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776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含:设备本体;图像载体单元,包含:支撑构件;图像载体,图像载体通过支撑构件可转动地支撑且直接或间接地携带图像;定位部分,定位部分设置在设备本体且通过被紧靠支撑构件定位图像载体单元;多个转动体,设置在设备本体中;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多个转动体的驱动状态,其中控制单元控制转动体,使得在多个转动体从停止状态移到正转状态的期间内,从多个转动体施加于图像载体单元的力的合力始终沿正向施加,支撑构件沿正向紧靠定位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和装置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图像载体单元相对于设备本体定位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存在一种相关技术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含用于传送片状物的带单 元(图像载体单元)。带单元包含在多个辊之间拉伸的带和框架,各个辊被可转动地支撑在 框架上。通过例如弹簧构件,带单元的框架被压靠定位部分,定位部分被设置在设备本体, 使得带单元相对于设备本体定位。进一步地说,带单元的其中一个辊通过设置在设备本体中的带传动齿轮的驱动力 转动,带通过该辊的转动被转动地驱动。此外,承载将要被转印到片状物上的调色剂图像的 感光鼓、清洁带的清洁辊设置在设备本体中,同时与带接触。 JP-A-2006-267620
技术实现思路
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在形成图像期间,多个转动体,比如带传动齿轮、感光鼓和清 洁辊被转动地驱动。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转动体向带单元施力。从每个转动体施加的力的 方向和大小根据转动体的转动方向和相对于带的相对速度而变化。这里,如果从各个转动体施加到带单元的力的合力沿着与框架抵靠定位部分的方 向(定位方向)相反的反向被施加,存在带单元的定位变得不稳定的可能性。也就是,即使 在通过如上的弹簧构件沿定位方向推压带单元,如果合力沿反向施加到带单元,那么带单 元通过小冲击而被移动。因此,有对图像形成造成负面影响的担心。考虑到上述情况,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能 够进一步稳定图像载体单元的定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说明性的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图像 载体单元,包含支撑构件;和图像载体,图像载体由支撑构件可转动地支撑且直接或间接 地携带图像;定位部分,定位部分设置在设备本体上且通过抵靠支撑构件来定位图像载体 单元;多个转动体,多个转动体设置在设备本体中,多个转动体被互相独立地转动驱动,且 多个转动体向图像载体单元施力,所述力基于转动体的转动;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多 个转动体的驱动状态,其中,控制单元控制转动体,使得在多个转动体从停止状态运行到正 常转动状态期间内,从多个转动体施加于图像载体单元的力的合力始终沿支撑构件抵靠定位部分的正向施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说明性的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图 像载体单元,包含支撑构件;和图像载体,图像载体由支撑构件可转动地支撑且直接或间 接地携带图像;定位部分,定位部分设置在设备本体上且通过抵靠支撑构件来定位图像载 体单元;多个转动体,多个转动体设置在设备本体中,多个转动体被互相独立地转动驱动, 且多个转动体向图像载体单元施加力,所述力基于转动体的转动;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 制多个转动体的驱动状态,其中控制单元控制转动体,使得在多个转动体从正转状态移到 停止状态的期间内,从多个转动体施加于图像载体单元的力的合力始终沿正向施加,支撑 构件紧靠定位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说明性的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图像载体单元,包含支撑构件;和图像载体,图像载体由支撑构件可转动地支 撑且直接或间接地携带图像;定位部分,定位部分设置在设备本体上且通过抵靠支撑构件 来定位图像载体单元;多个转动体,多个转动体设置在设备本体中,多个转动体被互相独立 地转动驱动,且多个转动体向图像载体单元施加力,所述力基于转动体的转动;和控制单 元,控制单元控制多个转动体的驱动状态,其中控制单元控制转动体,使得在多个转动体处 于正常转动的状态且图像被携带在图像载体上期间内,从多个转动体施加于图像载体单元 的力的合力始终沿支撑构件抵靠定位部分的正向施加。附图说明将要参考下列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性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打印机中所有显影辊与感光鼓压力接触的状态 的侧剖视图;图2是显示打印机中显影辊的一部分与感光鼓分离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3是带单元的侧视图;图4是示意地显示打印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5是图释电机驱动开始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电机的驱动时刻的时序图;图7是显示主要外力的视图,在各个转动体以正向转动状态被驱动时,主要外力 在前后方向上被施加到带单元;图8是显示如果假定带电机和感光鼓电机同时被驱动的话,感光鼓和带的外周速 度变化的曲线图;图9是显示当感光鼓电机和带电机的驱动开始时刻被延迟时感光鼓和带的外周 速度变化的曲线图;图10是显示从每个转动体施加于带单元的力的合力的大小的曲线图;和图11是图释电机驱动停止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到11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打印机总体结构)图1和2是显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例的打印机1 的示意性结构的侧剖视图。图1显示所有的显影辊22与感光鼓25压力接触的状态,图2 显示一部分显影辊22与感光鼓25分离的状态。同时,在以下描述中,图1到3和7中的右 侧称为前侧。进一步地说,对应于不同颜色的相同部件的引用标记在每个附图中被适当地省略。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是一种所谓的直接转印串联式彩色打印机。如图1所示,打印机1包含馈送盘4,馈送盘4布置在设备本体2的底部,馈送盘4中可以装载多个片状 物3。装载在馈送盘4中的片状物3通过馈送辊5逐一馈送,并且通过阻挡辊6传送到带单 元10。带单元10 (图像载体单元的实例)具有环形的带13 (图像载体的实例)在带支撑 辊11和带驱动辊12之间拉伸的结构,带支撑辊11布置在前侧,带驱动辊12布置在后侧。 带13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等制成,带的外表面被处理成镜面。当带驱动辊12被 转动驱动时,带13在图中的逆时针方向上转动,被静电吸引到带13的上表面的片状物3被 传送到后侧。在面向各个处理单元20K到20C的感光鼓25的位置,转印辊14布置在带13 内,使得带13介于转印辊和感光鼓之间。进一步地说,带清洁器16设置在带单元10下方, 带清洁器16收集附着于带13的表面的调色剂、纸粉末等等。同时,带单元10周围的结构 将在下文详细描述。四个曝光部分17和四个处理单元20K到20C沿前后方向在带单元10的上方排成 一列。基于图像数据控制每个曝光部分17的光发射,每个曝光部分为每条线用光照射相应 的感光鼓25的表面。处理单元20K、20Y、20M和20C设置成分别对应于黑色、黄色、洋红、青色。每个处理 单元20K到20C包含显影盒21、充电器24、感光鼓25 (平行转动体的实例,转动体)等等。 显影盒21在其中存储调色剂,并且在其下部包含显影辊22 (可动构件的实例)。每个显影 盒21通过显影分离机构60 (见图4)而在显影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位。在显影位置,显 影辊22抵靠感光鼓25,如图1所示。在分离位置,类似于除图2的黑色显影盒21外的其他 显影盒,显影辊22与感光鼓25分离。同时,除黑色显影盒外的其他显影盒21在单色打印 期间位于分离位置,使得显影辊22不被驱动。结果,可能提高显影盒21或感光鼓25的寿 命。感光鼓25的表面通过充电器24充电,感光鼓的被充电的部分被从曝光部分17射 出的光曝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从显影辊22向静电潜像供应调色剂,调色剂图 像形成在感光鼓25上。形成在各个感光鼓25上的调色剂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图像载体单元,包含:支撑构件;和图像载体,所述图像载体通过所述支撑构件可转动地支撑且直接或间接地携带图像;定位部分,所述定位部分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且通过抵靠所述支撑构件而定位所述图像载体单元;多个转动体,所述多个转动体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中,所述多个转动体互相独立地被转动驱动,且所述多个转动体向所述图像载体单元施加力,所述力基于所述转动体的转动;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多个转动体的驱动状态,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转动体,以使得在所述多个转动体从停止状态移动到正常转动状态期间内,从所述多个转动体施加于所述图像载体单元的力的合力始终沿所述支撑构件抵靠所述定位部分的正向施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山健太郎冈野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