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导式散热的主机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767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导式散热的主机机箱,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上方设置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设置有传导机构,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右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所述隔板的底端设置有辅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导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导式散热的主机机箱


[0001]本技术涉及信息监控用
,具体的是一种传导式散热的主机机箱


技术介绍

[0002]机箱是计算机大部分部件的载体

机箱有时被错误地作为中央处理器

主板等机箱内部组件的总称

机箱一般包括外壳

支架

面板上的各种开关

指示灯等

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

此外,电脑机箱具有屏蔽电磁辐射的重要作用

电脑主机箱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配件,电脑主机箱主要用来放置安装电脑主板,电脑主板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的将热量传导出去,就会对主板造成损伤

[0003]现有的可参考授公告号为:
CN107219909A
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散热良好的电脑主机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将主机箱内部元件通过散热安装板架高安装,使得元件能够全方位的进行散热,同时,温度过高时,可启动进气风扇,启动驱动电机推动移动挡板上的散热通道与机箱上的矩形散热孔对齐,增大散热通道,加速气体流动,能够大幅提高机箱的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使用便捷,不仅能够很好的进行防尘,且温度过高时,扩大了散热通道和空气流动速度,加速了散热效率,延长了主机的使用寿命

[0004]现有的主机机箱大多是通过风扇进行对主板进行风冷,这样的散热方式散热效果差,效率较低,且无法自动进行散热处理,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导式散热的主机机箱其散热方式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传导式散热的主机机箱,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上方设置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设置有传导机构,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右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所述隔板的底端设置有辅助机构;
[0008]所述传导机构包括:所述隔板的中部偏两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热片,两个所述导热片的底端与主板相接触,所述隔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两个所述导热片的顶端均与导热板的底端相接触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右侧壁并位于隔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抽出端经过第一管体与制冷箱贯通连接,所述泵体的输送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固定贯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设置在导热板的顶端,且冷凝管的另一端与制冷箱贯通连接,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顶端右侧固定安装有
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与泵体内部的叶轮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括: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且远离第一蜗杆的左侧经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部并位于第一蜗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并远离转动柱的左侧经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转动柱的外部偏后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蜗杆的外部偏后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经过皮带构成传动连接,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左侧壁上方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座,三个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偏右侧均经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三个所述第二蜗轮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扇叶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蜗杆与三个第二蜗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0012]进一步优选地,三个所述扇叶之间为等距设置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所述隔板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一组伸缩杆,一组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一组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均设置有弹簧,所述隔板的底端并位于一组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并位于按钮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触块,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气囊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按钮与电机之间为电性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
本技术通过设置传导机构

第一散热机构与第二散热机构,当主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过导热片传导至导热板,其电机的运行,能够使制冷箱内部的制冷液输送至冷凝管,能够使到导热板上的热量较好的吸收,以及一组扇叶均运行,进一步将机箱本体上方的热气散出,加快了导热板的散热速度,散热效率高,效果好,便于主板较好的使用;
[0017]2、
本技术通过设置辅助机构,当主板工作产生大量的热时,此时密封气囊受热膨胀,进而使一组伸缩杆缩动,一组弹簧压缩,进而使触块触动按钮,按钮进而启动电机运行,可在使用时,自动散热,使用便捷,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机箱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散热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中传导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中辅助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0024]图中:
[0025]1、
机箱本体;
2、
散热孔;
3、
主板;
4、
隔板;
5、
传导机构;
501、
导热片;
502、
导热板;
6、
第一散热机构;
601、
支撑板;
602、
制冷箱;
603、
泵体;
604、
第一管体;
605、
第二管体;
606、
冷凝管;
607、
电机;
608、
第一蜗杆;
7、
第二散热机构;
701、
转动柱;
702、
第一蜗轮;
703、
第二蜗杆;
704、
第一转轮;
705、
第二转轮;
706、
皮带;
707、
支撑座;
708、
第二蜗轮;
709、
扇叶;
8、
辅助机构;
801、
伸缩杆;
802、
连接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传导式散热的主机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本体
(1)
,所述机箱本体
(1)
的顶端设置有散热孔
(2)
,所述机箱本体
(1)
的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主板
(3)
,所述主板
(3)
的上方设置隔板
(4)
,所述隔板
(4)
的顶端设置有传导机构
(5)
,所述机箱本体
(1)
的内部右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
(6)
,所述机箱本体
(1)
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
(7)
,所述隔板
(4)
的底端设置有辅助机构
(8)
;所述传导机构
(5)
包括:所述隔板
(4)
的中部偏两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热片
(501)
,两个所述导热片
(501)
的底端与主板
(3)
相接触,所述隔板
(4)
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
(502)
,两个所述导热片
(501)
的顶端均与导热板
(502)
的底端相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导式散热的主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机构
(6)
包括:所述机箱本体
(1)
的内部右侧壁并位于隔板
(4)
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601)
,所述支撑板
(601)
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制冷箱
(602)
,所述制冷箱
(602)
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泵体
(603)
,所述泵体
(603)
的抽出端经过第一管体
(604)
与制冷箱
(602)
贯通连接,所述泵体
(603)
的输送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体
(605)
,所述第二管体
(605)
的一端固定贯通连接有冷凝管
(606)
,所述冷凝管
(606)
设置在导热板
(502)
的顶端,且冷凝管
(606)
的另一端与制冷箱
(602)
贯通连接,所述机箱本体
(1)
的内部顶端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
(607)
,所述电机
(607)
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
(608)
,所述第一蜗杆
(608)
的一端与泵体
(603)
内部的叶轮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导式散热的主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王永李智弘马雅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海昇科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