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828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胸牌,包括胸牌壳、牵引伸缩组件和印章,胸牌壳包括中间片体、前片体、后片体和隔片体,前片体连接于中间片体的前表面,以在前片体和中间片体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前置腔,后片体连接于中间片体的后表面,隔片体连接于后片体和中间片体之间;牵引伸缩组件设置于中间片体和后片体之间;印章被放置于中间片体和后片体之间,印章和牵引伸缩组件被隔片体隔开,牵引伸缩组件上的伸缩绳穿过隔片体,并连接印章,后片体上开设有连通后容置腔和外部的印章出口,印章出口和印章相对,印章和胸牌壳之间通过牵引伸缩组件的伸缩绳进行牵引,有效避免所述印章丢失。有效避免所述印章丢失。有效避免所述印章丢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牌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放置印章,且防止印章丢失的胸牌。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医护人员需要佩带胸牌来显示医护人员的姓名和科室等信息,胸牌通过提供透明卡槽,来放置写有医护人员姓名等信息的卡片。医护人员还经常需要用到笔和U盘等,因此会在胸牌上增设空腔来放置U盘等物品,例如公告号为CN206729444U,公告日为2017年12月12日公开了一种多用途胸牌,通过在胸牌的背面增设空腔来放置U盘等。
[0003]此外,医护人员在开具外购处方药、疾病证明、输液证明等文件时,还要用到医师处方印章,印章上刻有医护人员的姓名等,虽然印章能够直接放置在胸牌增设的空腔内,但是容易发生印章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在胸牌上设置牵引伸缩组件来连接印章,以防止印章丢失,并且印章能够被放置于胸牌上。
[0005]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胸牌,包括:
[0006]胸牌壳,所述胸牌壳包括中间片体、前片体、后片体和隔片体,所述前片体连接于所述中间片体的前表面,以在所述前片体和所述中间片体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前置腔,所述后片体连接于所述中间片体的后表面,所述隔片体连接于所述后片体和所述中间片体之间;
[0007]牵引伸缩组件,所述牵引伸缩组件设置于所述中间片体和所述后片体之间;
[0008]印章,所述印章被放置于所述中间片体和所述后片体之间,所述印章和所述牵引伸缩组件被所述隔片体隔开,所述牵引伸缩组件上的伸缩绳穿过所述隔片体,并连接所述印章,所述后片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后容置腔和外部的印章出口,所述印章出口和所述印章相对。
[0009]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隔片体包括第一隔片部和第二隔片部,所述第一隔片部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隔片部横向设置,所述第二隔片部连接所述第一隔片部和所述后片体的左侧,以在所述第一隔片部和所述后片体右侧之间形成第一后容置腔,在所述第二隔片部的下方形成第二后容置腔,在所述第二隔片部的上方形成第三后容置腔,所述牵引伸缩组件布置在所述第二后容置腔内,所述印章布置在所述第一后容置腔或所述第三后容置腔内。
[0010]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当所述印章布置在所述第一后容置腔内,则所述印章出口位于所述后片体的右侧,所述第三后容置腔具有朝向的开口;
[0011]当所述印章布置在所述第三后容置腔内,则所述印章出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一后容置腔具有朝上的开口。
[0012]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隔片体还包括第三隔片部,所述第三隔片部竖直设置,所述第三隔片部和所述第一隔片部从左至右设置,所述第二隔片部连接于所述第三隔片部和所述第一隔片部之间,以在所述第三隔片部和所述后片体左侧之间形成第四后容置腔,所述第四后容置腔的开口朝上设置。
[0013]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隔片体采用硬性的塑料材质制成,并围绕在所述印章周围,以使所述印章内嵌在所述隔片体围成的区域内,所述印章出口连通所述隔片体围成的区域,且位于所述隔片体远离所述中间片体的一侧。
[0014]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牵引伸缩组件包括:
[0015]轴,所述轴连接于所述中间片体;
[0016]转动套件,所述转动套件围绕在所述轴的外围,所述伸缩绳缠绕在所述转动套件上;
[0017]卷簧,所述卷簧呈螺旋连接所述轴和所述转动套件之间。
[0018]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牵引伸缩组件还包括:
[0019]盖板,所述盖板连接所述轴,所述卷簧保持在所述中间片体和所述盖板之间。
[0020]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伸缩绳和所述印章可拆卸连接。
[0021]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中间片体的上部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连接挂绳或夹子。
[0022]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印章为塑料材质制成,并且所述印章上开设有减重孔。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4]所述前置腔用于放置写有医护人员姓名等信息的卡片,所述印章被放置于所述中间片体和所述后片体之间,所述后片体上开设有用于所述印章进行拿取的印章出口,所述印章通过所述牵引伸缩组件连接于所述胸牌壳,即所述印章在使用时,所述印章和所述胸牌壳之间通过所述牵引伸缩组件的伸缩绳进行牵引,有效避免所述印章丢失,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另外所述中间片体和所述后片体之间还通过所述隔片体隔开,形成所述第一后容置腔、所述第三后容置腔、所述第四后容置腔,以防止U盘和笔等物品,增加使用功能。
[0025]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所述胸牌的立体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所述胸牌的剖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所述胸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所述牵引伸缩组件的分解图。
[0030]图中:100胸牌壳、110中间片体、111孔洞、120前片体、120a前置腔、130后片体、130a1第一后容置腔、130a2第二后容置腔、130a3第三后容置腔、130a4第四后容置腔、130b印章出口、140隔片体、141第一隔片部、142第二隔片部、143第三隔片部、200牵引伸缩组件、210伸缩绳、220转动套件、221环形槽、230卷簧、240盖板、300印章。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
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胸牌,包括:
[0033]胸牌壳100,所述胸牌壳100包括中间片体110、前片体120、后片体130和隔片体140,所述前片体120连接于所述中间片体110的前表面,以在所述前片体120和所述中间片体110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前置腔120a,所述后片体130连接于所述中间片体110的后表面,所述隔片体140连接于所述后片体130和所述中间片体110之间;
[0034]牵引伸缩组件200,所述牵引伸缩组件200设置于所述中间片体110和所述后片体130之间;
[0035]印章300,所述印章300被放置于所述中间片体110和所述后片体130之间,所述印章300和所述牵引伸缩组件200被所述隔片体140隔开,所述牵引伸缩组件200上的伸缩绳210穿过所述隔片体140,并连接所述印章300,所述后片体130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后容置腔和外部的印章出口130b,所述印章出口130b和所述印章300相对。
[0036]所述前置腔120a用于放置写有医护人员姓名等信息的卡片,所述印章300上刻有医护人员的姓名和科室,用于医护人员在开具精麻药、外购处方药、疾病证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牌,其特征在于,包括:胸牌壳(100),所述胸牌壳(100)包括中间片体(110)、前片体(120)、后片体(130)和隔片体(140),所述前片体(120)连接于所述中间片体(110)的前表面,以在所述前片体(120)和所述中间片体(110)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前置腔(120a),所述后片体(130)连接于所述中间片体(110)的后表面,所述隔片体(140)连接于所述后片体(130)和所述中间片体(110)之间;牵引伸缩组件(200),所述牵引伸缩组件(200)设置于所述中间片体(110)和所述后片体(130)之间;印章(300),所述印章(300)被放置于所述中间片体(110)和所述后片体(130)之间,所述印章(300)和所述牵引伸缩组件(200)被所述隔片体(140)隔开,所述牵引伸缩组件(200)上的伸缩绳(210)穿过所述隔片体(140),并连接所述印章(300),所述后片体(130)上开设有连通后容置腔和外部的印章出口(130b),所述印章出口(130b)和所述印章(300)相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隔片体(140)包括第一隔片部(141)和第二隔片部(142),所述第一隔片部(141)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隔片部(142)横向设置,所述第二隔片部(142)连接所述第一隔片部(141)和所述后片体(130)的左侧,以在所述第一隔片部(141)和所述后片体(130)右侧之间形成第一后容置腔(130a1),在所述第二隔片部(142)的下方形成第二后容置腔(130a2),在所述第二隔片部(142)的上方形成第三后容置腔(130a3),所述牵引伸缩组件(200)布置在所述第二后容置腔(130a2)内,所述印章(300)布置在所述第一后容置腔(130a1)或所述第三后容置腔(130a3)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印章(300)布置在所述第一后容置腔(130a1)内,则所述印章出口(130b)位于所述后片体(130)的右侧,所述第三后容置腔(130a3)具有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佳丽张雯施佳花竟秀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