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衰治疗用智能治疗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767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衰治疗用智能治疗手柄,包括:治疗头,用于产生高电压,包括连接结构、鉴权模块、治疗针尖模块和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光强和温度;所述连接结构与握把连接,并可以与握把相对转动;握把部,包括握把、开关和设置在握把内部的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有电源组件、通信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电源组件用于为治疗头提供电源,所述通信组件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握把一端设置有与连接结构配合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齿环,所述握把的上部设置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照明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头具有温度监测和补光功能,同时可以实现一人一电极的目的。极的目的。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衰治疗用智能治疗手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治疗
,具体为一种抗衰治疗用智能治疗手柄。

技术介绍

[0002]等离子治疗中,设备尖端和皮肤表面之间(距离小于1毫米)的空气,在电磁场作用下产生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形成等离子体。在等离子高效导电性作用下,目标治疗部位的局部皮肤组织表皮层的角化细胞瞬间由固态转变为气态(物理学称为“升华效应”),达到无需手术工具的机械切除即可去除松弛多余皮肤或色素、瘢痕组织等身体其他部位软组织的作用,进而实现抗衰治疗。传统的治疗工具激发功率单一,有限几个治疗功率,需要借助多个治疗工具实现,同时治疗用的探针或者电极与患者并非一一对应,无法实现针对性治疗;治疗效果极易因探针质量的参差不齐而受到影响,同时也存在不同患者的探针混用,而造成交叉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衰治疗用智能治疗手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衰治疗用智能治疗手柄,包括:
[0005]治疗头,用于产生高电压,包括连接结构、鉴权模块、治疗针尖模块和感应模块,所述治疗针尖模块产生的高电压电离皮肤上部的空气,使皮肤产生升华效应,以达到治疗皮肤的作用;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光强和温度;所述连接结构与握把连接,并可以与握把相对转动;
[0006]握把部,包括握把、开关和设置在握把内部的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有电源组件、通信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电源组件用于为治疗头提供电源,所述通信组件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组件和通信组件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治疗头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握把一端设置有与连接结构配合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齿环,所述握把的上部设置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与控制器连接;
[0007]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用于感应电极端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补光的照明灯,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照明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0008]优选的,还包括手臂模块,所述手臂模块为可穿戴结构,所述手臂模块包括可穿戴壳体、设置在可穿戴壳体内部的微控制器、蓝牙通信模块、可充电的锂电池和充电器,所述蓝牙通信模块和锂电池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锂电池与充电器连接,所述手臂模块与充放电模块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治疗针尖模块包括外壳、NFC模块、电极、连接公端子和承托座,所述电极与连接公端子连接,所述连接公端子与承托座连接,所述电极的一端贯穿出外壳,所述承托座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承托座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承托座的下侧开设有连
接槽,所述NFC模块设置在外壳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底座、连接环、与承托座配合的连接座、与卡扣配合的若干连接柱、与连接公端子配合的连接母端子和与调节齿环配合的弹性块,所述弹性块设置在底座的一侧,若干所述连接柱分别设置在连接座的两侧,所述底座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感应模块的壳体二,所述壳体二的一端开设有与温度传感器配合的安装槽一和与照明灯配合的安装槽二,所述鉴权模块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所述鉴权模块用于识别读取NFC模块内信息,所述鉴权模块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连接环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所述连接环与连接槽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治疗部外部的光照强度,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设置在壳体二的一端。
[0012]优选的,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充放电模块和充电接头,所述电池与充放电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接头与充放电模块连接;所述连接母端子与充放电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接头设置在握把的一端。
[0013]优选的,所述充放电模块与控制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通信组件包括北斗定位模块和eSIM卡模块,所述北斗定位模块和eSIM卡模块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通信组件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器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可穿戴壳体下侧设置有腕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在NFC模块内储存有该电极的序列号和初次使用该电极的患者的ID信息,通过鉴权模块读取NFC模块内的信息,验证该治疗头信息,保证一个治疗头对应一个患者;鉴权模块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信息处理后通过无线连接模块传输给外部的主机,便于外部主机了解患者的信息,制定和选取合适的治疗模式。
[0019]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控制器调整充放电模块的输出功率,进而调节等离子激发功率,调节范围在0.3W到2W之间。
[0020]3、本专利技术中,温度传感器和照明灯跟随电极同步转动,温度传感器可采用红外测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朝向电极的端部,获取电极端部的温度,温度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温度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控制器将温度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如果超出设定阈值,同时点亮警示灯提醒医生,并发出警报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给外部的主机,照明灯用来为治疗区域提供辅助照明。
[0021]4、本专利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光照强度传感器感应治疗区域的光线强度,光线强度信息传输给控制器,当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启动照明灯补光,同时设置手臂模块,手臂模块内的微控制器通过蓝牙通信模块与外部的主机连接,微控制器与充放电模块有线连接,通过蓝牙通信模块接收主机发送的信息,微控制器控制充放电模块工作,即控制充放电模块内的振荡电路和变压器工作,调节输出功率,以控制电极等离子激发的功率,减轻控制器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的正视图;
[0025]图4为实施例一中握把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模块连接框图;
[0028]图7为实施例二中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治疗头1、握把部2、手臂模块3、连接结构11、鉴权模块12、治疗针尖模块13、感应模块14、握把21、开关22、电源组件231、通信组件232、控制器233、温度传感器141、照明灯142、光照强度传感器143、外壳131、NFC模块132、电极133、连接公端子134、承托座135、卡扣136、底座111、连接环112、连接座113、连接柱114、连接母端子115、弹性块116、壳体二117、光照强度传感器143、充放电模块2312、充电接头2311、连接槽211、调节齿环212。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衰治疗用智能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头(1),用于产生高电压,包括连接结构(11)、鉴权模块(12)、治疗针尖模块(13)和感应模块(14),所述治疗针尖模块(13)产生的高电压电离皮肤上部的空气,使皮肤产生升华效应,以达到治疗皮肤的作用;所述感应模块(14)用于感应光强和温度;所述连接结构(11)与握把(21)连接,并可以与握把(21)相对转动;握把部(2),包括握把(21)、开关(22)和设置在握把(21)内部的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有电源组件(231)、通信组件(232)和控制器(233),所述电源组件(231)用于为治疗头(1)提供电源,所述通信组件(232)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开关(22)、电源组件(231)和通信组件(232)分别与控制器(233)连接;所述治疗头(1)与控制器(233)连接;所述握把(21)一端设置有与连接结构(11)配合的连接槽(211),所述连接槽(21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齿环(212),所述握把(21)的上部设置有警示灯(213),所述警示灯(213)与控制器(233)连接;所述感应模块(14)包括用于感应电极(133)端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41)和用于补光的照明灯(142),所述温度传感器(141)和照明灯(142)分别与控制器(23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衰治疗用智能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臂模块(3),所述手臂模块(3)为可穿戴结构,所述手臂模块(3)包括可穿戴壳体、设置在可穿戴壳体内部的微控制器、蓝牙通信模块、可充电的锂电池和充电器,所述蓝牙通信模块和锂电池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锂电池与充电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衰治疗用智能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针尖模块(13)包括外壳(131)、NFC模块(132)、电极(133)、连接公端子(134)和承托座(135),所述电极(133)与连接公端子(134)连接,所述连接公端子(134)与承托座(135)连接,所述电极(133)的一端贯穿出外壳(131),所述承托座(135)设置在外壳(131)内部,所述承托座(135)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扣(136),所述承托座(135)的下侧开设有连接槽(211),所述NFC模块(132)设置在外壳(131)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衰治疗用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宇振孙文泱苏睿何明光董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