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炯煜专利>正文

一种四折自动伞的中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042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7
一种四折自动伞的中棒结构,包括管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折自动伞的中棒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伞部件,尤其是一种四折自动伞的中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四折自动伞的中棒,参见图2,一般包括四折管体
10、
位于四折管体
10
内的子弹头组件
23
及套设于子弹头组件
23
外的弹簧
24
,且弹簧
24
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四折管体
10
的两端
21、22
,所述弹簧
24
的自由长度大于四折管体
10
伸开时的长度,这样,有利于为四折管体
10
打开时提供动能

目前,所述四折管体
10 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嵌套并相互限位的第一套管
11、
第二套管
12、
第三套管
13
和第四套管
14。
伞在打开时,弹簧
24
伸长,而子弹头组件
23
上的子弹头
21
被位于伞柄(未画出)内的开关锁住,由于现有四折管体的套管层数多,使得上部的套管内的空间较大,弹簧
24
易在上部管体内发生扭曲变形;当收拢伞面时,按压伞柄内的开关,子弹头
25
被解脱,子弹头
25
在外力作用下会向第四套管
14
方向快速移动,这样,就会出现子弹头无法穿越发生了扭曲变形的弹簧部位,造成四折自动伞面无法合拢

从而破坏四折自动伞的结构稳定性,减少四折自动伞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浪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在先前提出了一件专利申请,采用增加一外弹簧,使外弹簧容置于管体构成的通道内,并套设在现有的内弹簧外,所述外弹簧沿通道的轴向延伸,外弹簧的上端抵在伞中棒上端的端盖上,外弹簧的下端延伸至第三套管内

这种结构虽然可以解决子弹头无法穿越弹簧,造成四折自动伞无法合拢的问题,经试验,它又会造成新的问题,那就是由于采用两根弹簧,即内弹簧和外弹簧,且外弹簧的上端抵在伞中棒上端的端盖上,外弹簧的下端延伸至第三套管内的结构,使得在收伞时需要较大收伞力量才可以将伞收拢,造成收伞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保证子弹头很方便的穿越内弹簧,又可以实现用较小的力也可将四折伞收拢的四折自动伞的中棒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四折自动伞的中棒结构,包括:
[0007]管体,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嵌套并相互限位的第一套管

第二套管

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并在所述第一套管

所述第二套管

所述第三套管和所述第四套管内形成相互贯通的通道;
[0008]端盖,其设置于所述第四套管远离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并封堵所述通
[0009]道的上端;
[0010]下塞,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远离所述端盖的端部;
[0011]子弹头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第四套管内,所述子弹头组件沿所述通道的轴向延伸,所述子弹头组件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端盖;
[0012]内弹簧,其容置于所述第三套管内,所述内弹簧沿所述通道的轴向延伸,所述内弹
簧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端盖和所述下塞上,所述子弹头组件位于所述内弹簧中;
[0013]外弹簧,其容置于所述通道内并套设在所述内弹簧外,所述外弹簧沿所述通道的轴向延伸,所述外弹簧的上端抵在位于第三套管上端内部的内塞上,所述外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套管的上端面上

[0014]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内弹簧螺旋升角的旋向与所述外弹簧螺旋升角的旋向相反

[0015]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子弹头组件包括推管和设在推管下端的子弹头,所述子弹头沿所述通道的轴向延伸

[0016]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第四套管沿所述通道轴向的长度大于任意所述第一套管

所述第二套管及所述第三套管的长度

[0017]本技术由于增加了外弹簧,其容置于所述通道内并套设在所述内弹簧外,所述外弹簧沿所述通道的轴向延伸,所述外弹簧的上端抵在位于第三套管上端内部的内塞上,所述外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套管的上端面上的结构,使得本技术可以保证子弹头很方便的穿越内弹簧,又可以实现用较小的力也可将四折伞收拢的优点,提高了四折自动伞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四折伞中棒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见图1,图1揭示的是一种四折自动伞的中棒结构,其包括管体
100、
端盖
210、
下塞
220、
子弹头组件
230、
内弹簧
310 及外弹簧
320
,所述子弹头组件
230
包括推管
231
和位于推管
231
下端的与所述推管
231
下端邻接的子弹头
232。
管体
100 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嵌套并相互限位的第一套管
110、
第二套管
120、
第三套管
130
和第四套管
140
,并在第一套管
110、
第二套管
120、
第三套管 130 和第四套管
140 内形成相互贯通的通道
150。
端盖
210 设置于第四套管
140 远离第一套管
110 的端部,并封堵通道
150 的上端

下塞
220 设置于第一套管
110 远离端盖
210 的端部

子弹头组件
230 设置于第四套管
140
内,子弹头组件
230 沿通道
150 的轴向延伸,子弹头组件
230 的上端连接于端盖
210
,子弹头
232
位于推管
231
的下端,并与所述推管
231
的下端邻接

内弹簧 310 容置于通道 150 内,内弹簧 310 沿通道 150 的轴向延伸,内弹簧
310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四折自动伞的中棒结构,包括:管体,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嵌套并相互限位的第一套管

第二套管

第三套管和第四套管,并在所述第一套管

所述第二套管

所述第三套管和所述第四套管内形成相互贯通的通道;端盖,其设置于所述第四套管远离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并封堵所述通道的上端;下塞,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远离所述端盖的端部;子弹头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第四套管内,所述子弹头组件沿所述通道的轴向延伸,所述子弹头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炯煜谢溢河
申请(专利权)人:施炯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