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8303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箱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余热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力船舶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余热尾气,该尾气直接排放,一方面会造成温室效应,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余热资源的浪费

[0003]现有技术在对余热尾气的处理过程中,大多都是将尾气进行热转化,但是在热转化的过程中,由于热转化的效率低,无法满足热转化的充分进行,导致转化的失效;其次,在对热水资源进行使用时,需要外接排水装置,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能够保证受热完全,且节约资源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箱体

循环机构

加压机构和排水机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左侧贯穿设置有流动管,所述流动管从所述导热板中穿过;
[0006]所述箱体的内部且位于进气管的下方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加压机构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固定连接于箱体的内底壁,所述连接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后侧中部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滑动贯穿至连接框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导杆;
[0007]所述排水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固定贯穿于箱体的右侧外表面,所述套筒的左侧面滑动贯穿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套筒的右侧面贯穿设置有排水管

[0008]根据所述的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所述流动管呈“U”形,所述流动管的上端侧壁贯穿设置有进水管

[0009]根据所述的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所述导热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流动管从该通口中穿出

[0010]根据所述的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所述循环机构包括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固定连接于箱体的上表面右侧,所述蓄水槽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与流动管连通,所述蓄水槽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与流动管连通,所述蓄水槽的右侧壁贯穿设置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的底端与套筒连通

[0011]根据所述的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所述蓄水槽的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


[0012]根据所述的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所述进气管的底部呈锥形

[0013]根据所述的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

[0014]根据所述的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通风网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设置有流动管

导热板和循环机构,通过导热板可将尾气的余热进行传导,进而对流动管内的冷水进行加热,并储存于蓄水槽中,并可对加热后的水进行循环受热,保证其受热完全,方便后续的使用

[0017]2、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设置有加压机构和排水机构,通过尾气作用于叶轮上,带动叶轮转动,使得转盘转动,在连接杆的连接作用下,带动滑板和滑杆进行往复平移,进而使得活塞在套筒的内部往复平移,即可将蓄水槽中的热水抽出和使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电能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的整体剖视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的导热板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的连接框剖视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的套筒剖视示意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
箱体;
2、
进气管;
3、
流动管;
4、
导热板;
41、
通口;
5、
循环机构;
6、
加压机构;
7、
排水机构;
8、
叶轮;
9、
转动杆;
10、
进水管;
11、
观察窗;
12、
通风网;
[0027]51、
蓄水槽;
52、
第一水泵;
53、
第二水泵;
54、
回流管;
55、
温度传感器;
[0028]61、
连接框;
62、
转盘;
63、
连接杆;
64、
滑板;
65、
滑杆;
[0029]71、
套筒;
72、
导杆;
73、
活塞;
74、
引水管;
75、
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

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1]实施例一:
[0032]参照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其包括箱体
1、
循环机构
5、
加压机构6和排水机构7,箱体1的上表面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气管2,用于余热尾气的通入,进气管2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板4,其具有导热性,可将进气管2内通入的尾气的热量进行传导,箱体1的上表面左侧贯穿设置有流动管3,该流动管3内流动有待受热的
冷水,流动管3呈“U”形,流动管3的上端侧壁贯穿设置有进水管
10
,用于冷水的加入,流动管3从导热板4中穿过,具体为:导热板4的中部开设有通口
41
,流动管3从该通口
41
中穿出

[0033]上述结构,待受热的冷水从进水管
10
进入流动管3,并在流动管3内流动,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动力船舶的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
(1)、
循环机构
(5)、
加压机构
(6)
和排水机构
(7)
,所述箱体
(1)
的上表面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气管
(2)
,所述进气管
(2)
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板
(4)
,所述箱体
(1)
的上表面左侧贯穿设置有流动管
(3)
,所述流动管
(3)
从所述导热板
(4)
中穿过;所述箱体
(1)
的内部且位于进气管
(2)
的下方设置有叶轮
(8)
,所述叶轮
(8)
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9)
,所述加压机构
(6)
包括连接框
(61)
,所述连接框
(61)
固定连接于箱体
(1)
的内底壁,所述连接框
(61)
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
(62)
,所述转盘
(62)
的后侧中部与转动杆
(9)
固定连接,所述转盘
(62)
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
(63)
,所述连接杆
(63)
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滑板
(64)
,所述滑板
(64)
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
(65)
,所述滑杆
(65)
的右端滑动贯穿至连接框
(61)
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导杆
(72)
;所述排水机构
(7)
包括套筒
(71)
,所述套筒
(71)
固定贯穿于箱体
(1)
的右侧外表面,所述套筒
(71)
的左侧面滑动贯穿有导杆
(72)
,所述导杆
(72)
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塞
(73)
,所述套筒
(71)
的右侧面贯穿设置有排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赵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级社湛江分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