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管道的水下探测及清淤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8466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管道清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污水管道的水下探测及清淤机器人,包括履带移动车,所述履带移动车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淤泥箱,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污水管道的水下探测及清淤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管道清淤设备
,特别是用于污水管道的水下探测及清淤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市政排水管道是一座现代城市治理污染

防涝排洪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深深影响和主导着城市的发展

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这使得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日渐突出

这不但影响每个居民的日常出行,更为严重的是打乱整个城市的正常秩序,阻碍着城市的发展

保障排水系统通畅与健康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为保证排水系统正常运行需要定时开展清理排水管道的淤泥

及时修补排水管道的缺陷的工作

目前,常用的管道清淤方式有绞车清淤

高压水射流

[0003]绞车清淤需要工作人员从一个井口向另一个井口输送竹片,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给施工人员带来极大不便,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高压水射流可以适用各种形状和规格的管道,基于成本和冲刷效果等原因,通常只限于直径小于
1300mm
的管道,而且清洗用水成本相对高,还有高压水射流中混杂的沉积物颗粒对管壁的影响不可忽略,而吸污车在吸完以后需要工人进入管道内检查是否清理干净,此时工人需要清除残余垃圾,最后利用高压水枪来对管道内壁进行清洗,污水管道内有有毒气体和腐蚀性物质,因此对工人的身体造成危害,因此设计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的水下探测及清淤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用于污水管道的水下探测及清淤机器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用于污水管道的水下探测及清淤机器人,包括履带移动车,所述履带移动车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淤泥箱,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远离支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壳,所述收集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壳,所述导流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壳,所述输送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绞龙,所述输送壳顶端的外表面开设有下料槽,所述输送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输送浆和第二螺旋输送浆,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破碎刀片,两个所述支撑座的顶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摄像头

[000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收集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架,所述第二转轴
贯穿稳定架,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轴承与稳定架转动连接,支撑了所述第二转轴,保证所述第二转轴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000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与输送壳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支撑板能够保证输送壳的结构稳定性

[0009]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输送绞龙位于输送壳的内部,所述下料槽与淤泥箱的位置相对应,通过所述输送绞龙和下料槽能够将淤泥输送至淤泥箱的内部

[001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收集壳,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与收集壳转动连接,支撑了所述第一转轴,保证所述第一转轴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0011]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浆与第二螺旋输送浆的旋向相反,使得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浆和第二螺旋输送浆能够将淤泥输送至收集壳中部的位置,进而便于将淤泥输送至所述输送壳的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3]通过所述淤泥箱

收集壳

导流壳

输送壳

第一电机

输送绞龙

下料槽

第二电机

第一转轴

第一螺旋输送浆

第二螺旋输送浆

第一带轮

第二带轮

第二转轴

破碎刀片和摄像头的配合设置,能够对管道内部淤泥的情况进行拍摄和探测工作,并且能对淤泥进行收集和清理,使得清理和收集淤泥的操作较为简便,避免了人工清理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连接架及其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3中
A
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履带移动车,2‑
安装座,3‑
淤泥箱,4‑
支撑座,5‑
连接架,6‑
收集壳,7‑
导流壳,8‑
输送壳,9‑
第一电机,
10

输送绞龙,
11

下料槽,
12

第二电机,
13

第一转轴,
14

第一螺旋输送浆,
15

第二螺旋输送浆,
16

第一带轮,
17

第二带轮,
18

第二转轴,
19

破碎刀片,
20

安装板,
21

摄像头,
22

稳定架,
23

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用于污水管道的水下探测及清淤机器人,它包括履带移动车1,履带移动车1通过连接线与外界控制器相连接,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履带移动车的移动,履带移动车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安装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淤泥箱3,安装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4,两个支撑座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5,两个连接架5远离支撑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壳6,收集壳6的一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用于污水管道的水下探测及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移动车
(1)
,所述履带移动车
(1)
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
(2)
,所述安装座
(2)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淤泥箱
(3)
,所述安装座
(2)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
(4)
,两个所述支撑座
(4)
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
(5)
,两个所述连接架
(5)
远离支撑座
(4)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壳
(6)
,所述收集壳
(6)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壳
(7)
,所述导流壳
(7)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壳
(8)
,所述输送壳
(8)
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
(9)
,所述第一电机
(9)
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绞龙
(10)
,所述输送壳
(8)
顶端的外表面开设有下料槽
(11)
,所述输送壳
(8)
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
(12)
,所述第二电机
(12)
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
(13)
,所述第一转轴
(13)
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输送浆
(14)
和第二螺旋输送浆
(15)
,所述第一转轴
(13)
远离第二电机
(12)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
(16)
,所述第一带轮
(16)
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带轮
(17)
,所述第二带轮
(17)
的一侧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泉成慧陈晓芸李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逸泓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