014]所述的下方形谐振盲孔43横截面尺寸为13.8mm
×
8.4mm,下壳体3厚度9.4mm,盲孔深8.4mm。
[0015]所述的输入谐振孔道411宽度5.6mm,高度8.4mm;所述的第p级输入谐振臂宽度5.6mm,高度8.4mm;所述的第p级输入谐振臂连通输入谐振孔道411,所述的第p

1至第2级输入谐振臂宽度4.7mm,高度8.4mm;所述的第1级输入谐振臂111内端宽度4.7mm,高度8.4mm;外端宽度7.75mm,高度8.4mm,且平滑过渡。
[0016]所述的输出谐振孔道431宽度5.6mm,高度8.4mm;所述的第q级输出谐振臂宽度6mm,高度8.4mm;所述的第q级输出谐振臂连通输出谐振孔道431,连通输出谐振孔道431部份宽度由6mm平滑过渡至5.6mm;所述的第q

1至第2级输出谐振臂宽度4.7mm,高度8.4mm;所述的第1级输出谐振臂311内端宽度4.7mm,高度8.4mm;外端宽度7.75mm,高度8.4mm,且平滑过渡。
[0017]所述的上方形谐振通孔41与输入谐振孔道411相对的另一侧壁内凹有扩展谐振腔12,扩展谐振腔12宽度6mm,高度8.4mm,深度2mm。
[0018]所述的第p级输入谐振臂与第p

1级输入谐振臂的T型连接处,对应第p

1级输入谐振臂开口的另一侧的谐振腔处设有输入导向凸棱13,输入导向凸棱13截面等腰梯形,等腰梯形上底3.8mm,下底5.8mm,高度1mm。
[0019]所述的第q级输出谐振臂与第q

1级输出谐振臂的T型连接处,对应第q

1级输出谐振臂开口的另一侧的谐振腔处设有输出导向凸棱33,输出导向凸棱(33)截面等腰梯形,上底3.8mm,下底5.8mm,高度1mm。
[0020]一种卫星天线,采用上述的载波叠加装置。
[0021]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叠加装置与卫星天线,载波波束在空间叠加,使效率大提高,无需散热片,重量小,体积小,适用星上天线,结构简单,故携行方便。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波叠加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波叠加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的A

A剖视旋转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2的B

B剖视旋转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波叠加装置的上壳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波叠加装置的上壳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波叠加装置的隔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波叠加装置的下壳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波叠加装置的下壳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首先对本文中可能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说明:
[0034]术语“和/或”是表示两者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波叠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上壳体(1)、隔板(2)与下壳体(3);上壳体(1)设有沟槽与隔板(2)构成输入谐振腔(11);下壳体(3)设有沟槽与隔板(2)构成与输出谐振腔(31);所述的上壳体(1)按阵列方式设有2
n
‑1个上方形谐振通孔(41),n为正整数,n≥4;上方形谐振通孔(41)侧面设有输入谐振孔道(411),连通输入谐振腔(11);上方形谐振孔(41)底部对应的隔板(2)上设有方形隔板通孔(42),方形隔板通孔(42)下方对应的下壳体(3)上设有下方形谐振盲孔(43);下方形谐振盲孔(43)侧面设有输出谐振孔道(431),连通输出谐振腔(31);上方形谐振通孔(41)、方形隔板通孔(42)与下方形谐振盲孔(43)构成谐振孔(4);所述的输入谐振腔(11)包括树状结构的1至n级输入谐振臂组成,第p级输入谐振臂有2
p
‑1个,p从1依次到n,同一级的输入谐振臂的路径相等;所述的输出谐振腔(31)包括树状结构的1至n级输出谐振臂组成,第q级输出谐振臂有2
q
‑1个,q从1依次到n,同一级的输出谐振臂的路径相等;第1级输出谐振臂(311)外端连接输出接口(5),谐振孔(4)外端设有输出功率放大器(6);输出的微波信号经各级的输出谐振臂分波后由2
n
‑1谐振孔(4)通过出功率放大器(6)发出并在空间叠加提高发射功率并发射;第1级输入谐振臂(111)外端连接输入接口(7),输入的微波信号,经2
n
‑1谐振孔(4)接收后,经各级的输出谐振臂叠加后由第1级输入谐振臂(111)通过输入接口(7)输入天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叠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方形谐振通孔(41)横截面尺寸为15.6mm
×
12mm,上壳体(1)厚度9.4mm;所述的上方形谐振通孔(41)行间距24.2mm,列间距24.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叠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隔板通孔(42)横截面尺寸为13.8mm
×
8.4mm,隔板(2)厚度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叠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方形谐振盲孔(43)横截面尺寸为13.8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守德孙观圻孙澎扈启国
申请(专利权)人:休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