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847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渠道主体的上方或者连接于渠道主体的前端,所述渠道主体的后端设置出水口,所述渠道主体的中部设置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左右两侧设置侧挡板,左右两侧的侧挡板上均设置弧形的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水滴形挡水柱配合,本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通过设置连接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


[0001]本技术涉及水电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中国专利号:
CN201520005391.6
公开了一种具有中间消能室底板长廊道的输水系统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中间消能室底板长廊道的输水系统,将船闸灌水进行分级消能,解决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消能工程结构形式

位置布置

停泊条件及水力学流态等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系统包括大体积混凝土的上闸首结构段,闸首下游侧上部设有减速渠道

下部连接输水主廊道,闸首的下游侧与廊道顶板围成闸室,在上闸首结构段的混凝土中设置消能室,消能室的顶部设有带阀门进水廊道,消能室底部上游侧的两侧壁开有进水口,消能室底部下游侧具有出水口并与输水主廊道连接,输水主廊道的廊道顶板上开有若干出水支孔

本技术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水运交通工程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发电出水水流速度快,会对河床造成冲刷,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其解决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发电出水水流速度快,会对河床造成冲刷,造成水土流失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其结构包括出水管
r/>渠道主体

出水口

出水通道

侧挡板

水滴形挡水柱

连接通道

第一过水支架

第二过水支架,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渠道主体的上方或者连接于渠道主体的前端,所述渠道主体的后端设置出水口,所述渠道主体的中部设置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左右两侧设置侧挡板,左右两侧的侧挡板上均设置弧形的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水滴形挡水柱配合,两者之间形成连接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后部设置第一过水支架,所述第一过水支架的后端设置第二过水支架,所述第二过水支架的后方设置竖向设置挡水柱

[0005]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柱设置2‑4排,所述挡水柱的直径为
10cm
,所述挡水柱的高度与渠道主体的高度相同,所述挡水柱设置2‑4排,每排设置4‑6根

[0006]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柱为混凝土材质的圆柱型结构,所述挡水柱的表面涂设防水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通道的宽度为
10

15cm
,所述连接通道的末端朝向为水平或者向上倾斜

[0008]进一步的,所述侧挡板之间的宽度为
1.2m。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的宽度为
2m。
[0010]进一步的,所述渠道主体的深度为
2m
,所述渠道主体为混凝土结构,其表面设置防水涂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水支架

第二过水支架为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一过水支架

第二过水支架的长度为
30

50cm
,所述第一过水支架内还包括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的前端为圆弧形结构

[0012]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通过设置连接通道

第一过水支架

第二过水支架等结构改进了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发电出水水流速度快,会对河床造成冲刷,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通过设置多个阻水结构,使水流速度减慢,并且使水流中湍流减少,水流趋于平稳,减少对河床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过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1、
出水管;
2、
渠道主体;
3、
出水口;
4、
出水通道;
5、
侧挡板;
6、
水滴形挡水柱;
7、
连接通道;
8、
第一过水支架;
9、
第二过水支架;
81、
横向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参考图1‑
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其结构包括出水管
1、
渠道主体
2、
出水口
3、
出水通道
4、
侧挡板
5、
水滴形挡水柱
6、
连接通道
7、
第一过水支架
8、
第二过水支架9,所述出水管1设于所述渠道主体2的上方或者连接于渠道主体2的前端,所述渠道主体2的后端设置出水口3,所述渠道主体2的中部设置出水通道4,所述出水通道4的左右两侧设置侧挡板5,左右两侧的侧挡板5上均设置弧形的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水滴形挡水柱6配合,两者之间形成连接通道7,所述出水通道4的后部设置第一过水支架8,所述第一过水支架8的后端设置第二过水支架9,所述第二过水支架9的后方设置竖向设置挡水柱

[0019]所述挡水柱设置2‑4排,所述挡水柱的直径为
10cm
,所述挡水柱的高度与渠道主体2的高度相同,所述挡水柱设置2‑4排,每排设置4‑6根

[0020]所述挡水柱为混凝土材质的圆柱型结构,所述挡水柱的表面涂设防水层

[0021]所述连接通道7的宽度为
10

15cm
,所述连接通道7的末端朝向为水平或者向上倾斜

[0022]所述侧挡板5之间的宽度为
1.2m。
[0023]所述出水口3的宽度为
2m。
[0024]所述渠道主体2的深度为
2m
,所述渠道主体2为混凝土结构,其表面设置防水涂层

[0025]所述第一过水支架
8、
第二过水支架9为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一过水支架
8、
第二过水支架9的长度为
30

50cm
,所述第一过水支架8内还包括横向隔板
81
,所述横向隔板
81
的前端为圆弧形结构

[0026]本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通过设置连接通道
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出水管

渠道主体

出水口

出水通道

侧挡板

水滴形挡水柱

连接通道

第一过水支架

第二过水支架,所述出水管设于所述渠道主体的上方或者连接于渠道主体的前端,所述渠道主体的后端设置出水口,所述渠道主体的中部设置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左右两侧设置侧挡板,左右两侧的侧挡板上均设置弧形的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水滴形挡水柱配合,两者之间形成连接通道,所述出水通道的后部设置第一过水支架,所述第一过水支架的后端设置第二过水支架,所述第二过水支架的后方设置竖向设置挡水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柱设置2‑4排,所述挡水柱的直径为
10cm
,所述挡水柱的高度与渠道主体的高度相同,所述挡水柱设置2‑4排,每排设置4‑6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电站出水减速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小霞何福山何少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福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